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3.doc.docx
32页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 3 沪教版九年级艺术下册全册教案3 一、音乐长廊 (一)欣赏 、内容介绍: 《第十交响曲——江雪》 作于1997-1998年春《第十交响曲•江雪》是为吟唱、古琴(预制录音带)和大型管弦乐队而作的作曲家从柳宗元同名诗词所蕴涵的冷峻的意境与独特的声韵中获取灵感,以人声的吟、诵、唱,古琴的时代韵律与交响乐队的现代化铺陈交相辉映所构成的跌宕起伏的音响,传达、塑造、讴歌了浩然正气的独立人格精神对这样一部“抽象”的作品,谈“具体”的技术几乎是多余的----尽管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但朱践耳对12音这一老技法是常用常新这里仅说主题的构成:作曲家得心应手、举重若轻,以琴曲《梅花三弄》曲首纯五度音程为据,按五度间隔相生原则得一中西合璧的音列----1、2、5、6、3、#4、7、#1、b6、b7、b3、4----其前四音为“四基音”,后四音为四曾音;整体是12音,局部则首尾相扣c宫、E宫、bA宫三个五声音阶 作曲家在《江雪》的演出诠释中写道:“这首交响曲,并非单纯为古诗谱曲,也不在写柳宗元的个人遭遇,而是借助于诗的意境,以吟、诵、唱相结合的手法,加上古琴新韵,站在今人的立场上,给以交响化,现代化的表述,以弘扬浩然正气的独立人格精神。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公元773—819)因主张革新而二度被贬,五言绝句“江雪”就是在第一次被贬时所作,该诗虽是写景,但却意在其外,寄托了诗人藐视世俗、忧虑愤懑、不甘屈服、孤傲清高的情怀在诗文平静的表象中,包藏着无穷的动力,在平仄有序中蕴含了丰满的韵律感和音乐性朱先生从此引申、拓展,用源自中国汉语的艺术神韵、籍现代交响乐的手法,成功地表述了中国历代爱国的知识分子精英博大的胸怀、崇高的思想和高风亮节的独立人格精神对音乐语言的开拓,对中国汉语的音乐神韵全方位的继承和发展是朱先生“江雪”的一个重要特点: 汉语“字”有声调,各声调在高音走向上有区别,在长短、快慢、强弱和音色上也有区别,汉语的词组和语句又因表意、表情和使用者的人物特征的影响,而在上述五个方面产生了灵活丰富的变化发展在这种具有强烈的音乐性和特殊神韵的语言基础上,产生了中国诗词极富音乐性的吟哦,也产生了中国民间歌曲和戏曲、曲艺中丰富、多样的润腔法和韵白,并影响到中国器乐演奏的风格特征 朱践耳先生不仅继承性地运用吟哦、韵白的音乐语言,而且还作了发展和创新他在乐曲的录音部分要求人声用中国唱法,以吟、诵、唱相结合的方式表述,这都通过尚长荣的演唱,得到完美的体现;乐曲的第一部分呈示乐思,尚长荣主要用的是老生唱法;乐曲的第二部分是乐思的展开,用黑头的唱法抒发激情、表现气魄;乐曲的第三部分尚长荣用青衣唱法的口吻(但并不模仿青衣的音色)来表现潇洒、清高的气质。
《江雪》的录音部分的古琴声部,不仅直接采取琴曲《梅花三弄》的主题来象征孤傲、清高的品格,充分运用了古琴散、按、泛三种音色,吟、揉、绰、注的按弦法,还创造了双音、泛音走弦、泛音到实音的走弦等韵白化的技法,又表现狂放的豪情,以表现意境的深远 作曲家在《江雪》大管弦乐队的写作上,也与人声和古琴声部保持了统一的风格,充分使用了吟哦,韵白式的音乐语言,在乐队作引述、呈示、展开、陪衬、烘托、引申、补充时都大量运用了微分音以及频率渐变的奏法,同时弦乐的细致分部、泛音奏法、加弱音器奏法以及管乐的一些特殊处理,也和人声及古琴完成了融洽的衔接,使之成为统一体其中对打击乐作了精巧的选择和安排,将16种乐器作为打击乐,分成四组,细致地增强了全曲的交响性 此外,乐曲丰富的音色和饱满的音响,给人提示的是一种高科技时代才有的音乐形象,它所提示的联想,已不是一幅山水画、一首抒情诗,也不是某个具体的人物,而是一部在三维空间中,用各种形象和色彩组合成的现代画式的“影片”,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一种宇宙万象和人的感情融合的力量就以第一部分的四句唱腔来说:第一句“千山鸟飞绝”,在乐队的引导和烘托中,人声和古琴完全合为一体地从高处、远处传来;第二句“万径人踪灭”,人声和古琴迂回至低处;第三句“孤舟蓑笠翁”,古琴、小号、双簧管为人声作了铺垫和提示,颤音琴成了人声的呼应,这时有一种镜头快速推进,主题在正前方呈现并得到回响的效果,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具体的人物,而是感受到了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第四句“独钓寒江雪”,低起高扬又突然回落,豪放而又深沉。
