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朱自清散文集目录.docx
12页朱自清散文集目录第一篇:朱自清散文集目录 1.匆匆 [朱自清] 2.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3.背影 [朱自清] 4.荷塘月色 [朱自清] 5.圣诞节 [朱自清] 6.序 [朱自清] 7.女人 [朱自清] 8.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朱自清] 9.歌声 [朱自清] 10.阿河 [朱自清] 11.哀韦杰三君 [朱自清] 12.飘零 [朱自清] 13.白采 [朱自清] 14.温州的踪迹 [朱自清] 15.一封信 [朱自清] 16.《梅花》后记 [朱自清] 17.怀魏握青君 [朱自清] 18.儿女 [朱自清] 19.旅行杂记 [朱自清] 20.说梦 [朱自清] 21.海行杂记 [朱自清] 22.扬州的夏日 [朱自清] 23.看花 [朱自清] 24.我所见的叶圣陶 [朱自清] 25.论无话可说 [朱自清] 26.给亡妇 [朱自清] 27.你我 [朱自清] 28.谈抽烟 [朱自清] 29.冬天 [朱自清] 30.择偶记 [朱自清] 31.说扬州 [朱自清] 32.南京 [朱自清] 33.《忆》跋 [朱自清] 34.《山野掇拾》 [朱自清] 35.《子恺漫画》代序 [朱自清] 36.《燕知草》序 [朱自清] 37.叶圣陶的短篇小说 [朱自清] 38.威尼斯 [朱自清] 39.佛罗伦司 [朱自清] 40.罗马 [朱自清] 41.滂卑故城 [朱自清] 42.瑞士 [朱自清] 43.荷兰 [朱自清] 44.柏林 [朱自清] 45.德瑞司登 [朱自清] 46.莱茵河 [朱自清] 47.巴黎 [朱自清] 48.西行通讯 [朱自清] 49.三家书店 [朱自清] 50.文人宅 [朱自清] 51.博物院 [朱自清] 52.公园 [朱自清] 53.加尔东尼市场 [朱自清] 54.吃的 [朱自清] 55.乞丐 [朱自清] 56.航船中的文明 [朱自清] 57.房东太太 [朱自清] 58.**时代 [朱自清] 59.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 [朱自清] 60.回来杂记 [朱自清] 61.论严肃 [朱自清] 62.论气节 [朱自清] 63.论吃饭 [朱自清] 64.论雅俗共赏 [朱自清] 65.论百读不厌 [朱自清] 66.论书生的酸气 [朱自清] 67.论老实话 [朱自清] 68.说话 [朱自清] 69.沉默 [朱自清] 70.撩天儿 [朱自清] 71.如面谈 [朱自清] 72.人话 [朱自清] 73.论废话 [朱自清] 74.很好 [朱自清] 75.是喽嘛 [朱自清] 76.不知道 [朱自清] 77.话中有鬼 [朱自清] 78.正义 [朱自清] 79.论自己 [朱自清] 80.论别人 [朱自清] 81.论诚意 [朱自清] 82.论做作 [朱自清] 83.论青年 [朱自清] 84.论东西 [朱自清] 85.憎 [朱自清] 86.父母的责任 [朱自清] 87.春晖的一月 [朱自清] 88.执政府大屠杀记 [朱自清] 89.哪里走 [朱自清] 90.悼王善瑾君 [朱自清] 91.白马湖 [朱自清] 92.赠言 [朱自清] 93.春 [朱自清] 94.哀互生 [朱自清] 95.论说话的多少 [朱自清] 96.买书 [朱自清] 97.松堂游记 [朱自清] 98.初到清华记 [朱自清] 99.绥行纪略 [朱自清] 100.蒙自杂记 [朱自清] 101.北平沦陷那一天 [朱自清] 102.这一天 [朱自清]103.重庆一瞥 [朱自清] 104.新中国在望中 [朱自清] 105.外东消夏录 [朱自清]106.重庆行记 [朱自清] 107.始终如一的茅盾先生 [朱自清] 108.我是扬州人 [朱自清] 109.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 [朱自清] 110.我所见的清华精神 [朱自清] 111.论不满现状 [朱自清] 112.论且顾眼前 [朱自清] 113.刘云波女医师 [朱自清] 114.南行通信 [朱自清]115.南行杂记 [朱自清] 116.文物·旧书·毛笔 [朱自清] 117.悼何一公君① [朱自清] 118.潭柘寺 戒坛寺 [朱自清] 119."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朱自清] 120.前言 [朱自清] 121.欧洲之旅: 带你领略欧洲的文化 [朱自清] 122.潭柘寺戒坛寺 [朱自清] 123.悼何一公君 [朱自清] 124.细雨 [朱自清] 125.赠友 [朱自清] 126.小舱中的现代 [朱自清] 127."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朱自清] 128.文物·旧书·毛笔 [朱自清] 129.全文下载 [朱自清] 130."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朱自清] 131.奖券热 [朱自清] 132.朱自清散文全编 [朱自清] 目录 第二篇:朱自清散文集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朱自清爷爷的作品《朱自清散文集》。
