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晋南北朝官修图书编撰初探.docx
6页魏晋南北朝官修图书编撰初探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图书开展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促进了当时的文化 开展论文从这一时期图书编撰兴盛的原因出发,按照四分法对魏晋南北朝官修图书编撰业进行分类探讨,分 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图书业的特点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官修图书; 图书编撰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图书编撰兴盛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图书编撰业的重要 开展阶段,涌现了大批优秀的图书编撰家,回忆这一 时期的图书史,可以算得上是大起大落魏晋南北朝 各代普遍重视文学开展,社会上层包括帝王在内,热 衷于文学创作与此同时文学批评领域也取得了显 著成就,出现了诸如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 赋?、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等优秀作品然 而三国混战、南北割裂、社会动乱不安,以及朝代的更 替频繁,导致图书编撰事业失去了良好的开展环境, “永嘉之乱〞和“萧绎焚书〞更是给了图书业一记重 击但即便是遭遇了这样的打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图书业仍然算是繁荣兴盛理由主要有四点: ( 一) 思想的解放 东汉末年汉灵帝广招有才艺之士、置鸿都门学, 逐渐弱化儒学的地位,扭转了东汉以来“一说经至万 言〞的繁琐、浮华风气。
社会风气转向重视诗赋、小 文的创作领域此外魏晋士族为了稳固世家地位,沿 续了前代以来儒学式微的状态,开始逐步开展玄学思 想而对于普通的小家族来说,由儒入玄成为了跻入 士流、增进家族地位的重要手段综合整个社会层面 来看,儒学、玄学、佛学、道学思想在这一时期皆有其 开展平台,因而文学种类样式繁多,各类著述图书皆 有人著写 ( 二) 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火纷飞、灾难连连,百姓被迫 背井离乡、四处迁徙,来自各地的百姓会聚到一起,彼此之间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开展,也促进了图书编撰出版业的开展虽然南北 分裂、山河隔绝,但是南北不时遣使来往修书交好,因 而南北间百姓互通友好,文化也交汇融合政治上北 魏孝文帝改革、各族人民接连起义、少数民族与汉族 人民错居杂处,使得少数民族人民受到汉文化影响的 同时,汉文化也接纳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思想简而言 之,这一时期的文化是在以汉文化为核心的根底上, 吸收了南北方地区思想以及外来文化思想,促使魏晋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更具魅力 ( 三) 统治者的重视 这一时期的统治者普遍重视文学开展北魏孝 文帝曹 丕 曾 说: “盖 文 章,经 国 之 大 业,不 朽 之 盛 事〞[1]2271 又云: “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 篇籍〞[2]88 ,刘宋时期“宋代文学之盛,实由在上者之 提倡〞[3]73 。
到了梁朝,梁武帝萧绎崇尚文学,“吾今 年四十六岁,自聚书来四十年,得书八万卷〞[4]517 ,萧 绎不光自己喜爱读书,还重视兴办学校,不过学校录 取的学生仅限于贵族“胄子〞上层的重视激发了下 层文人的创作热情,因而这一时期的图书数量出现了 井喷式的增长 ( 四) 纸张的兴起纸张应用于图书业最早出现在汉末,东汉蔡伦改 进造纸术,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图书业开展三 国时期,由于汉末的纷争混乱,社会生产缓慢,纸张的 制造数量低,只能满足一局部人的需要,因而使用率 并不高,竹简和帛书仍然是图书编撰出版的重要方 式 直至两晋时期,纸张逐渐普及,东晋时期编撰出 版的图书如?晋书??华阳国志??姓氏簿状?等证实了当时图书业已经出现了纸张为主、简帛为辅的局 面西晋左思有云: “豪富之家,竟相传写,洛阳为之 纸贵〞[5]2377 ,说明了时人对纸张应用的态度到了东 晋桓玄下令: “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 简者,皆以黄纸代之〞[6]517 南北朝时期就到了图书 业的高潮阶段,社会稳定、经济攀升为出版业开展提 供了有利条件,统治者重视图书编撰出版、民间文学 风气浓厚,更是促进了这一时期图书业的磅礴开展。
