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法制备丙烯酸酯的工艺进展.docx
6页丙烯法制备丙烯酸酯的最新工艺进展摘要:本文阐述了丙烯酸酯的工业制备情况,介绍了丙烯酸酯发展的历史和主要生产工艺 路线及其相应特点,并对丙烯酸酯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展望! 自 20 世纪 30 年代实现工业 化丙烯酸生产方法先后发展经历了氰乙醇法T雷普法T烯酮法T丙烯腈水解法T丙烯氧 化法, 由于经济和技术原因,前面 4 种工艺已经逐步被淘汰20 世纪 80 年代后新建和 扩建的丙烯酸装置均采用丙烯氧化法本文主要介绍丙烯氧化法及其生产流程和特点 关键词:丙烯酸、丙烯酸酯、原理、催化剂、温度、工艺流程、"一 、-前言丙烯酸(英文名:acrylic acid,简写为AA ),化学式为CH?二CHCOOR相对 密度,熔点13°C,沸点°C丙烯酸(AA)是略有苦辣味的无色透明液体,有 毒,在凝固点以下为针状结晶,酸性略强于乙酸和丙酸,有很强的刺激性,腐 蚀性极强丙烯酸可与水、乙醇、乙醚混溶,化学性质活泼,易聚合,当在密 闭容器中急剧聚合放热,可引起爆炸,爆炸范围〜8%丙烯酸及其酯类系列单体因其a与B位置上有不饱和的双键结构,可经乳液 聚合、溶液聚合等聚合方法及交联方法生成成千上万种各具特性的稳定聚合 物,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丙烯酸主要的用途是生产丙烯酸酯,包括 通用丙烯酸酯和特种丙烯酸酯除用于生产丙烯酸酯外,丙烯酸还主要用于生 产丙烯酸高吸水聚合物(SAP),也称高吸水性树脂,应用于卫生用品材料、农 林业、医药、建筑、食品包装、电气等诸多领域丙烯酸酯还用于树脂类聚合 物的生产,其共聚物乳液成本低、环保、制备工艺简单、性能优良,广泛用于 涂料、粘合剂等的生产此外,丙烯酸还应用于助洗剂、分散剂、防垢剂、絮 凝剂、增稠剂等助剂的生产1. 丙烯法制备丙烯酸酯制备原理 丙烯氧化法有一步法和两步法之分一步氧化法的反应为:H2C二CH-CH3+O2TH2C二CH-COOHTH2C二CH-COOR两步氧化法的反应为: 第一步:丙烯氧化生成丙烯醛 CH2二CH-CH3 + O2 T CH2二CH-CHO + H2O 第二步:丙烯醛进一步氧化生成丙烯酸酯 H2C=CH-CH3+O2TH2C=CH-COOHTH2C=CH-COOR第一步是前系统,即将原料丙烯、水蒸气、空气(主要是空气中的氧气) 按一定配比通过反应器催化剂床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气相氧化首先,丙烯 在反应器一段催化剂床层内氧化生成丙烯醛,然后,丙烯醛通过换热器降温, 进入第二段反应器催化剂床层进一步氧化生成丙烯酸。
此技术路线的生产工艺 过程简单,反应的关键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技术丙烯两步氧化法生产丙烯酸是当前工业化生产丙烯酸的主要方法以丙烯 和空气中的氧气为原料,在水蒸汽存在条件下通过高温的催化剂床层首先, 在第一段反应器内丙烯氧化生成丙烯醛,在第二段反应器内丙烯醛氧化生成丙 烯酸催化剂装填在列管中,反应热通过反应器壳程的熔盐撤出,经过热交换产 生蒸汽反应气体在塔内用水吸收后成为丙烯酸水溶液,通过共沸精馏在塔内 脱除水份,最后通过精馏得到高纯度的丙烯酸催化反应机理丙烯氧化生成丙烯酸的催化反应机理目前尚在研究,一般认为,丙烯氧化过程 中,丙烯先脱掉一个氢而形成烯丙基,然后烯丙基继续脱掉一个氢并与催化剂 晶格氧作用而生成丙烯酸但如果条件改变,也可能经由异丙基游离基历程 例如,当进料中包含大量的水,在某些催化剂上,反应温度又低于300°C,则 产物以丙酮为主以Mo-V体系为催化剂的反应历程首先是丙烯醛以其羰基氧上 孤对电子与催化剂Mo+6配位,这个步骤活化能几乎为零,钼-丙烯醛配合物形 成的同时,丙烯醛醛基的C-H键因电子的迁移形成氢的质子化,然后羰基碳与 催化剂氧发生作用生成一种不稳定的丙烯酸盐类负离子。
