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压杆稳定实验.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397456767
  • 上传时间:2023-04-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24.9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压杆稳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压杆失稳现象,理解压杆“失稳”的实质2. 测定四种刚性支承条件下压杆失稳的临界载荷F.,分析支承条件对压杆失稳临jx界载荷的影响,并与相应的欧拉载荷F进行比较cr3. 绘制出四种刚性支承条件下压杆失稳的屈曲模态二、预习思考要点1. 欧拉的理想压杆模型有何特征?实验中的压杆与理想压杆有何区别?2. 为什么说欧拉压杆承载力公式是在小变形条件下导出的?3. 不同的支承方式对压杆的临界载荷有何影响?材料力学中是以什么参量来表示 这种影响的?三、实验仪器和装置1. 微型计算机2. 压杆稳定试验台试验台的结构简图如图(1-35)所示,它由底板、顶板和四根立柱构成加力架在 顶板上安装了加力和测力系统采用螺旋加力方式,拧进顶部的旋钮使丝杠顶推压头向 下运动,即可对压杆加载测力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置于丝杠和压头的芯轴之间 位移传感器为机电百分表,也装于顶板,通过承托卡感应压头的位移这两种传感器的 弹性元件上的电阻应变计均联接成全桥电路,输出的应变信号通过电缆接入仪器的相应 插座,经放大和模数(A/D )转换,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为力值和位移值图 1-35 压杆稳定试验台图 1-36 压杆稳定试样试验台配备的支承有:下铰支承2 副,中间支承卡1 副;上铰支承(滚珠帽)1 副。

      3.压杆试件 压杆试件如图 1-36 所示,其压杆和托梁均由弹簧钢制成,其弹性模量 E=210GPa,试件截面尺寸:20x2mm2,各种支承条件下压杆的计算长度参考图中的有关尺寸(\) 4.游标卡尺、钢直尺四、实验原理对于轴向受压的理想细长直杆(即柔度久希)按小变形理论,其临界载荷可由欧拉公式求得:Fcr冗2 EImin(M )21-67)式中: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Imin为压杆截面的最小轴惯性矩;l为压杆长度;“为长度 系数本实验所采用的压杆稳定试验台为了简化测量装置,以压杆受压时产生的轴向位移A替代压杆中点的侧向位移(挠度)f因为二者在数学上是相关的,当然不同支承条件 下的A-f关系有所不同例如,在两端铰支条件下,其关系式为f = 2五兀对于理想状态的中心受压直杆,当FvF时,压杆保持原有的直线平衡形态而处于 cr稳定平衡状态;当 F=Fcr 时,压杆处于临界状态,可以在微弯的形态下保持平衡,但这 cr种形态下的平衡是不稳定的,稍有干扰压杆即被压溃,按小变形理论所绘出的F-f图 形则为两段折线OA和AB,如图1-37所示但是实际的压杆,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初始曲率;压杆的材质不可能是绝对均匀的, 有时还存在残余应力,以致杆受压后其横截面上产生的分布应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不与杆 轴线重合;同时压力的作用线不可能毫无偏差地与杆轴线重合;压杆的约束也不可能是 完全光滑的。

      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实际压杆的失稳过程具有一些区别于理想压杆失稳的 特点,因而实验中测定的压杆的极限荷载F.只可能逼近欧拉载荷F,实验的精度很大 jx cr程度上取决于实验试件的制造、实验装置的调试和实验过程的操作,应引起高度重视对于在制造(选材、热处理和磨削)过程中压杆加工精度高,压杆安装精度也高的 实验,压杆便可达到很高的初始承载力Fmax,杆件无明显的弯曲,F—f关系也呈较陡的 斜直线当压杆的内能达到一定水平,超过了杆端支承的静摩擦等阻力因素,压杆就会 突然弯曲,抗力突降趋于平稳后的载荷即为压杆的临界载荷F.,如图中的曲线OABjx 如果试件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精度较差,压杆在受力开始即产生弯曲变形,致使 F-f 曲线的0A〃段发生倾斜,但此时弯曲变形较之压缩变形还不是主要的,其挠度f增加较 慢,而当F趋近于Fcr时弯曲变形成为主要变形,f则急剧增大如图1-37中的曲线OA〃B〃 所示作曲线OA〃B的水平渐近线,与之对应的载荷纵坐标即代表压杆的临界载荷F.jx图 1-37 F— f 曲线的可能形态五、实验方法和步骤1.试件的测量和安装测量试件的长度1、宽度b和厚度t因试件厚度t对临界载荷影响很大,故应在沿 压杆长度方向测取5〜6处的厚度数据,取其平均值用以计算截面的最小轴惯性矩Imin。