节选自《当代中国交响乐的巨鼎——朱践耳的第十交响曲〈江雪〉》•黄白著) 2.教学建议: (1)这是一个综合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作品,欣赏前,可作诗歌朗诵等作导入,也可听京剧说白作导入 (2)该首音乐运用了现代作曲技法,可能学生不喜爱听,教师应引导学生领会意境,如音乐的高低起伏是否像朗诵中的抑扬顿挫,音乐的气氛如何,根据内容介绍,教师应设计一些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 (3)自始至终抓住几个关键的内容:吟诵诗、古琴、乐队的音色变化,节选片断欣赏 (4)参考答案:运用了文学(古诗)、京剧、西洋乐器、中国民族乐器、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图形谱:教材上是第一次吟唱,要求学生画第二次吟唱其余答案见“内容介绍”) 《白帝城随想》 、内容介绍: 在琵琶作曲,演奏中注入新的意境,新的风格,加入电子音乐,小提琴,现代打击乐是涂先生划时代的创新竹笛,笙,杨琴,二胡,琵琶都是民族音乐的宝藏,都是祖国文化的财产,涂先生给国粹乐器闯出一条新路,大胆在固有的琵琶技巧中,使用喜多郎的电子音乐作伴音喜多郎先生是当代新潮的先锋,号称自然之子,宇宙之光琵琶配电子音乐,好比让国粹穿上比基尼泳装登台,真是大逆不道。
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国粹穿上西装,进入世界有何不好? “白帝城追想曲”这是涂先生的最新创作的压台乐曲,凝聚了涂先生的理想和心愿,引用了唐代雅乐音阶的优美旋律和在复调音乐中插入敦煌琵琶古谱的特征音节,令人遥想唐代音乐的浪漫在作品中别出心裁地加入,自己演唱的川江号子和(早发白帝城)的激昂的诗吟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画面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中华民族文化蓄势已久,润气龙腾,一定会像大诗人李白所描述的那样: 轻快出三峡,浩荡奔东海 2.教学建议: (1)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城在山上,地势较高,常为云霞所罩请去过白帝城或读过《三国》的同学讲讲白帝城的历史风貌,也可朗诵一下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以感受作品的质朴意境 (2)由乐生画,想象作品的山水风光,并用语言或绘画等手段加以表达情绪性乐段可用色彩加以表达 (3)参考答案:乐曲中运用了现代电声乐器、中国民族乐器、西洋乐器、融合了独奏、合奏、歌唱、吟诗等,目的是为了丰富音响,增强艺术表现的魅力其余见“内容介绍”二)歌唱 《天堂》 .内容介绍: 运用蒙古长调素材写成的创作歌曲。
全曲分两乐段第一乐段轻轻低吟,深情地赞颂家乡的美景,第二乐段高亢奔放,激情澎湃,发自内心地呼唤:“我爱你,我的家”,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两个乐段的节奏型、句型基本相同,但在音域上形成对比 2.教学建议: (1)该歌曲的特点在于采用现代音响配器及摇滚乐的节奏来表现民歌,因此单看歌谱旋律很难表现歌曲的现代气息,必须让学生听范唱,体验传统民歌在现代表现手法上的创新 (2)该歌曲的演唱者十分富有情感,但有些唱法不适宜学生学习,不要声嘶力竭地吼叫 (3)这是一首蒙古长调风格的歌曲,因此,必须掌握唱出这一风格的几个关键: a.装饰音:应快速、灵巧、飘逸 b.延长音:保持足够的气息 c.高音:用假声或轻声演唱 (4)本曲高低音起伏很大,有五度音程,也有八度音程,故要特别注意这些音的音准 (5)歌曲的装饰音较多,这给识谱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识谱学唱前可先作针对性练习,如:a 356 6 6•53 b 5•612 5322•1 c 63 32• 2-221 d 6123 33•3 056 (6)乐谱只是一种符号,仅仅照它唱出来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唱出少数民族歌曲的韵味。