至此纸张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广泛的认同与推广,纸张 物美价廉、便于携带抄写,因而取代竹简和缣帛的地 位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同时纸张的使用,使得书籍 的复本大量增加,图书的编撰与抄撰的速度更快、图 书规模更大、传播的也更广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图书编撰类型 ( 一) 魏晋时期的官修机构 东汉时期设立官府专职藏书官员恒帝延熹 二年 初,置 秘 书 监,掌 典 图 书,古 今 文 字 考 合 异 同〞[7]1106 ,由此秘书监一职沿袭到了魏晋南北朝时 期不同朝代和不同时期,秘书监的职官与职能也不 尽相同三国时魏设立秘书丞,地位仅次于秘书监 魏晋时正式设立秘书郎,主要从事图书的收藏与抄写 等工作但秘书监设立后其具体职能一直没有确定下来,直至魏武帝曹操时才正式确立“置秘书令,典 尚书奏事文帝黄初初乃置中书令,典尚书奏事,而 秘书改令为监,掌艺文图籍之事〞[8]220 晋武帝时期 在中书省下设秘书局和著作局,到了惠帝时“著作旧 属中书,而秘书既典文籍,今改中书著作为秘书著 作〞[5]735 简而言之就是著作局不再归中书省管辖而 转归到秘书省管辖到了南北朝时期,因袭晋制,未 有多大改变。
魏、晋继及,大抵略同,爰及宋、齐,亦 无改作梁武受终,多循齐旧然而定诸卿之位,各 配四时,置戎秩之官,百有余号陈氏继梁,不失旧 物〞[9]720 秘书监掌管官府藏书、校雠典籍,经南北朝 的完善开展,形成最终的秘书省,所任职人员都是当 代著名的文学家,对图书事业开展具有重大奉献 (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经书 经学自汉代大一统之后,其主流地位便确定了下 来东汉末年儒学衰微,礼分三礼、春秋分三传、五经 变为了九经经书虽然有了些变化,但时人对经书的 注疏却一直没有懈怠下来三国时有王弼注?易?, 此后晋代南北朝时也有文士接注?易?: “魏尚书郎王 弼注?六十四卦?六卷韩康伯注?系辞?以下三卷,王弼又撰?易略例?一卷,梁有魏大司农卿董遇注?周 易?十卷,魏散骑常侍荀煇注?周易?十卷,亡〞[9]909 西晋杜预著?春秋左氏传集解??春秋释例?等: “既立 功之后,沉着无事,乃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 解〞[5]1031 ,郭璞注有?尔雅注疏?等: “又抄京、费诸家要最,更撰?新林?十篇、?卜韵?一篇注释?尔雅?, 别为?音义??图谱? 又注?三苍??方言??穆天子 传??山海经?及?楚辞??子虚??上林赋?数十万言, 皆传于世〞[5]1910 ,范宁撰有?春秋榖梁传集解?是今 存最早的?榖梁传?注解。
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 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 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5]1989 魏晋南北朝时 期经书注解极为精妙,当时文士大家所撰的注解直 至后世仍奉为经典除了这些注解书还有一些经部 书籍如张揖的?广雅?、顾野王的?重修玉篇?等也颇 负盛名 (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史书 统治者们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以便更好地维护统 治,因此令秘书监、著书郎等人参与修撰史书受诏 的官员掌握史阁的官藏文献,因而内容丰富详实 三国时期,魏武帝令史官撰写了第一部国史?魏 书?,据载: “魏史,黄初、太和中始命尚书卫觊、缪袭 草创纪传,累载不成又命侍中韦诞、应璩、秘书监王 沈、大将军从事中郎阮籍、司徒右长史孙该、司隶校尉 傅玄等,复共撰定其后王沈独就其业,勒成?魏书? 四十四卷其书多为时讳,殊非实录〞[10]346 可知 ?魏书?的成书历经多人辛苦修撰卫觊、缪袭草创, 韦诞、应璩、王沈、阮籍、孙该、傅玄等撰定,最后由王 沈修撰成书,这也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官修史书 此外吴国太史令受诏修撰的?吴书?: “孙亮即位,为太 史令,撰?吴书?孙休践阼,为博士祭酒〞[2]1461 ,?吴 书?历经修撰者们几十年的努力,编修者多已逝世, 其中韦曜因政治原因被杀,使得该书最终未成。
