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经济组织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红梅 第五章(标准化组织).ppt
48页第五章 国际标准化组织,第一节 国际标准化组织简介 第二节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中国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第一节 国际标准化组织简介,一、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由来与形成 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性质、目的与宗旨 三、ISO的组织机构 四、ISO与其它国际组织的联系,一、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由来与形成,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有权威性的国际标准化专门机构为什么不是IOS?,一、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由来与形成,“ISO”并非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首字母的缩写,而是一个词,它来源于希腊语,意为“相等”目前,有一系列用它作前缀的词,诸如“isometric”(意为“尺寸相等”)、“isonomy”(意为“法律平等”)从“相等”到“标准”,内涵上的联系使“ISO”成为组织的名称一、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由来与形成,成立原因 ISO是产品与资本国际化发展的结果 成立过程 1946年10月14日至26日,中、英、美、法、前苏联等25个国家的64名代表会聚伦敦,正式表决并通过建立ISO的提案。
1947年2月23日,ISO章程得到15个国家标准化机构的认可,并宣告正式成立,而参加1946年10月14日伦敦会议的25个国家则成为ISO的创始国一、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由来与形成,ISO的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自1951年ISO发布其诞生后的第一个标准——工业长度测量用标准参考温度以来,ISO就确立了其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目前除了电气和电子工程标准,ISO的标准化工作几乎包括所有其他技术领域有关ISO的知识,二、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性质、目的与功能,,,,二、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性质、目的与功能,美国一位资深标准化专家斯蒂芬C.劳威尔在引用古希腊数学家的名言“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拨动地球”的同时说,ISO标准就是今日世界的这样一根杠杆和支点,用它可以拨动整个世界市场ISO的组织机构包括全体大会、主要官员、成员团体、通信成员、捐助成员、政策发展委员会、理事会、ISO中央秘书处、特别咨询组、技术管理处、标样委员会、技术咨询组、技术委员会等 其中,ISO全体大会由各成员团体指定的代表组,是ISO的最高权力机构,每3年至少召开1次三、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组织机构,全体大会 全体大会是由国家成员指派的官员和代表出席的会议。
通讯成员和注册成员可以观察员身份列席 全体大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审议ISO年度报告、ISO多年度战略发展计划、财政决算以及中央秘书处司库所作的年度财务状况报告 大会主席由ISO主席担任ISO的各级组织的组成和职责,三、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组织机构,主要官员 主席 副主席(主管政策) 副主席(主管技术管理) 司 库 秘书长(主执行官),来自ISO中央秘书处,,,ISO的各级组织的组成和职责,三、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组织机构,四、ISO与其他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ISO与很多国际组织之间有着广泛的密切联系,他们包括: (一)IEC IEC即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 Commission),它是一个非政府机构,正式成立于1906年10月,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专门国际标准化机构,其总之是促进电气、电子工程领域中标准化及有关问题的国际合作,增加国际间的相互了解ICE下设有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及工作组 ISO与IEC之间有着着密切的联系,并共同担负着制订全球协商一致的国际标准的任务,四、ISO与其他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二)ISO与联合国 虽然与IEC一样,ISO也不是联合国机构,但它与联合国的许多专门机构保持有密切的技术联络关系。
目前,ISO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甲级咨询组织和贸发理事会综合级(即最高级)咨询组织第二节 ISO国际标准的主要内容,一、ISO 国际标准的形成 二、ISO的三个主要国际标准 (一)ISO9000系列标准 (二)ISO14000系列标准 (三)SA8000认证,一、ISO 国际标准的形成,形成 国际标准由ISO的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经过六个阶段形成 它们分别为:申请阶段;预备阶段;委员会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及发布阶段 ISO制定出来的国际标准编号的格式 ISO+标准号+[横杠+分标准号]+冒号+发布年号(方括号中的内容可有可无),例如:ISO8402:1987.ISO9000-1:1994等,它们分别是某一个标准的编号,二、 ISO的三个主要国际标准,目前ISO指定的国际标准中,对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最大的主要是ISO9000、ISO14000及SA8000三个,(一) ISO9000系列标准,介绍 ISO9000是一组标准的统称它是指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ISO9000标准非常全面,它规范了企业内从原料采购到成品交付的全部过程,涉及到企业内从最高管理层到最基层的全体员工。
它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共同的理解 形成原因: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企业避免产品质量问题、世界贸易需要统一规范、规模经济需要程序化管理,(一) ISO9000系列标准,(1)ISO9000标准是一系统性的标准,涉及范围广泛 (2)强调管理层的介入 (3)强调纠正及预防措施 (4)强调连续的审核及监督 (5)强调全体员工的参与及培训 (6)强调文化管理,以保证管理系统运行的正规性,连续性一) ISO9000系列标准,(1)提高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获得了国际贸易“通行证” (3)节省了第三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 (4)有效避免产品责任 (5)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1企业一旦获得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证书,则可给客户一个定心丸,确信该企业能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乃至优秀产品,并放心地与企业订立供销合同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设置了种种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其中非关税壁垒主要是技术壁垒,在各种技术壁垒中,又主要是产品品质认证和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的壁垒特别是在WTO各成员国之间相互排除了关税壁垒,只能设置技术壁垒,因此获得认证是消除贸易壁垒的主要途径。