这种丙烯酸盐类负离子的稳定化中心为催化剂的V+4离子,丙烯酸盐类负离子 解离生成丙烯酸过程为反应的控制步骤所以要使丙烯酸产率高,必须注意严 格控制反应条件及进料组成丙烯氧化制丙烯醛的反应机理是自由基的反应过 程,首先丙烯与Mo-Bi系催化剂接触形成n键;然后丙烯上的甲基氢吸引Bi 原子上的氧形成羟基,丙烯甲基上的碳吸引Mo原子上的氧,形成丙烯醛;最 后,还原后的Mo-Bi系催化剂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Mo-Bi系催化剂恢复活 性丙烯氧化反应器和温度控制目前世界上大型丙烯酸生产商所采用的丙烯氧化反应器均为立式的列管式恒温 反应器,管数根据装置产能不同,从数千根至数万根不等,列管内填充催化 剂,管间(壳程)填充撤热介质(热载体),一般多采用热熔盐(由硝酸钾、 亚硝酸钠或少量其它物质混合组成),其热容和传热系统较大,也有个别厂家 采用导热油丙烯氧化反应器一般是分离配置,即由串联的一段、二段两台反 应器组成,也有将两段反应器合一配置对于分离式配置的反应器,为防止一 段反应器出口气体中丙烯醛在高温下自行深度氧化,常在一段反应器出口 前设急冷装置,对丙烯醛气体进行冷却反应器轴流泵外循环泵废热 锅炉热载体在壳程的循环分内循环与外循环,内循环多由与反应器连为一体的 轴流泵完成,目的是通过热载体在设置了折流板的反应器壳程内进行足够流量 的快速循环,保证将管内丙烯氧化反应所释放出的热通过热载体快速撤出,同 时,也是为了保证反应器壳程轴向和径向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外循环可以由单 独的输送泵或由内循环物料分流来实现,其作用是将热量由热载体转移至废热 锅炉进行回收,同时通过调节外循环的流量,达到控制反应温度的目的反应 器内外循环及温度控制的示意图见图主要工艺条件(1).原料:丙烯、空气(氧气)、催化剂(2) .反应混合物摩尔比:丙烯:氧气:水蒸气=:10:(3) .反应温度:第一步氧化310-340°C第二步氧化275-310°C用丙烯直接氧化制丙烯酸的工艺特点:(1) .原料来源丰富,且对原料纯度要求不苛刻;(2) .工艺路线合理,丙烯氧化成丙烯醛,丙烯醛再氧化生成丙烯酸,丙烯酸收 率高;(3) .生产稳定,安全,可靠,成本低;(4) .催化剂使用寿命长;(5) .整个装置具有1套完备的“三废”处理系统,使“三废”综合利用,达标 排放2. 丙烯法制备丙烯酸酯的生产工艺:丙烯二步氧化法工艺路线是I960年开发的合成工艺,1969年UCC公司在 美国建成第一套生产装置,接着日本触媒化学(NSKK)公司(1970年)和三菱 化学(MCC)公司(1973年)以及美国Celanese公司(1973年)相继建厂!除 以上介绍的几种丙烯酸及酯的合成方法之外,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丙烷氧 化、环氧乙烷羰基化等方法来制备丙烯酸,但这些方法工艺尚不成熟,尚未有 大规模的生产装置!时至今日,丙烯氧化法是世界上工业合成丙烯酸的主流工艺 方法,几乎所有的工业化大型丙烯酸生产装置全部采用丙烯两步氧化法进行生 产。
其主要的工业生产技术现在大都由NSKK和MCC公司提供NSKK公司丙烯酸(酯)技术(1) NSKK公司改进后的工艺流程如下:(2) NSKK改进的工艺流程特点:① 丙烯氧化采用了一台叠加式反应器技术,与过去两台串联反应技术区别为: 将第二段反应器置于第一段反应器上,催化剂是M Bi系并加入Co以提高 丙烯醛的选择性为单程率原料气自下而上,通过反应器,上下两段中间以管 板分开,第一段反应温度范围330〜350 °C,反应压力< MPa(G)第二段反应温 度为270〜320C,反应压力亦在< MPa(G),反应器一般采用熔盐 ( 55%KNO3+45%NaNO2) 散热, 以回收蒸汽, 这种叠加式反应器较两台串联式可 节省投资日本姬路工厂的第三套 AA 装置早已运转近二十多年, 国内东方化 工厂引进的最后一套也是采用这种方法② 提高进料混合气中丙烯浓度, 丙烯浓度由%(体积百分数) 提高到 %(体积百 分数)同时将蒸汽含量由原来的 10%(体积百分数)降低到 %(体积百分数),提 高粗 AA 的浓度为 65%, 使废水量明显地减少,如按 AA 30 000 吨/年装置计, 则废水量可从原来的m3/h降低到m3/h。