两晋时期,官修的晋史有许多家,西晋比拟知名 的官修史书有: 佐著作郎王沈等人受诏编撰?晋书?: “转佐著作郎,撰?晋书?帝纪、十志,迁转博士,著作 如故〞[5]1432 ,秘书丞司马彪撰的?九州春秋?: “泰始 中,为 秘 书 郎,转 丞 注?庄 子 ?,作?九 州 春 秋?〞[5]2141 ,王沈撰?魏书?: “正元中,迁散骑常侍,典 著作与荀颛、阮籍共撰?魏书?〞[5]1143 东晋较知名 的官修史书有: 著作郎王隐、郭璞等受诏修撰的?晋 书?“太兴初,典章稍备,乃召隐及郭璞俱为著作郎, 令撰晋史〞[5]2143 ( 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子书 1. 官修类书 我国古代通过搜集官藏文献来编辑类书始于曹 魏,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类书的开展时期,为后世类 书编撰定了规矩做了典范三国时期最有名的类书要数由魏文帝曹丕组织 编撰的?皇览?: “受诏撰?皇览?,使象领秘书监,象从 延康元年始撰集,数岁成,藏于秘府,合四十余部,部 有数十篇,通合八百余万字〞[2]664 一同受诏修撰的 还有缪袭、桓范、刘邵、韦诞等,?皇览?的诞生乃是后 世?太平御览??艺文类聚??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 成?等著名类书的先驱。
两晋时期陆机修撰?要览?又称?陆氏要览?,?旧 唐书·经籍志?收录有三卷,后以佚 到了南北朝时期,类书开展到了高潮时期 刘 叶秋先生评价齐梁时的类书: “自魏文?皇览?之后, 六朝之帝室皇枝,名卿硕彦,靡不延揽文学,抄撰众 籍,而齐梁时尤盛〞[15]8 梁武帝承袭魏文帝的方法下 诏修撰类书,天监元年刘杳奉敕修撰的梁朝第一部 类书?寿光书苑?二百卷篇幅更大的还有一部由徐 勉领修,何思澄、顾协、刘杳、王子云、钟屿、徐僧叔等 数百人合力修撰的?华林遍略?历经八年修撰而成, 全书七百卷唐代?艺文类聚?的修撰也是受到该书 的影响,可惜到了宋代便已亡佚 此外南朝还有一些名气较小至今已失传的官修类书,比方说?新唐书· 艺文志?记载的宋何承天并合?皇览?一百二十二卷, 徐爰并合?皇览?八十四卷南齐东观学士奉敕修撰 ?史林?三十卷,萧子良领众学士修撰?四部要略?一 千卷梁朝刘峻撰?类苑?一百二十卷,简文帝萧纲 令陆罩等人修撰?法宝联璧?二百卷,陶弘景撰?学 苑?一百卷,朱澹远撰?语对?十卷、?语丽?十卷北 朝时北齐后主高纬下令修撰的著名官修类书?修文 殿御览?,该书以?华林遍略?为蓝本,共三百六十卷, 由六十余人修撰而成。
除此北朝还有北魏崔安撰写 的?帝王集要?三十卷官修类书的修撰往往需要大 量的人才,这一时期的文人皆以参与修撰为荣,学者 们修撰官修的热情带动了私撰的创作,因而极大地促进了文人创作的积极性,也为图书编撰事业做出积极 奉献 文史论文范例:魏晋南北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关键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图书编撰特点 第一,官修图书数量、门类较之先秦时代大量增 加,这主要归功于纸张的出现竹简、缣帛和纸张都 是图书编撰出版的载体,图书载体的丰富为图书编撰 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第二,官修图书编撰受 到高度重视,修撰者学术程度高,政府重视图书编撰, 朝廷中专门设立管理图书编撰、收藏的机构,不仅收 藏天以下列图书而且还直接参与图书编撰,比方说秘书 监、文林阁、麟趾殿等官修机构的设立这些机构招 纳了当时极为优秀的文士,这也是魏晋图书编撰水准 高的原因之一 第三,版本目录学取得了较大开展 分类学奠基于这一时期,?七录?就是其中一个重要 标志大型官修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