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言文归纳内容信息概括意义观点.ppt

16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79922254
  • 上传时间:2024-08-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18.52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言文归纳内容信息概括意义观点江苏六合高级中学 陶莉 制作 文言文选择题除了涉及文言实词、虚词以外,一般都会设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观点)各一题这样的题会有哪些陷阱呢? 筛 选 题 第一点第一点 选句不能表现题干的要求选句不能表现题干的要求例:例:0505年江苏卷第年江苏卷第1111题题题干要求:题干要求:““阳城智谋阳城智谋””选项选项①“①“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表现乡民信任他表现乡民信任他     ②② 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表现他不接受财物         表现他不接受财物    ④“ ④“延岭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延岭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 表现他以死相谏表现他以死相谏都不是表现他的都不是表现他的“智谋智谋” 第二点第二点    更换主语,张冠李戴    更换主语,张冠李戴  选项语句的主语并非题干中要求的人物选项语句的主语并非题干中要求的人物例:例:《《后汉书后汉书··杜诗传杜诗传》》(杜诗字君公)(杜诗字君公)题干要求:题干要求:““表现杜诗尽心朝廷、直方善策表现杜诗尽心朝廷、直方善策””选项选项⑤⑤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主语是主语是““帝帝””,不是杜诗,不是杜诗 第三点第三点   选项内容不能直接表现题干,       而是侧面表现例:04年全国卷(三)例:04年全国卷(三)题干要求:题干要求:““全都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全都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选项选项④“④“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在原文中是吴在原文中是吴隐之所写的诗,虽然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他清俭操隐之所写的诗,虽然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他清俭操守的决心,但只能是守的决心,但只能是侧面侧面表现了。

      表现了 第四点第四点 时空错位,把其他时间发生的事加进来例:04年天津卷例:04年天津卷题干要求:题干要求:“可以作为曹操可以作为曹操‘黄须儿竟大奇也黄须儿竟大奇也’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   这句评语是曹操在曹彰平定代郡乌丸叛   这句评语是曹操在曹彰平定代郡乌丸叛乱后夸奖他的,而乱后夸奖他的,而①①句句“数从征伐,志意慷数从征伐,志意慷慨慨”是以前的事,与平乱之事无关显然不是以前的事,与平乱之事无关显然不合要求 第五点第五点   如果是两点则会一点是合乎题 干要求的,另一点不符合,正误夹杂例:05全国卷(一)例:05全国卷(一)题干要求:题干要求:    “裴侠不以私废公和对奸吏起震慑作用裴侠不以私废公和对奸吏起震慑作用”A项的A项的“侠闻之,许其自首侠闻之,许其自首”和C项的和C项的“积年隐没积年隐没至千万者至千万者”都都不能表现不能表现“震慑作用震慑作用” D项的D项的“所苦因此而瘳所苦因此而瘳”是表现为官清廉,是表现为官清廉,          不是不是”不以私废公不以私废公” 概 括 题 第一点第一点   与原文不符,肆意篡改例:04年北京卷例:04年北京卷原文原文“后有欲诤讼者后有欲诤讼者”“讼者都两让而止讼者都两让而止”D项中D项中“使使罪人罪人受到感动,不再打官司受到感动,不再打官司”的说的说法改变了原意法改变了原意 第二点第二点无中生有无中生有例:04年江苏卷例:04年江苏卷原文原文““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 D项把 D项把““或言或言” ” (有人说)无中生有为(有人说)无中生有为““蔡蔡京京””05年江苏卷05年江苏卷 B项 B项““朝廷腐败朝廷腐败””在原文中找不到任何根据。

      在原文中找不到任何根据  第三点第三点 把此人(时、地、官、事等)改换成 把此人(时、地、官、事等)改换成  彼人(时、地、官、事等)  彼人(时、地、官、事等)例:例:《《晋书晋书·郭崇韬传郭崇韬传》》(郭崇韬,代州雁门人)(郭崇韬,代州雁门人) 原文中 原文中“奏改弘文馆为崇文馆奏改弘文馆为崇文馆”的主语蒙前一的主语蒙前一句省,应是句省,应是“革等革等”(即前问卢革、韦悦等人)(即前问卢革、韦悦等人),而A项,而A项“把弘文馆改为崇文馆把弘文馆改为崇文馆”的主语也蒙的主语也蒙前省,却被换成了前省,却被换成了“郭崇韬郭崇韬”了 第四点第四点夸大、拔高、贬低夸大、拔高、贬低例1:例1:《《隋书隋书·循吏循吏》》(梁彦光字修芝)(梁彦光字修芝)C项把只在任相州刺史时的C项把只在任相州刺史时的“惩恶和教化兼施惩恶和教化兼施”夸大成夸大成“始终始终”,而原文中说他在任岐州,而原文中说他在任岐州刺史是刺史是“以静镇之以静镇之” 例2:03年全国卷例2:03年全国卷司马光的评论强调的是司马光的评论强调的是“表动则景动表动则景动”,是说,是说裴矩之变其实是国君之变,而B项则拔高为裴矩之变其实是国君之变,而B项则拔高为“其(裴矩)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其(裴矩)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例3:04年辽宁卷例3:04年辽宁卷原文在叙述B项中的事情前,有一句议论性的原文在叙述B项中的事情前,有一句议论性的话话—“罴性俭率罴性俭率”,表明记述的事例是说明,表明记述的事例是说明王罴节俭、率直的品性,而不是王罴节俭、率直的品性,而不是“小气小气”   解题的一般方法   仔细核对、正确理解1、读完后,要搞清楚全文到底写了几件事,看清题干要求,分清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个人物、哪一件事,具体在文中表现为一个语句、还是一个物、一件事、一个文段,还是全文2、就文析文,不要把自己习惯想法带进去      及时消化复习掌握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