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设计--云南技师学院校园规划设计说明.docx
14页云南技师学院校园规划设计说明目录一、规划概况1、教育发展背景2、项目概况二、规划构思1、规划定位2、规划理念3、规划原则三、规划总平面设计1、规划依据2、区位现状3、总体布局4、功能分区5、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6、道路交通规划7、绿地景观系统规划8、消防规划设计9、竖向设计一. 规划概况1.教育发展背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 求增长很快,尤其是对专业化的复合型产业技术人员的需要也大幅度提高,目前 全社会对高级技术人员需求缺口仍然很大另外一方面,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 教育产业化战略的提升,我国职业教育逐步转向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职业学校建 设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一直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 指导思想,为达到国民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以及为社会经济需要培养大量高素质 人才,升级扩建和新建成为最主要的物质基础2.项目概况2.1 项目背景现阶段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 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 会发展的需求我省当前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发展不相协调,全国只有西藏 和云南没有技师学院,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薄弱的环节,不能满足广大人民 群众的教育需求。
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推 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本项目的建设,一是有利于缓解云南技能性人才短缺的压力,促进云南的工 业化进程;二是我省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三是有利于缓解云南省职业教育发展 严重滞后的状况;四是有利于国家级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的建设,加快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建设:五是扩大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 要的,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都是十分明显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开发、国家“10 十 1” 劳务合作等使我省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必然要求云南在东南亚经济社会发展中 起到核心地位作用云南已明确提出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抓住建设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有利时机,加快高等教育、职业工程技术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强与世 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高等教育、职业工程技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打造区域性 国际高等教育中心、职业工程技术教育中心的要求和目标这意味着云南与东盟 国家高等教育、职业工程技术教育合作的力度将不断加大,云南将成为我国为东 盟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成为云南对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窗口,扩大我省对 外开放2.2 学院概况云南技师学院是省政府批准主办建设的,至今为止全省唯一的一所高技能人 才培养的学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立足云南工业化发展和民族工业提升,立 足市场,科学设置专业,治学严谨,求真务实,勤奋努力,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 以技能教育为主,多层次办学,继续保持中级工培养优势,重点培养高级工(专 科),立足企业,适度培养技师(高级技师)(本科或研究生)通过 5 年左右的 发展,具备承担一至二个省级或国家级的重点项目的研造能力云南省综合技工学校是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直管 的一所综合类技工学校,位于昆明市盘龙区茨坝北路 2 号,是集机械、化工、信 息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重点技校云南省综合技工学校是 2005 年根据云南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劳社发 [2005]15 号)文件 精神,由原云南省技工学校和原云南省第三化工技工学校合并而成,原两校均有 较长的办学历史学校设置专业涉及数控、机电、化工总控、精细化工、制药、 电子商务、网络技术等 20 余个工种实习设备先进,实习场地规范,技术力量 雄厚拥有数控机床、X光无损探伤、数控仿真、化工仿真、分析实验、电工实 验、微机、计算机外设维修等教学实习实验室,设备、仪器800 余台(件);车、 钳、铆、焊、电、镗、铣、刨、锻等技能实作车间,设备250 余台(套);食堂、 商店、医务室、图书阅览室、形体训练室、学生会活动室、篮、排、足球场等室 内外文体活动场所(室),面积近 20000 平方米。
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中,数控 仿真模拟、电子商务模拟、化工仿真模拟实训装置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恰逢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国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教工作, 决定进行云南技师学院建设通过学校和安宁市有关部门前期的准备和协调,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领导、安宁市委、市政府以及分管的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一致同意学院的建设用地选址在安宁城区的观音山地块二. 规划构思1、规划定位云南技师学院规划设计充分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求,树立“以人为 本”、“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念努力满足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需求,着眼 于二十一世纪产业发展趋势和云南本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追求高水 平的教育特色及文化氛围,要力求起点高、体制新、具有国际化特色,把学院建 设成为现代制造业和管理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充分体现现代化、信息化、 网络化、智能化、人文化、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具有创意新颖、技术先进、格调 鲜明、布局合理规划方案要适应先进的职业教育管理模式,要有利于学院的可 持续发展,并注重经济适用性1.1 规划设计体现职业学院多学科并存和实训操作性强的特点,使之具有开放、 舒展、大气、流畅的风格特点教学区以若干公共建筑为核心和支撑,围绕这些 支撑点分布各类教学用房和配套服务设施,再以道路、文化广场、生态景观和运 动场地等进行连接和过渡,形成空间开阔又相互关联的整体格局。