其实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拜读朱自清老爷爷的作品了,但每一次读时都有不一样的感觉虚虚实实、实实虚虚,不品读着《荷塘月色》中“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这些优美的句子读着读着我也似乎也走进了这清华大学的幽僻角落,同一齐欣赏这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从中我感悟到了内心的彷徨与迷惘,而我的情绪也随着波动起来 还有《背影》这篇文章,给了我无尽的感动小时候躺在地板上仰着头看它,觉得那篇幅里笼长,语言直白无韵,便丢在一边;初一时在课本上遇到它,竟也能品味得父子亲情一二,却也只是拼命记录老师所讲,怎样可能真正感受到的全部真情?此刻再回过头来看,感觉其文笔朴实无华,颇得读者之心,篇幅短小精悍,却在流露真情的同时,抨击大革命落败后使其家庭变故的黑暗社会,令人感动,令人愤怒!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读了《匆匆》这篇文章后,这句话被我牢牢记在心中《匆匆》主要讲的是: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侯,杨柳枯了,有再生的时候,但是,时间去了,为什么不复返呢?是啊!时间一但去了,就无法复返无论你在干哪件事情,时间都会慢慢地流过想想自己,平时在学校里嬉戏的时候,在和同学玩闹的时候,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最后我明白了,要做时间的小主人,利用好每一分钟,那么生活就会变得更有好处。
散文选中还有许多感人的文章,如《春》、《威尼斯》„„从一件件小事中,能够悟出一个个大道理,这些都是靠平时积累的呀! 清茶是淡香的,咖啡是苦涩的,美酒是辛辣的,它们虽然味道不同,但都能给人们带来完美的享受,让人回味无穷《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文章,有的似清茶,有的像咖啡,有的是一杯淳淳的美酒我品味着它们给我带来的完美感受,那滋味在心底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知不觉中我不断探寻者我的心路历程,却无法触及的真实心迹 第三篇: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 正如书上所说“如一股清新的空气,拂过我们灵魂深处;又如一股沙漠中的清泉,给文字注入了新生,为读者打造了朴素流畅、清新自然的美其各个时期的经典散文,使读者从不同角度发现生活中的美,体味世界平凡中的美丽平凡的事物常常使人们忽略,但他们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强大力量这力量源自平凡,却足以令任何不平凡的事物汗颜! 让平凡拥有“美丽”,这就是朱自清先生的写作宗旨他以其独特的方式写出了一篇篇著作,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意境优美的图画,令人回味无穷! 一篇《荷塘月色》令多少人沉醉其中一词一句透出恬美意境,特殊写法营造出别样氛围,满足感溢满心房。
