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三位数加三位数名师教案送1-6年级教学计划(1).doc

33页
  • 卖家[上传人]:1396****413
  • 文档编号:357486205
  • 上传时间:2023-07-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0.50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第1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1)【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能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难点】重 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难 点: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如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等都是我国湿地的珍惜野生动物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和统计表)提问:1.从统计表中你得到些什么信息?2.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师选择主要的两个问题板书或课件出示:(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271+22=271+31=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合作探究试算第一题:271+122,小组内交流讨论,看看应该怎样算2.汇报交流1)学生交流算法,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

      2)让学生看教材第37页例1的内容,指名学生说说教材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相应竖式,并作重点讲解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3.计算271+31学生先试算,小组内交流引导学生:十位上7+3=10,十位上满十在百位上进一,在十位上写0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百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再独立完成竖式教师归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三、巩固应用,发展能力1.完成第37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板演,最后集体订正2.练习八第2题指名说说你是怎样估的?然后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交流检查结果,然后集体订正3.练习八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检查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教学反思】本课在新授课时,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然后通过小组充分讨论,最后得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充分展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节课是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通过主动探索,交流合作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能力,培养了主体参与意识。

      XX-XX学年度小学一年级数学(RJ)上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天真可爱,活泼调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五、成绩目标通过本期学习,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会做数的组成的题,会看图写算式,会按要求写出数的相邻数,为解决简单的数学应用题力争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90分以上具体目标:期中考试:校内第一期末考试:校内第一县抽测考试:全县第一六、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 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5、 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7、 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课时安排:(一)准备课:数一数(1课时)(二)准备课:比一比(2课时)(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四)认识图形(3课时)(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六)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课时)数学乐园(1课时)(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八)总复习(4课时)XX-XX学年度小学二年级数学(RJ)上册教学计划一、 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二、班级情况分析 二(3)班共有54名学生、二(4)班共有55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多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刚分到这个班级,对于这些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三、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总复习其中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以及认识时间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五、教材的编写特点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1. 加、减法笔算重视算理算法教学,更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现实,渗透数学思想方法1)教材中加强笔算算理的教学,一方面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编排例题;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理解算理和计算方法的过程2)重视“笔算计算法则”的概括与体现,随着某一计算内容教学的进展,紧密结合算式,分步出现所学习笔算的计算法则2.提供关于图形与几何的丰富素材和有效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对“几何与图形”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新设计教学顺序,比如“角的初步认识”单元增加了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观察物体(一)”单元增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积木),后移轴对称图形对于每一部分具体内容的呈现进行了精心设计,使得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具逻辑性;也更联系学生的实际,符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3.表内乘法的教学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落实“双基”,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

      1)本套教材仍采用分别集中教学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方式编排2)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3)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设计乘法口诀的教学顺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