      设定压杆试验的模式(支承方式),按支承方式如图1-38 的要求,调整支座,并仔细检查是否符合设定状态,特别注意尽可能使压力作用线与压杆轴线重合上端: (A)狡支图 1-38 可供选择的支承方式及其编号 调整底板调平螺丝(右后角)使试验台体稳定2.仪器的联接 将力和轴向位移传感器电缆接入仪器的相应输入口,接好与计算机并口的连接电缆 和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实验前仪器已作好力与位移的标定,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数 值即为力值(N)和位移值(mm)3.为保证试件失稳后不发生屈服,试验前应根据欧拉公式( 1-67)式估算试验的 欧拉临界力F,并根据下式估算在弹性范围内试件允许的最大挠度f ,即cr max式中:S0、FcrS01-68)W 分别为试件横截面面积和抗弯截面模量取(0.7—0.8)^, j为试件材料的屈服极限并可将最大挠度f (横向位移)换算为最大轴向位移A max max4.仪器调试,预加载实验开始前,在计算机屏幕上调用“ Multi Test. exe”(多功能力学实验系统)程序随之出现主窗口,列出四种实验类型单击压杆稳定实验选项,即弹出各种压杆稳定实验模式,选定与所设定的支承方式相应的模式,系统即进入压杆稳定试验窗口。

      单击“准备实验”系统显示出实时的荷载、位移数值,这时要进行荷载、位移传感器 初始状态的调整:松开加力旋钮,再慢慢拧进,当所显示的力值稍微改变时,即可调整 百分表下的调节垫,使百分表指针读数达到 5mm 左右;用螺丝刀分别调整力与位移的 调零电位器,使屏幕显示的力与位移值为零(或最小)5.开始实验为了消除零点偏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先单击“零点读数”,系统自动记录实时的零点数值并在以后的读数中予以扣除再单击“开始实验”,设备进入试验状态,缓慢地连续地转动加力旋钮加力,反复观 察试件变形现象及弹性曲线特征,体味加力时的手感,注意有无手感突然松驰,试件突 然变弯,压力突然下降现象若有,则是此时试件是从直线状态平衡瞬即跳至微弯状态 平衡,计算机即可采集并画出一条较好的曲线,同时显示所采集到的最大载荷F 和压 ma 杆的极限荷载值F.实验中计算机根据所采集的数据,绘出的曲线可有如图1-37中② j③两种形态,其原因已如前述以上的实验过程应重复几次,方可鉴别 每次加载结束时,须按“停止实验”键,实验完毕,打印结果或存盘 5.作完一种模式的压杆稳定实验,可依次设定作其他三种模式的压杆稳定试验, 重复以上的操作步骤。

      由图 1-38 可知,上、中、下三类支座的组合方式甚多(几十种),可供选择的实验 项目很多,学生的选择余地很大至于弹性支承条件下的压杆稳定试验可作为探索性的实验项目或留作后续课程选 做六、实验结果处理1.将实验结果整理填入下表支承方式杆件长度L (mm)柔度理论临界力Fcr(N)极限荷载F(N)F — Ff cr x 100%F两端铰支JA一端铰支 一端固定两端铰支加 中点铰支两端固定比较各种支承条件下理论临界力Fcr与实验极限载荷比的差异,说明产生的原因, 并说明支承条件对压杆临界承载力的影响2.绘制四种刚性支承条件下压杆失稳的屈曲模态七、复习思考题1.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压杆平衡状态的性质(状态的稳定性)有何变化?如何解 释平衡状态“跳跃”的机理?为何在有的情况下却又没有这种现象?2.仔细对比每次出现的峰值F ,可见该值是不稳定的,有时甚至差别很大,为max什么?它是否对应于理想压杆的 Fcr?cr3.由图1-37可见,实验中的压杆可能出现两个特征压力值F 和F.,为什么不应将ma jFma 而将 Fj 作为实验压杆的极限承载能力的衡量指标?为什么 Fj 与相应的理想压杆临ma j j界力F值相对应?cr。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