此感正如卷首语“岁月匆匆,有谁真正留意过爱的背影,有谁没遇到过人生的冬季,又有谁的心不曾孤独的飘零,走进这本书,然我们聆听那桨声灯影里秦淮河上的歌声,驻足观赏荷塘月色的美景,伴随着美妙的文字,去迎接美丽的生命之春所给我的启发:谁没有过低潮时期、困难阶段呢?谁又曾一直是一帆风顺呢?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是人之常情我认为,到那时,只有书中美妙的文字才能给予人的心灵最大的慰藉这是什么也无法取代的正如吃饱饭的满足感无法取代读完一本好书的满足感一样亦或有人认为吃饭乃人生第一大事,其作用是书所无法取代的) 朱自清先生很念旧情,他在妻子死去三年后仍然想着她、念着她,并给她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将内心压抑了三年的情感以倾心交谈的方式表现出来,以追悼亡妻从日常琐事中体现一个爱子敬夫的贤妻良母形象文章表达了对妻子多年操持家务却无怨无悔的感激与愧疚,语言真挚感人,哀痛之情溢于言表 人们往往会将一些东西忽略,但只要用心观察及体会,努力发现他们的美好,就会感到很满足,不至于到老来一事无成! 第四篇: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 篇一: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 在暑假中,我读了《朱自清散文精选》,透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视窗。
我沉醉于其中,朱自清用他唯美的笔调描绘出了一个完美的意境,不论是美景还是一切生灵,在他笔下,都显得格外生动 我特别喜欢的一篇文章就是《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就是《匆匆》中所提到的,朱自清用对比的方式来突出了岁月流逝之快,不错,世间万物虽有毁灭的一天,但总会有重生的时候,而我们人,在这世上的时间是有限的,生命不能重来,岁月又何尝可以倒流呢?上天赐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但在指尖流过的岁月,谁又会在意呢?所以,当一个人的生命走到尽头时,就会加倍地珍惜仅剩的时间,因为,他知道,他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时间就是生命”,这是一句真理名言,在朱自清的笔下,就更衬托出了它的价值 朱自清的文字不仅包含深刻的道理,而且还十分优美,他对景物的描写可谓是淋漓尽致,仿佛可以活生生地展现在你的眼前了 篇二: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 我尤爱散文,尤其是朱自清的散文因为他的散文总能让我感受到真善美,且描写的细腻,别有一番风味 首先了解朱自清的散文,则是由《荷塘月色》开始的,初度《荷塘月色》时,并没有读出什么新奇。
但若一遍一遍地细细品读,却发现其中的韵味 开头就用了“颇不宁静”来吐露出自己的心声,以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往下细品时,又感到的彷徨作此篇时正值大革命失败不久,白色恐惧笼罩这大地朱自清,当时大时代中的一名小卒,虽没有鲁迅先生那样用犀利的笔锋写就一篇篇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文篇,但也用他独特的方式反对当时的黑暗统治但他却陷入了苦闷和彷徨他像一个盲人在黑暗的世界慢慢摸索,这正如文中所说“我也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看着景色如此美妙的荷塘月色,朱自清完全陶醉了在苍茫的月下,什么事都可以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使朱自清抛开一切烦恼,尽情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文末又写到采莲那是朱自清开始怀念自己的家乡——江南水乡了况且采莲时的快乐和幸福又更加激起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不愿让黑暗的现实打破他的梦想,只有在这荷塘的月色下独自回味了 由起初觉得这只是篇游记性的散文到后来的带有爱国色彩的散文其中的过度是非常值得回味与品味的这就是朱自清散文吸引我的地方耐回味,丰富的情感,这就是朱自清散文的魅力之处 然而使我更加喜欢朱自清的散文,则是由《背影》引出的。
《背影》相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十分熟悉的这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这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文章文章主题是描写父子之间的感情虽然它的文字不是很多,但其中的一字一句都反应这父子之间的深情,且把文章描写得栩栩如生,令人感同身受《背影》所以能感动之处,在于对父亲的回忆,作重要的是他写出了自己真情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