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雪国》领略“寂”之美.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lis****666
  • 文档编号:227030920
  • 上传时间:2021-1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9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雪国?领略“寂〞之美摘要:?雪国?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之一,传达了独特的“寂〞之审美趣味小说主要通过调动感官来传达“空寂〞悠远之声、展示朴实寂静之色,富含“寂〞之感受美同时从虚实平衡以及生死平衡的角度展现了超然独立却又略带感伤的人生态度,富含“寂〞之精神美关键词:?雪国?川端康成“寂〞感官精神1.引言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因其作品具有“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日本人的精神实质〞等特点于196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雪国?作为川端康成整个创作的代表作品,历时十四年完成,长期以来受到了世界的瞩目1934年,川端康成在北国的越后汤泽结识了艺伎小高菊,她的勤奋好学等高贵品质与不幸的命运形成了鲜明比照,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基于此次经历,可以说川端康成以小高菊作为驹子的原型,加以他理想的诉求和艺术的修饰,创作出了以岛村、驹子和叶子三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中篇小说?雪国?川端康成曾说过:“虽然我们的文学是随西方文学潮流而动,但是日本文学传统却是潜藏着的看不见的河床〞虽然小说中不乏西方写作技巧的使用,但是日本传统文学所带有的细腻的感受性以及?源氏物语?和松尾芭蕉的俳句等所包含的“物哀〞、“幽玄〞、“寂〞三大美学概念在?雪国?中或多或少都有所表达。

      本文主要从感观层面以及精神层面来分析、品味?雪国?中的“寂〞之美,感悟川端康成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2.何为“寂〞‘寂是与‘物哀、‘幽玄并列的日本三大美学概念之一,其意义几乎涵盖了人所感受到的方方面面,从听觉、视觉以及精神上等给人一种寂然独立的韵味,最能表达其意蕴的便是俳句俳句短小精悍,寥寥十七字音便可调动人所有的感官,传达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如松尾芭蕉的著名俳句:“古老池塘啊,一只蛙蓦然跳入,池水的声音〞在动静映衬之中,人能感受到来自所有感官的“寂静〞,令人回味无穷王向远先生曾综合考察日本俳论原典中对“寂〞的使用,从“寂之声〞、“寂之色〞以及“寂之心〞三个层面归纳了‘寂的意义他认为“寂之声〞能利用盈耳之“声〞来表现“寂静〞的感受,“寂之色〞能利用否认的视觉评价“陈旧之色〞来表达一种积极的审美价值,而“寂之心〞作为最核心的局部那么强调了一种感受的主导型与自主性1】而日本美学家大西克礼那么综合语言学和美学来探讨“寂〞的意义,并借用俳谐和茶道来赋予“寂〞以特殊趣味以及审美意蕴2】那么?雪国?是如何表达“寂〞之美的呢?3.感官层面?雪国?全书主要通过所听之声以及所见之景来创造一个蕴含“寂〞之美的独特的审美境界。

      3.1所听之声全书主要借用叶子的声音来传达“寂〞之声,描述之处多达13处,对展现岛村与驹子的关系的变化起到了牵引作用,同时那美丽声音也传达出了一种“空寂〞且不绝于耳的独特韵味她的话音优美而近乎悲戚,那嘹亮的声音久久地在雪夜里回荡〞3】书中描写叶子的声音时多使用“悲戚〞、“优美〞、“清澈〞、“旋荡〞等词语,使得其声音超越了俗世,融入了自然令人联想起在大雪覆盖的雪国,雪水慢慢融化后滴落在石头上“滴答滴答〞的清脆的声响而这声音也会如水波一般,一圈一圈地向绵延的山间扩散出去,余音久久地萦绕、不绝于耳在大雪覆盖下的雪国总是异常地寂静,一动一静,相辅相成,这清脆的声响会映衬得环境更加地寂静,也更加容易拨动人的心弦中国南北朝诗人王籍的诗句“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中也运用了类似的表现手法在?雪国?中,叶子的每一次出场都是伴随这似乎来自远方的美丽的声音,既贴近现实却又显得遥不可及,因而也一次次地调动着岛村的思绪3.2所见之景在?雪国?中川端康成主要借用色彩的变化来描写环境、刻画人物心理活动以及暗示情节的开展这些色彩多与自然环境相互映衬,少了人工的过分雕琢,变得具有乡村生活所带有的朴实意味,也蕴含了作者对于包含返璞归真的“寂〞之美的独特视角。

      书中所运用的色彩组合主要包括“白与红〞、“黑与白〞、“黑与红〞以及带有陈旧颜色如“暗绿〞等并且在环境的映衬下以及在人物的内心活动中,差异显著的色彩也得到了巧妙的融合但是“寂〞之美在视觉上的表现不仅仅只是单纯的颜色,更重要的是透过颜色使人体悟到的一种朴实、自然的感受她那贴在岛村掌心的眼睑和颧骨飞起的红潮,透过浓浓的白粉显现出来这固然令人想到雪国之夜的寒峭,但她那浓密的黑发却给人带来一股暖流3】〞雪国的漫天大雪所形成的白色的世界与驹子白瓷的肌肤以及身为艺伎而必须抹上的白粉相互辉映,微微的红潮在一片雪白中显得尤为突出,让人感受到少女的娇羞且一头乌黑的浓发也融入了雪国的黑夜,与白雪相对的色彩以及厚重的触感意外地给人满满的安心感透过简单的颜色组合来勾勒出人物与环境的轮廓,更加突出了人物细腻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朴素雅致的审美体验人们看到那被煤烟熏黑的旧式拉门,一定疑心这种地方居然还会有客上门3】〞书中描写的建筑也大多采用偏暗的色调,加之书中着重描写的雪国之冬的寒冷,轻易便会触发人的一种“寂然〞“寂静〞的感受4.精神层面?雪国?中关于“寂〞的精神之美主要表达在以下两个方面:虚实平衡之“寂〞以及生死平衡之“寂〞。