5在现代贸易实践中,第三方审核早就成为惯例,又逐渐发现其存在很大的弊端:一个供方通常要为许多需方供货,第三方审核无疑会给供方带来沉重的负担; 另一方面,需方也需支付相当的费用,同时还要考虑派出或雇佣人员的经验和水平问题,否则,虽花了不少费用却达不到预期目的但ISO9000认证可排除此类弊端,2近几年,发达国家基本上均将原有的“过失责任”转变为“严格责任”法理,对制造商的安全要求提高很多按照国际间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惯例,合作双方必须在产品(包括服务)品质方面有共同的语言、统一的认识和共守的规范,方能进行合作与交流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提供了此方面的信任,有助于双方迅速达成协议一) ISO9000系列标准,ISO9000标准非常全面,它规范了企业内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交付的所有过程,牵涉到企业内从最高管理层到最基层的全体员工,包括五个过程:知识准备——立法——宣贯——执行——监督、改进一) ISO9000系列标准,(1)企业原有质量体系识别、诊断; (2)任命管理者代表、组建ISO9000推行组织; (3)制订目标及激励措施; (4)各级人员接受必要的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训练; (5)ISO9001标准知识培训; (6)质量体系文件编写(立法); (7)质量体系文件大面积宣传、培训、发布、试运行; (8)内审员接受训练; (9)若干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10)在内审基础上的管理者评审; (11)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和改进; (12)申请认证。
一) ISO9000系列标准,(二)ISO14000系列标准,概论 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是ISO汇集全球环境管理及标准化方面的专家,在总结全世界环境管理科学经验基础上制定并正式发布的一套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涉及到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价等国际环境领域内的诸多焦点问题 主旨 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 标准号设置 ISO该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该系列标准共分七个系列,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共100个标准号,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二)ISO14000系列标准,,按标准性质分,,基础标准——术语标准,基本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原理、应用指南,支持技术类标准(工具),,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价,,按标准功能分,,评价组织,评价产品,(二)ISO14000系列标准,(二)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原因: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 产生过程: 1993年6月成立了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专门负责环境管理工作 于是ISO考虑将EMS标准化,于1996年9月出台了两个国际标准——ISO14001和ISO14004标准,这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至今,ISO14000目前已颁布了近10个独立标准,其产生的影响将远远大于ISO9000二)ISO14000系列标准,(1)全员参与 (2)广泛的适用性 (3)灵活性 (4)兼容性 (5)全过程预防 (6)持续改进原则,1、ISO14000系列标准的基本思路是引导建立起环境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从最高领导到每个职工都以主动、自觉的精神处理好与改善环境绩效有关的活动,并进行持续改进2、ISO14000系列标准在许多方面借鉴了ISO9000族标准的成功经验它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既可用于内部审核或对外的认证、注册,亦可用于自我管理3、ISO14001标准除了要求组织对遵守环境法规、坚持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做出承诺外,再无硬性规定标准仅提出建立体系,以实现方针、目标的框架要求,未规定须达到的环境绩效,而把建立绩效目标和指标的工作留给组织,既调动组织的积极性,又允许组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4、ISO14000标准的引言中指出“本标准与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标准遵循共同的体系原则,组织可选取一个与ISO9000系列相符的现行管理体系,作为其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这些表明,对体系的兼容或一体化的考虑是ISO14000系列标准的突出特点,是TC207的重大决策,也是正确实施这一标准的关键问题5、“预防为主”是贯穿ISO14000系列标准的主导思想在环境管理体系框架要求中,最重要的环节便是制定环境方针,要求组织领导在方针中须承诺污染预防,并还要把该承诺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加以具体化和落实,体系中的许多要素都有预防功能6、持续改进是ISO14000系列标准的灵魂,(二)ISO14000系列标准,ISO14000的目标 通过建立符合各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的国际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ISO14000系列标准,达到改善全球环境质量,促进世界贸易,消除贸易壁垒的最终目标二)ISO14000系列标准,有助于提高职工的环境意识和守法的主动性、自觉性 有助于增进组织与周围居民、社区和相关方的相互了解,改善相互关系 可帮助组织树立良好形象,提高组织信誉和知名度,减少来自政府的压力 有利于满足政府、市场、用户和各相关方的要求,使组织及其产品获得社会的广泛信任;有利于减少信贷和保险机构的风险有利于吸引投资,有利于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从而赢得市场机遇二)ISO14000系列标准,长远来看,环境效益有利于组织经济效益的增长,包括减少损耗与降低成本,同时有利于增强职工的敬业精神,有利于保证职工身心健康。
贯彻ISO14000系列标准的过程同贯彻ISO9000族标准一样,在组织里进行的是一场管理思想与管理制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