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康复及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临床应用.doc
6页早期康复及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临床应用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 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帮 助脑卒中偏瘫患者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功能及社会功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结果:经过积极的 干预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但 是观察组干预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干 预后水平,观察组中上、下肢肌力>11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 入院前和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o.05 b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可以促进肢体运 动功能康复,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康复;心理护理;脑卒中;偏瘫运用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帮助脑卒中偏瘫患者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的 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0年“月选择因脑卒中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偏瘫患者132例,均经颅脑CT和MRI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界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其中男72例,女60例,年龄41 ~ 82岁,平均(67.312.4 )岁,均为脑梗死患者,平均住院 时间15.3 do其中上肢肌力口|级79例,> II级53例;下肢 肌力创级84例,> II级48例。
1.2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1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 程度和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对照组按神经科常规治疗、护理及 随意自我锻炼;观察组除按神经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在发 病48h病情稳定、无颅内高压表现、生命体征平稳时由经过 康复训练的护士给予科学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和心理干预[1] o1.3评定指标:在入院前第1天和干预6周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方面的 Barthel ( Modified BarthelIndex , MBI )指数评分及治疗后肌力评价康复效果[2]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 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2结果2.1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见表1可知两组患者干 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过 积极的干预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 高,但是观察组干预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 组的干预后水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表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 6626.1211.3563.3212.03 ①② 对 照 组 6627.6610.7145.8111.53①注:与干预前比较,①P v 0.05 ;与对照组比较,②PvO.052.2两组肌力比较:见表2O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的上、下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干预后 观察组中上.下肢肌力> II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入院前和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表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肌力比较[例(% )] 组别例数上肢肌力> II级下肢肌力> II级观察组干预前干预后6627 ( 40.91 )53 ( 80.30 )①②23 ( 34.85 )55 ( 83.33 )①②对照组干预前干预后6626 ( 39.39 )29 ( 43.94 )25 ( 37.88 )28 ( 42.42 )注:与干预前比较,①P<0.05 ;与对照组比 较,②PvO.053讨论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高的特点。
偏瘫是脑卒中发展的严重后果,导致患者运动障碍,影响了患 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负担[3]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肢体功能恢复有更高的要求文章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以下几点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 ①心理干预:心理康复要贯彻始终,以心理康复促进机能康 复在患病急性期患者会有很多痛苦,护理人员要及时正确 引导、安慰、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现实,面对生活,告诉患者 通过积极的康复完全可能减轻残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创建舒适的住院环境,并全面评 估患者,了解其社会、生理、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了解其心理需要,鼓励患者面对现实,列举治疗成功的病例, 现身说教,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4]②认知干预:部分 患者对发病后早期康复存在一些错误观念只重视治疗,对 早期康复不与配合,对此,主管护士应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文 化水平、学习能力、耐心向其讲解相关知识,告知早期康复 训练的重要性、为什么要这样做早期康复不需要特殊的设 备和技术,只需要正确的卧位和患肢的被动活动,争取患者 积极主动配合③行为干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 后即可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的当 天即可进行康复治疗。
首先保持良好的体位:急性期患者症 状严重,必须卧床休息,保持肢体处于正确、良好的姿势和 体位,防止患肢关节挛缩变形和关节脱位变形其次是患肢 按摩,按摩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地进行,作用中等强度, 不使用强刺激性手法,对肌张力高的肌群(如上肢屈肌)采 用安抚性的按摩,使其放松;而对肌张力低者如上肢伸肌, 则给予按摩和揉捏,按摩可配合循经点穴以增强疗效[5]最 后是患肢被动运动,针对病情较重或年龄较大的患者,被动 活动与临床治疗同步进行,活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 序渐进,幅度从小到大,以牵伸挛缩的肌肉、肌腱和关节周 围组织要多做与挛缩倾向相反的活动,特别是肩外展、外 旋、前臂旋后、踝背伸及指关节的伸展活动被动运动可与 按摩交替或配合进行4参考文献[1] 陈海燕,蔡 娜•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体会[J]・ 山东医药,2009,49(20):116.[2] 石瑞兰,安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西部 医学,2009,21(2):308.[3] 夏娟芬,何瑞英,沈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J] •护理与康复,2009,8(2):435.[4] 何俊萍•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 用[J]•全科护理,2010,8(32):2931.[5] 李洁霞,梁妙玲•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 功能恢复的影响[J] •内科,2010,5(4):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