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青海省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初级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docx
43页2024年青海省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初级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从提出计划的主体来看,最常见的选题计划是( ) A.由国家有关部门制订 B.由个人制订 C.由出版单位制订 D.由作者制订 参考答案,C 2、下列关于过程各环节作用及相互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收集反馈信息是过程中比较次要的环节,一般过程中并不作要求 B.宣传评介是传播出版信息,引导读者阅读的工作 C.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 D.选题、组稿直接影响审稿工作 参考答案,A 3、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出版管理条例》 参考答案,B 4、侵犯著作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对这三项责任( ) A.所有侵权人只承担其中一项 B.所有侵权人须承担其中至少两项 C.所有侵权人均须承担三项 D.所有侵权人必须承担民事责任,而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有些侵权人还要承担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D 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台湾的出版机构绝大多数都不是民营的,主要集中在北部 B. 香港每年有两次香港书展 C. 澳门的图书、期刊的出版尚处于较低水平 D. 台湾地区书刊发行渠道尚不成熟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
6、 编辑工作是一种语言文字工作,但不要求编辑人员() A. 掌握语言文字规范 B. 有语言文字加工能力 C. 有写作能力 D. 是语言文字研究专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编辑人员的语言文字能力 7、杜甫为杜工部、杜拾遗,此处用的是( ) A.讳称 B.官称 C.地望称 D.谥称 参考答案,B 8、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们当前的精神结构上,我们用以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儒家传统,继“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批判后,现在又遭到了金钱的批判——“金钱的批判”是一种比喻,把金钱对精神的腐蚀说得很形象 B.黄记者发现自己除了有名声之外,个人生活没有改变多少,而那些靠通稿写“本报讯”的同事,日子却过得如同节日套红的报头——“节日套红的报头”这个比喻新奇,既再现了他们日子的红火,又符合记者的职业特点 C.我去过的外国城市中,最值得留恋的仍然是巴黎,拉丁区小街上一块铺路的石头都蕴涵着情感的历史——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巴黎的情感的丰富浓郁 D.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是一场演练,也是一种积累,我们走出了一条道路,锻造了一支队伍,酿就了一股豪情,积累了一套经验。
——运用排比的手法,把改革开放的成绩概括得较为全面,又增加了气势和感染力 参考答案,A 9、 以下不属于国民党创办的近代出版机构的是() A. 民智书局 B. 华兴书店 C. 正中书局 D. 独立出版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党办的近代出版机构 10、 1910年颁布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保护法律 A. 《大清著作权律》 B. 《大清出版法规》 C. 《著作权法》 D. 《著作权管理条例》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著作权法的颁布、修订与实施 11、人员在作者与读者的相互关系中,处于( )地位 A.指导 B.中介 C.支配 D.辅助 参考答案,B 12、唐宋时期,( )最为兴盛 A.佛教 B.儒教 C.道教 D.教派 参考答案,C 13、 1937年1月,党中央成立了由党的总书记张闻天等人负责的(),统一领导新闻宣传工作 A. 新华社 B. 解放社 C. 中央党报委员会 D. 中央出版发行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出版机构 14、信息采集后首先要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筛选,这一工作的质量取决于( ) A.筛选者的眼光 B.筛选者的身份 C.筛选的时机 D.筛选的程序 参考答案,A 15、 以下不属于出版行政管理主管部门的是()。
A. 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 B. 文化部 C.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 D.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 【解析】本题考查出版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B 16、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用的修辞方式是( ) A.比喻 B.对比 C.夸张 D.比拟 参考答案,B 17、 编辑学的研究任务不包括() A. 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B.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开发 C. 编辑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D. 编辑历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编辑学的研究任务 18、下列工具书中,属于综合性词典的是( ) A.《新华字典》 B.《辞海》 C.《中国人名大辞典》 D.《汉语大词典》 [答案] B [解析]综合性词典,实际上是普通语文词典与专科词典的结合体如《辞海》的内容范围就涉及古今中外,除了收录汉字及复词、成语、典故、外来词等普通词语并作语文性解释外,还收录100多个学科或领域的专业词语、要人物、要组织机构、重要作品、重要事件与会议及地名等,并作简要介绍A项,《新华字典》于通字典; C项,《中国人名大辞典》属于传科词典,专收煤-或若干学科的专业词汇、名词术语等,给出专业性释义;D项,《汉语大词典》于普通语文词典。
