
高层结构超限审查要点.pdf
7页—1—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一、房屋高度 (m)超过下列规定的高层建筑工程结构类型6 度7 度 (含 0.15g) 8 度 (0.20g) 8 度 (0.30g) 9 度混 凝 土 结 构框架60 50 40 35 24 框架 -抗震墙130 120 100 80 50 抗震墙140 120 100 80 60 部分框支抗震墙120 100 80 50 不应采用 框架 -核心筒150 130 100 90 70 筒中筒180 150 120 100 80 板柱 -抗震墙80 70 55 40 不应采用 较多短肢墙100 60 60 不应采用 错层的抗震墙和框架-抗震墙80 60 60 不应采用混合 结构钢外框 -钢筋混凝土筒200 160 120 120 70 型钢混凝土外框 -钢筋混凝土筒220 190 150 150 70 钢 结 构框架110 110 90 70 50 框架-支撑 (抗震墙板 ) 220 220 200 180 140 各类筒体和巨型结构300 300 260 240 180 注:当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 部分框支结构指框支层以上的楼层不规则)时,其高度应比表内数值降低至少 10% ;二、同时具有下列三项及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一) 序号不规则类型简要涵义备注1a 扭转不规则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2 参见 GB50011-3.4.2 1b 偏心布置偏心率大于 0.15 或相邻层质心相差大于相应边长15% 参见 JGJ99-3.2.2 2a 凹凸不规则平面凹凸尺寸大于相应边长 30% 等参见 GB50011-3.4.2 2b 组合平面细腰形或角部重叠形参见 JGJ3-4.3.3 3 楼板不连续有效宽度小于 50% ,开洞面积大于 30% ,错层大于梁高参见 GB50011-3.4.2 4a 刚度突变相邻层刚度变化大于 70% 或连续三层变化大于 80% 参见 GB50011-3.4.2 4b 尺寸突变竖向构件位置缩进大于 25%, 或外挑大于 10% 和 4m, 多塔参见 JGJ3-4.4.5 5 构件间断上下墙、柱、支撑不连续,含加强层、连体类参见 GB50011-3.4.2 6 承载力突变相邻层受剪承载力变化大于 80% 参见 GB50011-3.4.2 7 其它不规则如局部的穿层柱、斜柱、夹层、个别构件错层或转换已计入 1~6 项者除外注:深凹进平面在凹口设置连梁,其两侧的变形不同时仍视为凹凸不规则,不按楼板不连续中的开—2—洞对待;序号 a、b 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 局部的不规则,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
—3—三、具有下列某一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一 ) 序号不规则类型简要涵义1 扭转偏大裙房以上的较多楼层,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1.4 2 抗扭刚度弱扭转周期比大于0.9, 混合结构扭转周期比大于0.85 3 层刚度偏小本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50% 4 高位转换框支墙体的转换构件位置:7 度超过 5 层, 8 度超过 3 层5 厚板转换7~9 度设防的厚板转换结构6 塔楼偏置单塔或多塔与大底盘的质心偏心距大于底盘相应边长20% 7 复杂连接各部分层数、刚度、布置不同的错层 连体两端塔楼高度、体型或者沿大底盘某个主轴方向的振动周期显著不 同的结构8 多重复杂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和多塔等复杂类型的3 种注:仅前后错层或左右错层属于表二中的一项不规则,多数楼层同时前后、左右错层属于本表的复杂连接;表四、其他高层建筑序 号简称简要涵义1 特殊类型高层建筑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和高层钢结构规程暂未列入的其他高层建筑结构,特殊形式的大型公共建筑及超长悬挑结构,特大跨度的连体结构等2 超限大跨空间结构屋盖的跨度大于120m 或悬挑长度大于40m 或单向长度大于300m,屋盖结构形式超出常用空间结构形式的大型列车客运候车室、一级汽车客运候车楼、一级港口客运站、大型航站楼、大型体育场馆、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大型博物馆、大型展览馆、大型会展中心,以及特大型机库等注:表中大型建筑工程的范围,参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说明:1、当规范、规程修订后,最大适用高度等数据相应调整。