可让学生听听吴松华的内蒙古民歌 二、艺术天地 (一)舞蹈《醉鼓》 . 内容介绍: 独舞《醉鼓》是青年舞蹈家黄豆豆的早期代表作品,94年获全国“桃李杯”舞蹈大赛金奖曾有人说“醉鼓”非黄豆豆莫属,编导邓林确是为黄豆豆量身定做的黄豆豆高超的技艺娴熟的旋转,弹跳与柔韧性和很强的舞蹈表现力使作品引人入胜,更完美无缺 舞蹈运用了黄河流域汉民族舞蹈语汇,运用了古典舞的技巧与身法韵律,配以现代的民族音乐,采用了现代的编舞技法,使多种舞蹈元素交合融汇在一起,塑造了一位在醉酒情态下幽默、有趣味的民间艺人的生动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独舞难度大,在鼓面上独舞难度更大,圆鼓面上表演区域狭小,然而艺术家们的舞蹈创作运用鼓沿、地面的空间,突破并提升了舞蹈表演空间,作为小道具的西北小腰鼓不再捆绑在胸前,时而双手抱扶,时而滚夹于身体间,时而作为情感交流的物象,使舞蹈的肢体活动更灵巧便捷,使舞台人物特定性格化的塑造更细致成功 十年后的今天,人们的审美心理变化趋多元化,以今日人们的视角,借醉酒击鼓寄情于酒中意,鼓中乐,是在呼唤从古至今人们渴望的一种精神的觉醒和心态的平和宽松独舞“醉鼓”中融聚的民族情韵、清新的格调,鲜活的乡土气息与深厚的酒文化内蕴,形成了这一舞蹈作品强烈的艺术魅力,令人回味无穷。
2.教学建议: (1)中国有着悠久的鼓文化,观赏作品之前,先了解一下鼓的种类,流传地域,应用场合及打击方法等作导入 (2)《醉鼓》将生活中的击鼓动作艺术化了,抽象化了,但经过艺术家的精心创编,它又形象地展现了作品内涵学生可从标题入手,了解一下作品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去理解抽象的舞蹈动作及艺术化的动作 (3)老师准备一点打击乐器中的小鼓,让学生模仿舞蹈中鼓点敲击一下,摆些造型 二、芭蕾对手顶《化蝶》 .内容介绍: 在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获“金小丑”奖的作品,走上XX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确实让观众大饱眼福惊险中充满着美,充满着表演艺术与背景音乐的完美统一魏葆华、吴正丹这对来自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的年轻演员,在委婉、抒情的《梁祝》音乐伴奏下,演绎了一个古老的爱情故事“化蝶”的一幕其匪夷所思的动作设计、流畅优美的翩翩舞姿,是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大亮点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女演员居然把身体的平衡点放在男演员的臂膀上,在人身上跳芭蕾,令人叹为观止观众也许不知道,这还是在男演员带伤上场的情况下完成的,这对年轻杂技演员的敬业精神令人折服 其动作惊险、流畅,刚柔相济,演员配合默契,把观众带入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美妙境界。
被称为《情景杂技》 2.教学建议: (1)这是一个集音乐、舞蹈、杂技于一体的创新之作为了准确理解作品,可先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及芭蕾舞剧《梁祝》作导入,然后比较一下它们与芭蕾对手顶《梁祝》有何异同——芭蕾对手顶的音乐是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改编的,它的形体动作的本质源于芭蕾舞剧但从整个动作的构思看,其性质更偏向于造型,是一种高难度的、风险性的,但不注重情节与人物刻划的技巧表演 (2)参考答案:新意在于把“杂技”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进行“舞蹈化”、“情景化”,造型独特,难度极高,堪称一绝 三、创造与拓展 (一)题一 .活动要求:让学生熟悉几首用通俗唱法的民歌,感受其新风格,从而更热爱民歌 2.活动建议:作对比法进行教学这几首民歌都曾在教材中出现过,因此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