      4.1虚实平衡之“寂〞“真正的审美,就必须要与美保持距离,要入乎其内,然后超乎其外1】〞川端康成利用其细腻的感受性以及高超的写作技巧,在虚实之间寻求平衡,启发于现实却又超脱于现实书中一开头便利用镜像展现了一个虚实相生的世界,“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而且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象,景物那么是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世界3】〞虽然眼前之景使得島村心都为之一颤,但是他并没有过分执着于现实,而是选择利用一种虚幻的想象来表达一种美好的精神诉求,从客观的事物中获得一种自主的感受雪国对于岛村来说,也可谓是一片远离都市喧嚣、寄托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以及追求舞蹈的理想的虚幻之地也正是在雪国,岛村可以在自然的美景中享受独特的独处的韵味犹如一条大光带的银河,使人觉得好似浸泡着岛村的身体,漂漂浮浮,然后伫立在天涯海角上3】〞从自然之景中能够获得一种美的感受,在独处中也依然能够通过自我派遣到达一种豁达的境界,这正是“寂〞的审美情趣岛村对于自身理想的诉求也是如此,虽然有着对西方舞蹈的憧憬与向往,但是无法以此为职业的他只能以写写相关的文章作为心灵的慰藉,偶尔自嘲来排遣自身忧愁但是在雪国,他可以与驹子一起感同身受追求理想的无奈,体会到爱情的美好,也可以从叶子身上触发自身的遥不可及的感情。

      然而现实与梦想始终是有着一定的距离,不执着于梦想,才能到达一种“寂〞的审美的境界徒劳〞,这个在书中多处出现的岛村对于驹子的执着的评价,揭示了驹子的痛苦之源也正是因为对于虚幻的爱情的过分执着,对于岛村的真挚的感情无法实现自我排解,驹子才会如此痛苦,而这也似乎平添了一份感伤4.2生死平衡之“寂〞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的川端康成,自幼接连经历了双亲以及祖父去世,生活也开始变得孤苦无依,逐渐形成了感伤和孤独的性格而早年经历的死别的痛苦也迫使他过早地开始思考生与死的问题,这在他的作品中也或多或少会有涉及同时深受佛教的影响的他,对于生死也有了更富哲学意味的认识所以他没有把死视为终点,而是把死作为起点,看作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4】〞佛教中与“寂〞相关的词语主要包括“圆寂〞、“寂灭〞、“宴寂〞等,主要强调的是“人在死后身体归于寂静,灵魂超脱,永无生死〞,这与川端康成在?雪国?中表达的生死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生与死不再是界限清楚的“起点〞和“终点〞,而是更具抽象意味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事物在作品的结尾,当岛村看到叶子从二楼掉落的瞬间,他立刻感到的不是危险和恐惧,而是从一种审美的角度来看待叶子的死亡。

      并且认为正是在失去生命的瞬间,人也变得更加自由了在这瞬间,生和死仿佛都停歇了3】〞当对于现实的充满的无奈不断累积以至于无法得到排解之时,只能以一种寄托梦想的方式选择结束而正是在死亡的瞬间,人在摆脱束缚的同时,美丽也在消灭寂〞之美在此刻便包含了“悲〞之美但是在“悲〞之美中也可以感悟到岛村对于生死之平衡的释然的态度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3】〞对于岛村来说,死只是肉体上的停止呼吸,但是精神绝不会随之消亡,反而获得了永生在死生相互对立以及相互转化之中,更具有价值的东西得到了保存,于岛村而言,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虚实平衡与生死平衡在此刻也是相互联系以及相互转化的,死亡作为一种实际的身体上的消亡,其所带来的痛苦与悲伤也被转化成了具有“虚幻〞意义的“生〞,这种善于转换的思维,实际上正表达了“寂〞之要义5.结论在?雪国?中可以聆听似乎来自远方的空灵的声音,领略寂静之美;可以欣赏简单却又别有韵味的色彩组合,饱览雅致之美;可以在虚实平衡之中进入一种寂然独立的世界,也可以在生死转换之间体验到超脱的人生态度虽然川端康成后期的作品如?睡美人?、?独的臂?等慢慢滑入了美的魔界的泥潭,開始具有了浓厚的颓废色彩,但是在?雪国?中,此时的“寂〞所具有的悲情色彩却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偏于积极意味的超然之态。

      参考文献【1】王向远.论“寂〞之美——日本古典文艺美学关键词“寂〞的内涵与构造[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66-75.【2】大西克礼.日本风雅[M].王向远,译.吉林出版集团,2021.【3】川端康成.雪国[M].叶渭渠,唐月梅,译.南海出版公司,2021.【4】叶渭渠.川端康成创作的艺术特色[J].国外社会科学,1981〔05〕:55-5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