2、具体工程的界定遇到问题时,可从严考虑或向全国、工程所在地省级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委员会咨询—4—附录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项目1. 基本情况 ( 包括: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筑面积,申报日期,勘察单位及资质,设计单位及资质,联系人和方式等) 2. 抗震设防标准 ( 包括: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 抗震设防分类等) 3. 勘察报告基本数据 (包括: 场地类别,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液化判别,持力层名称和埋深,地基承载力和基础方案,不利地段评价等) 4. 基础设计概况 ( 包括:主楼和裙房的基础类型, 基础埋深,地下室底板和顶板的厚度,桩型和单桩承载力,承台的主要截面等) 5. 建筑结构布置和选型 (包括: 主楼高度和层数,出屋面高度和层数,裙房高度和层数,特大型屋盖的尺寸;防震缝设置;建筑平面和竖向的规则性;结构类型是否属于复杂类型;特大型屋盖结构的形式;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等 ) 6. 结构分析主要结果 (包括:计算软件; 总剪力和周期调整系数, 结构总重力和地震剪力系数,竖向地震取值;纵横扭方向的基本周期;最大层位移角和位置、扭转位移比;框架柱、墙体最大轴压比;构件最大剪压比和钢结构应力比;楼层刚度比;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作用;时程法的波形和数量,时程法与反应谱法结果比较,隔震支座的位移;大型空间结构屋盖稳定性等 ) 7. 超限设计的抗震构造 (包括:结构构件的混凝土、 钢筋、钢材的最高和最低材料强度;关键部位梁柱的最大和最小截面,关键墙体和筒体的最大和最小厚度;短柱和穿层柱的分布范围;错层、连体、转换梁、—5—转换桁架和加强层的主要构造;关键钢结构构件的截面形式、基本的连接构造;型钢混凝土构件的含钢率和构造等) 8. 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 (包括:性能设计目标简述; 超限工程设计的主要加强措施,有待解决的问题,试验结果等) 注:填表人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增减,自行制表,以下为示例。
—6—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抗震设防审查申报表(示例)编号:申报时间:工程名称申报人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建筑面积地上万 m2地下万 m2设计单位设防烈度度( g),设计组勘察单位设防类别类建设地点建 筑 高 度和层数主楼m(n= )出屋面地下m(n= )相连裙房m 场地类别液化判别类,波速覆盖层液化等级液化处理平面尺寸和规则性长宽比基础持力层类型埋深桩长(或底板厚度 )名称承载力竖向规则性高宽比结构类型抗震等级框架墙、筒 框支层加强层错层计算软件材料强度(范围 ) 梁柱 墙楼板计算参数周期折减楼面刚度 (刚□弹□分段□) 地震方向 (单□双□斜□竖□) 梁截面下部剪压比 标准层地上总重 剪力系数 (%) GE= 平均重力 X= Y= 柱截面下部轴压比 中部轴压比 顶部轴压比自振周期 (s) X: Y: T:墙厚下部轴压比 中部轴压比 顶部轴压比最大层间位移角X= (n= ) 对应扭转比Y= (n= ) 对应扭转比钢梁 柱 支撑截面形式长细比扭转位移比(偏心 5%) X= (n= ) 对应位移角Y= (n= ) 对应位移角短柱穿层柱位置范围剪压比位置范围穿层数时程分析波形峰值1 2 3 转换层刚度比位置 n= 转换梁截面X Y 剪力比较X= (底部 ),X = (顶部 ) Y= (底部 ),Y = (顶部 ) 错层满布局部 (位置范围 ) 错层高度平层间距位移比较X= (n= ) Y= (n= ) 连体含连廊数量支座高度竖向地震系数跨度弹塑性位移角X= (n= ) Y= (n= ) 加强层刚度比数量位置形式 (梁□桁架□ ) X Y 框架承担的比例倾覆力矩X= Y= 总剪力X= Y= 多塔上下偏心数量形式(等高□对称□大小不等□) X Y 大型屋盖结构形式尺寸支座高度支座连接方式最大位移竖向振动周期竖向地震系数构件应力比范围超限设计简要说明(性能设计目标简述;超限工程设计的主要加强措施,有待解决的问题等等) —7—附录三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专项审查情况表工程名称审查主持单位审查时间审查地点审查专家组姓名职称单位组长副组长审查组成员 (按实际人数增减)专家组审查意见审查结论通过□修改□复审□主管部门给建设单位的复函(扫描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