19、在以下民事责任中,可与消除影响合并行使的是( ) A.停止侵害 B.赔礼道歉 C.赔偿损失 D.销毁侵权复制品 参考答案,B 20、策划出版物选题,一般不需要考虑( ) A.出版物生产周期的长短 B.出版物发行单位的数量 C.目标读者的购买力水平 D.出版物营销的方案 参考答案,B 21、下列有关数字报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其发布平台多与报社的采编系统结合 B.以网页形式居多,也有采用PDF格式制作的 C.回溯性强、集合多种媒体的特点 D.往往采用数据库技术存储内容,为网络数据库出版物 参考答案,D 22、互联网出版产品的基本特征是( ) A.内容数字化 B.产品数字化 C.生产数字化 D.管理数字化 参考答案,B 23、下列句子中,修辞方式运用恰当的是( ) A.我终于走出了沙漠,可我的嘴唇干裂得像干涸的田野 B.“解剖自己”要不怕痛,不怕丑,不护短 C.通往山村的小路,弯弯曲曲,黑线一般 D.他含着泪水,像一棵雨水浇伤的禾苗,悲凄地站着,舍不得妈妈离去 参考答案,B 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用意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是( ) A.璧有瑕,请指示王 B.子布、元表各顾 妻子 C.若能以吴越之地与中国抗衡 D.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参考答案,D 25、下列关于校对概念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以经过编辑加工的原稿为依据 B.发现、订证校样的差错 C.在出版社内,校对是发稿后、印刷前一道重要的质量把关工序 D.对原稿的明显错误直接处理 [答案] D [解析]校对是指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证差错,提出疑问,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 它包含两层意思:?校对工作的依据是经过三审和编辑加工整理的原稿;?校对的职责是既要根据原稿来发现、订正校样中的差错,又要注意原稿本身可能存在的差错并提交编辑处理 26、由于数字出版的影响,出版产业价值链中出现了( ) A.服务产业 B.新兴产业 C.内容产业 D.传播产业 参考答案,C 27、下列各组词语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妊娠rénchén 番禺路Pānyú1ù 鸭绿江Yā lùjiāng B.论证1uènzhèng 周口店zhōukǒudiàn 联合国Liánhéguó C.梨子lízi 聚宝盆jùbǎopén 内燃机nèiránjī D.偈语jiéyǔ 枯水期kūshuǐqī 蓝皮书lánpíshū 参考答案,C 28、关于数字出版从业机构的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从事内容数字化加工和转换的技术企业,必须获得电子书复制资质 B.对于从事技术开发和服务的企业,需要获取出版领域的相关资质 C.预置数字内容在终端内的终端设备制造商,需要获得电子书复制资质 D.未预置任何数字内容的终端设备制造商,不用获取出版领域的相关资质 参考答案,B 29、根据《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报纸、期刊刊载作品适用于( )的付酬方式。
A.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 B.版税 C.一次性付酬 D.递增版税 参考答案,C 30、根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连续( )造成图书不合格的直接责任者,其出版专业职业资格注销 A.两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参考答案,A 31、历史学家“唐德刚”的汉语拼音拼写,正确的是( ) A.Táng Dégāng B.Táng DéGāng C.Táng Dé-Gāng D.Táng Dé Gāng 参考答案,A 32、下列关于书号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装帧形式的同一种图书,使用同一个书号 B.同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使用同一个书号 C.相同内容的不同开本图书,应分别使用书号 D.一套多册图书只有一个总定价,不拆开销售,每册单独使用书号 参考答案,C 33、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 A.中心环节 B.基础环节 C.前提条件 D.矛盾枢纽 [答案] A 34、造成出版物内容差错的原因通常不包括( ) A.于作者原因,原稿本身出现错误 B.在排版过程中产生新的差错 C.在出片过程中造成胶片的内容出错 D.印刷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差错 [答案] D [解析]原稿中的差错,多为作者造成,也可能因编辑工作失误产生。
校样中还可能出;现因排版、改版等方面的失误而造成的差错D项,书刊印刷的质量包括外观质量和图文质量两个方面 35、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属于()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部门规章 D. 规范性文件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出版行政管理的重要法规 36、关于的职业素质,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