1.2 突出校园的环境建设,结合校园的自然山地地形、地貌和绿化的生态环境, 结合其景区规划,进行富有创意的环境景观设计,融山体、建筑、坡地、绿地、 园林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优异的自然人文环境和有特色的 校园文化氛围1.3 建筑物应体现云南民族地域特色,文化、典雅、简洁和协调一致的风格,并 具有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并成为校园的主色调建筑高度除少数单体或某些单体的 局部外,一般不超过 6 层1.4 精心规划设计校园主入口和辅助入口,合理利用校区地形、地貌,组织好校 园内交通配置功能分区明确,各分区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充分考虑校园内 的地形高差和交通距离,达到高效合理的使用要求1.5 充分发挥创造性和经验优势,进行创新性设计设计中要把握人居环境的营 造本项目用地面积大,要考虑合理的功能分区和交通路线,交通流线要根据实 际人流发生的频率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分区或者交通上的结构性矛盾2、规划理念气质 独到的民族风格,气质的文化校园生态 绿色的山地风貌,生态的规划理念人本 特殊的地形特色,人本的设计精髓高效 严谨的功能体系,高效的建筑功用3、规划原则3.1 人本化、人文化21 世纪新的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塑造 “以人为本”的多重交往空间。
并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营造个性化的校园环境氛围,加强校园环境的 整体性改善各系独立的布置,以细胞模式系统化布局,形成大体集中,个体独 立的布局模式.适应社会化的,开放化的要求充分论证分析山地校园规划特色 以及功能使用要求,合理解决地形高差变化大等客观矛盾,达到对校园使用的人 文关怀3.2 园林化、生态化以规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化校园设计为目标,在外部空间的设计 中,从整个校园生态环境到单体建筑内部,营造多层次的园林空间,立足于提高 修养,陶冶情操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营造 个性化的学院环境氛围,加强校园环境的整体性以生态环保意识为指导,人与 自然共存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植被,营造高雅、有文化氛围、有活力的 校园环境,并在单体布局中,尽可能满足节能通风和环保的要求充分利用基地 现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突出建筑群布置的层次 感,同时加强校园环境景观的配套设计,体现校园花园化、生态化3.3 地域性,文化艺术性规划中充分考虑云南独特民族风格以及昆明地区的城市风貌保持基地原有 的大部分自然地貌和生态痕迹,尽量减少土方施工对山体的 影响。
突出校园的 文化氛围,传承民族地区特色理念,体现校园的人文情怀、自然情调、育人功能 同时我们将技师学院以城市设计的理论进行严谨设计,充分考虑了安宁城区与技 师学院的视觉互动呼应,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提高该区域的城市品位的同时, 也要给安宁带来极大的文化教育气息3.4 经济性、高效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注意土方设计和土地利用率,满足各功能区的使用要 求和相互关系,塑造一个经济可行、环境优美、高品位的现代化校园;在规划中, 我们运用连廊、“巨构”等手法,各组团既相对独立又统一于一个系统中,形成 特色鲜明、整体化的校园建筑群体三. 规划总平面设计1、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5)《规划招标文件》2、区位现状云南技师学院建设项目选址用地位于昆明安宁市城市规划区观音山地块该 地块地形为山顶平坡旱地,用地北侧紧邻安楚一级公路,南临老320 国道,西起 安宁瑞金经贸有限公司,东至安宁市委党校,现可用地 1500 亩,与当地政府协 商可后续发展的用地 200 亩左右,最终总用地面积可达 1700 亩左右。
该地点距 昆明市区 30 公里,地块紧邻安宁主城区,已纳入城区整体规划建设,基础设施 已实现三通,即通水、通电、通路,煤气管道正在建设当中项目用地为坡地,有部分山坡林地不能作为建设用地,用地局部坡度较大, 对工程建设稍显不利用地北侧紧邻安楚一级公路,对用地局部噪声影响较大 现阶段用地周边环境较差3、总体布局3.1 总图结构形式 云南技师学院规划结构本着气质、生态、人本、高效的设计理念,充分结 合山地地形,合理解决山地场地及用地红线不规则的设计难点;形式上以醒目的 双弧线形的构图手法以及中正工整的组团布局关系巧妙地与原始山地结合,因地 制宜,不但造型美观大方,“好看即好用” ;布局合理,特色而不怪异,充分展 示了云南技师学院的办学特色3.2 总体布局概念3.2.1 造型特色 云南技师学院规划总体形式特色鲜明,以观音山山体为主体,因地制宜地 布局,以中心教学组团为核心,大致顺等高线成环布置路网,形成两条优美的弧 形线条舒展于山体南北两侧,将中心组团区域含在其中,贯穿基地中心的南北主 轴线,一统控制了整个校区,强化了中正大气的校园特色东西宿舍组团和原有 校区均匀布满了整个基地,匀称且自然3.2.2 中心主导 将地势最好、面积最大的山顶至高点平台作为校区核心教学区,不仅是竖 向空间的至高点,同时也是基地平面的中心,造型上充分体现中心地带对基地的 控制作用,与基地南北主轴线重合的中心区轴线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功能上都更加 体现出“一个中心”的校园特色。
部路网和其他功能组团环拥而建,层层叠开, 自然形成中心感强烈的组织结构3.2.3 成环布局校园依山就势,呈环状布局其他功能组团环拥坐落在山顶至高点的中心 教学区而建,层层跌落,秩序井然;此外,校园道路充分结合地形与功能区形成 以教学区为中心的环状道路,即解决高差坡度问题又满足了功能要求3.2.4 轴线明晰 校园南北主轴线贯穿教学核心区,控制把持着校园的整体布局,形成稳定 而庄重的格局,同时本身加强了核心区的序列感和校园的气势3.2.5 分区明确 整座校园分区明确、合理,且呈环状布局将地势最好、面积最大的山顶 至高点平台作为核心教学区,体现教学区的中心主题;将实训工厂区置于北侧后 山平台,最大限度降低噪音及其他污染;将院系实验区置于核心教学区南侧与教 学保持紧密联系;此外用主次运动区将宿舍与教学区分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