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新(精华版).pdf
32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1 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可有选择地提问,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影响是什 么? 2西周分封制的建立、目的、受封对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统一的原因、过程及意义 2“ 始皇帝 ” 的来历 3简述秦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明确其形成的标志 4郡县制的形成、机构及职能、意义 5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要求要准确) 2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要求要准确) 3从演变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P15)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重点是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第一课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 (通过战争爆发前的国内外背景)明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对战争的直因、经过、 性 质简单提问,重点提问战争的结果(南京条约及后来的扩大)和影响(实验班可补充)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合两次战争图)、结果、影响,重点是两个条约的内容 3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重点是背景、条约的内容和危害,战争的影 响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
重点是条约的内容、危害、影响 5义和团运动爆发的背景、概况和结果(简单了解)重点是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6鸦片战争中的爱国将领、三元里人民抗英;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直隶提督史荣椿;甲午 战争 中的爱将领及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和爱国清军抗击八国联军通过这些事迹体会 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理解列强始终不能的根本原因 第二课抗日战争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分中共、国民政府、国外战场三个角度) 3从敌我形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曲折建立,抗战的经过和结果等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 要性 4掌握抗日战争的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兴起和发展、高潮(重点掌握天朝田亩制度的辛 亥革命 1理解辛亥革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掌握思想和组织基础)、革命形势的发展(理解三 | 精. | 品. | 可. | 编. | 辑. | 学. | 习. | 资. | 料. 民 主义及评价) 、爆发、高潮(重点掌握临时约法的新民主主革命的崛起和胜利 1五四运动的背景、导火线、口号、过程、结果、性质、意义(通过性质、意义等认识其 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中共一大的(时、地、代表)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第一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条件、过程、意义(重点掌握政协会议的内容特别是共同 纲领 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了解文革发生的原因和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史实,以此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 性 2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成就 3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建设的主要成就 4认识实行以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第三课祖国统一大业 1简述 “ 一国两制 ” 构想提出的目的、含义、形成过程和意义 2简述 “ 一国两制 ” 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的概况) 3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条件、概况(可补充台湾问题的由来、现状、当前阻碍台湾问题解 决的主要因素) 4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 1独立自主外交制订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和调整(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列举中国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所取得的成就 3列举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所取得的成就 4通过新时期的外交活动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 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第六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了解希腊文明起源的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 件 2概述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通过三个改革特别是伯利克里改革的罗马法的起源与 发展 1罗马法的含义、起源、发展 2罗马法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的背景(议会制度的形成、光荣革命)、制定、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责任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美国 1787 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制订、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1 法兰西共和国宪法颁布的背景、颁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精. | 品. | 可. | 编. | 辑. | 学. | 习. | 资. | 料. 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共产党宣言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意义, 2通过其国际意义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第三课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1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背景(政权的巩固、经济的恢复) 2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过程(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宪法制定、三大改造) 3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意义 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一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1美国 “ 冷战政策 ” 出台的背景和表现各是什么? 2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表现是什么?战后东欧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条件有哪些? 3为回应美国的冷战,苏联采取了哪些措施?双方对峙局面出现的标志是什么? 4“ 冷战 ” (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有哪些?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第二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欧共体形成的背景、进程、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 2苏联解体的过程(以填空形式提问)和影响 3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背景和表现? 4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高一历史期末知识点强化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夏商时期王权具有神化色彩,夏商时期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 度。
2.分封制下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分封的大多是同姓子 弟 3.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例如:楚王问鼎 4.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下的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5.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加强是秦统一六国的主要原因 6.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7.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地方对中央的控制 8.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9.汉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存制,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 加强了中央集权 10.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 11.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别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 、尚书省(执行) 12.汉武帝时设置了“ 中朝 ” 以加强皇权 13.明太祖时,废除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以加强皇权,废行省、设三司,以加强中 央集权 14.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15.清朝雍正时设置的军机处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1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开始落后西方 | 精. | 品. | 可. | 编. | 辑. | 学. | 习. | 资. | 料.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 “辉煌属于希腊” 指的是古希腊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宏伟归于罗马” 指的是古罗马的法律制 度。
两者实质是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2.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造成了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制度 3.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克里斯提尼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正式确立、伯里克利 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 黄金时代 ” 4.在古希腊妇女、外邦人、广大的奴隶,不享受民主的权利 5.古罗马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是平民反贵族斗争的结果,从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发展 到万民法(帝国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英、 美、法、德确立的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不管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都是适合各国 国情的,没有先进落后之分)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标志是1689 年权利法案 ,核心是限制王权,保证议会的权力 2. 1832 年议会改革,大大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因为工业革命的开展),为工业资 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3. 1721 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英国的责任制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 流 民主革命的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资产阶级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无产阶级领导 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 1. 2. 3. 4. 英国为扩大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扭转中英贸易逆差是英 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目的在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和关税协定最能体现英国发 动战争的本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5. 太平天国运动首次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揭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 6. 1853 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7. 1856 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 8. 1859 年资政新篇不是太平天国的产物,是洪仁玕个人智慧的结晶,没有得到实施的 原因是没有必要的社会条件 9. 1894 年 7 月,丰岛海战标志中日甲午战争开始,1895 年初,日军占领威海卫标志甲午 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日军在旅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10. 1895 年, 马关条约开始,列强对中国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其中最明显 的体现是马关条约中规定,允许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11. 19 世纪末列强进入帝国主义,对外表现是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 12. 义和团运动口号“ 扶清灭洋 ” ,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13. 惩办反帝官员,禁止中国人成立、参加反帝性质组织,表明了清政府成为了列强统治中 国的工具 14. 1894 年,成立的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1905 年成立的同盟会是 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5. 同盟会十六字纲领“ 驱除靼虏, 恢复中华 (民族),创立民国 (民权),平均地权 (民生) ” 16.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有效的限制了总统的权力这部约法 | 精. | 品. | 可. | 编. | 辑. | 学. | 习. | 资. | 料.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18. 1921 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转移到嘉兴的南湖举行 19. 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是,1924 年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 20. 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1. 国民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共最深刻的教训,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22. 1927 年 8 月 1 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 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3. 1927 年 9 月,秋收起义中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标志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城市转移到 农村 24. 毛泽东 “ 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的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核心)和根据地建设 25. 长征是一次战略转移,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在甘 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1934 年 10 月1936 年 10 月) 26. 国共第二次合作主要原因是,民族危机加深,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
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是1937 年七 七卢沟桥事变 27. 正面战场: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的计划)、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台 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最大的胜利)、武汉会战;敌后战场: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第 一次取得胜利) 、百团大战;海外战场:远征缅甸 28. 抗战的中流砥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