这一改进减少了操作费用,特别是 减少了污水处理费用然而出于 AA 精制系统采用共沸蒸馏, 故要提高吸收塔塔底中粗 AA 浓度, 因此须 降低反应中的蒸汽含量, 这样会提高第二段的反应温度, 使第二段催化剂的寿 命略有下降③ 吸收塔尾气用燃料气直接焚烧现改为催化焚烧, NSKK 第三套 AA 装置亦采 用催化焚烧,仅开车初期需燃烧少量丙烯以便对焚烧系统进行预热,一旦投入正 常运转, 便不再消耗任何燃料, 采用催化焚烧时, 不副产蒸汽北京东方化工 厂第三套装置亦购买了这一改进技术④ AA 精制系统由萃取蒸馏改为共沸蒸馏共沸蒸馏为 7 塔流程, 即少了萃取 塔,并将酯化级AA精制塔与聚合级AA精馏塔合并为1台塔在新的共沸蒸 馏过程中, 为提高粗 AA 吸收率, 将吸收塔原来的板式塔改为高效填料塔; 为 节省电耗, 将水分离塔的再沸器由原来的泵强制循环改为热虹吸式为节省工 艺水, 将溶剂回收塔的回收水中的一部分返回到吸收塔使丙烯酸总收率达83%〜86%(摩尔分数)⑤ 改变了丙烯酸甲、乙酯生产中的醇酸比 , 将产品分离塔由原 2 台改为 1 台NSKK虽改变了醇酸比,但仍然是醇过量;对于丙烯酸甲酯,原来的醇酸分 子比为 , 现改为 ;对于丙烯酸乙酯, 原为, 现改为 。
这一改进, 可使每吨丙 烯酸甲酯或乙酯减少蒸汽消耗吨3) NSKK技术虽成熟可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① 流程较长, 设备多, AA 装置 181 台, ME( EE) 118 台, BE 127 台, 共计426 台, 且 NSKK 污水处理流程也较复杂② 催化剂一段保证寿命 4年, 二段当采用萃取蒸馏时为 2 年, 而采用共沸蒸 馏则低于 2年当二段更换而一段不更换,由于更换周期不同步会带来不便, 另据东方化工厂介绍 NSKK 往往 3〜4 个月就要短期停车一次③ 丙烯酸丁酯仍为间断反应, 并以 H2SO4 为催化剂在搪玻璃的搅拌釜内进行 间断反应从东方化工厂多年来的开车实践也暴露 NSKK 技术一些问题, 诸如 临时性停车较为频繁( 约 3〜4 个月一次) , 二段催化剂寿命按满负荷折算不 到二年,T106塔再沸器等设备腐蚀严重,废水废气焚烧炉衬脱落较快等 三菱化学公司(MCC)丙烯酸(酯)技术(1).MCC丙烯酸(酯)生产工艺流程图:(2) .MCC公司丙烯酸(酯)生产特点:① 转化率高、选择性高、收率高一段催化剂(Mo- Bi系氧化物)丙烯转化率 大于98%;二段催化剂(Mo- V系氧化剂)丙烯醛转化率大于%,丙烯酸总收 率可大于88%。
② 催化剂强度高、不易粉化假如催化剂强度低、易粉化,不仅会增加催化床 层的压降,堵塞反应器列管,而且在装卸催化剂时会严重污染周围环境据 MCC介绍它的两段催化剂在整个使用期间始终保持强度不变,几乎无粉化现象 发生③ 催化剂寿命长丙烯氧化催化剂性能是AA生产经济性的关键所在从几家 报价看,MCC氧化催化剂的保证寿命最长;一段催化剂保证寿命为4年;(为 Mo- Bi系催化剂)反应温度为320〜360 °C;二段保证寿命为6年(可期待为 8年)为Mo- V系催化剂反应温度250 C左右现MCC的催化剂已向美 国、捷克、中国等出口3) 近年来MCC生产工艺的改进有:① 提高了丙烯进料浓度一段反应器的丙烯进料浓度(摩尔分数)由原来的6% 提高到10%,从而减少了反应所需的蒸汽(作为惰性气体用)的用量,减少了能 耗,同时也减少了反应器急冷塔等主要设备投资原蒸汽与丙烯分子比为,现 在蒸汽与丙烯分子比降为丙烯与蒸汽(增湿后的空气)的混合,采用特制的 专利技术混合器,据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