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园林植物常见虫害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docx
22页南方园林植物常见虫害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 根据南方园林植物危害特征、发生特点、发生规律不同,常将园林植物常见虫害识别及 其防治如下分类:・南方园林植物常见虫常见地下害虫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南方园林植物常见虫常见食叶害虫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南方园林植物常见虫常见吸汁害虫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南方园林植物常见虫常见蛀干害虫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 第一节:南方园林植物常见虫地下害虫识别及科学防控 概述(一) 概念:地下害虫是指为害期间生活在地下,为害作物的地下部分和近地面部分的 一 类害虫二) 主要类群:(1)蝼蛄类2)蛴螬类3)金针虫类4)地老虎类5)白蚁类 地下害虫在苗圃和一二年生的园林植物中,常常危害幼苗、幼树根部或近地面部分,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鳞翅目的地老虎、鞘翅目的蛴螬(金龟子幼虫)、金针虫,直翅目的蟋蟀、 蝼蛄,等翅目的白蚁等三) 为害方式1. 地下为害型:蛴螬,金针虫2. 夜盗地面为害型:地老虎,蟋蟀3. 兼害型:蝼蛄4. 季节地下型:如瘤蚜,绵蚜四) 特点1. 为害方式隐蔽,造成损失后才发现2. 为害时间长长达一个季节3. 食性杂,情况复杂(成虫,幼虫为害种类不同)4. 主要在作物苗期为害。
苗的耐害力差,为害块根,块茎,地下果在时空密度上都 不易补偿)5. 在土壤中活动性强,蝼蛄活动亦能造成为害(草坪田)一、蝼蛄类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俗称土狗、地狗、拉拉蛄等常见的有东方蝼蛄、华北蝼蛄两 种1. 分布与危害: 东方蝼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但以南方为多华北蝼蛄分布于北方 蝼蛄食性很杂,主要以成虫、若虫危害植物幼苗的根部和靠近地面的幼茎同时成虫、若虫 常在表土层活动,钻筑坑道,造成播种苗根土分离,干枯死亡,清晨在苗圃床面上可见大量 不规则隧道、虚土隆起近几年来,危害草坪也较严重2. 发生规律:东方蝼蛄在南方 1 年完成 1 代,在北方 2 年完成 1 代,以成虫或 6 龄若虫越冬越冬代 成虫 3 月下旬开始活动,4、5 月为活动危害盛期,5 月中旬开始产卵,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 为盛期产卵前先在腐殖质较多或未腐熟的厩肥土下筑土室产卵其中,6 月中旬为盛期,10 月下旬以后开始越冬东方蝼蛄昼伏夜出,具有趋光性、趋湿性和趋厩肥习性,喜在潮湿和较粘的土中产卵 此外,对香甜食物嗜食华北蝼蛄 3年完成 1 代,若虫达13 龄,于 11月上旬以成虫及若虫越冬越冬成虫3-4月开始活动,6 月上旬开始产卵,6 月下旬至 7 月中旬为产卵盛期。
3. 种群动态a. 冬眠,11月上-3月中旬,气温6.6°C以下b. 苏醒,3月底-4月上,气温6.6-10Cc. 迁移阶段,4月中下,气温10-13Cd. 猖獗为害阶段,4月底-6月初,气温16-20C(此期春播作物苗期,需要大量营养)e. 越夏产卵阶段,6月底-8月下,气温23C以上f. 秋季为害阶段,9月上-11月上,气温13-20C孵化数量增加,大量增加营养,为害严 重4. 防治措施:(1) 施用厩肥、堆肥等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可减少蝼蛄的产卵2) 灯光诱杀成虫:特别在闷热天气、雨前的夜晚更有效可在19:00-22:00时点灯诱杀 (对东方蝼蛄效果好)3) 鲜马粪或鲜草诱杀:在苗床的步道上每隔20m左右挖一小土坑,将马粪、鲜草放入 坑内,次日清晨捕杀,或施药毒杀,效果很好4) 毒饵诱杀:用40.7%乐斯本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0.5kg拌入50kg煮至半熟或炒香 的饵料(麦麸、米糠等)中作毒饵,傍晚均匀撒于苗床上(效果很好)5) 灌药毒杀:在受害植株根际或苗床浇灌狂杀乳油1500倍液6) 专用药剂防治:目前市场上,专用放出地下害虫的药剂层出不穷这种药剂不仅剂 型新颖,同时也满足了使用方便和效果突出,深受用户信赖、好评。
如地害平二、蛴螬类蛴螬是金龟子类幼虫的统称分布广,食性杂,危害重危害花卉幼苗的根茎部(受害 部位伤口比较整齐),使其萎蔫枯死,造成缺苗断垄现象 常见种类有铜绿金龟子、大黑鳃 金龟子、朝鲜金龟子、绿丽金龟子苹毛金龟子、小青花金龟子、白星花金龟子等蛴螬乳白 色,头橙黄或黄褐色,体圆筒形,身体呈“C”形蜷曲,具3对胸足防治措施:(1)成虫防治:① 金龟子成虫一般都有假死性,可利用人工振落捕杀大量成虫;② 夜出性金龟子成虫大多有趋光性,可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必须是大面积的!③ 成虫发生盛期可喷洒 2.25%功夫乳油 3000-5000 倍液、40.7%乐斯本乳油 1000-2000 倍液、叶虫净1000倍液,狂杀1000倍液均匀喷施植物2)蛴螬农业防治: 加强苗圃管理,圃地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将杀虫剂与堆肥混合施用冬季翻耕,将越冬 虫体翻至土表冻死土壤含水量过大或被水久淹,蛴螬数量会下降,可于11月前后冬灌,或于5 月上中旬 适时浇灌大水,均可减轻危害3)蛴螬化学防治a. 可用 1.5%辛硫磷颗粒剂 30-37.5kg/hm2 处理土壤,均匀撒于地面,或于地面喷粉, 于播种前随施药、随耕翻、随耙耘。
b. 苗木出土后,发现蛴螬危害根部,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狂杀1000 倍液灌注苗木根际灌注效果与药量多少关系很大,如药液被表土吸收而达不到蛴螬活动处 效果就差专用药剂防治:目前市场上,专用放出地下害虫的药剂层出不穷这种药剂不仅剂型新 颖,同时也满足了使用方便和效果突出,深受用户信赖、好评如地害平第二节:常见食叶害虫识别及综合防治技术食叶害虫: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种类繁多,主要为鳞翅目的蓑蛾、刺蛾、斑蛾、尺蛾、 枯叶蛾、舟蛾、灯蛾、夜蛾、毒蛾及蝶类;鞘翅目的叶甲、金龟子;膜翅目的叶蜂;直翅目的蝗 虫等它们的危害特点是:⑴取食叶片,削弱树势⑵大多裸露生活,虫口密度变动大⑶ 多数种类繁殖能力强,产卵集中,易爆发成灾,并能主动迁移扩散,扩大危害的范围一、刺蛾类(一) 刺蛾类概述 属鳞翅目刺蛾科幼虫蛞蝓形,体上常具有瘤和枝刺蛹外常有光滑坚硬的茧在园林 植物上主要有黄刺蛾 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桑褐刺蛾 Setora postornata (Hampson)、 扁刺蛾 Thosea sinensis (Walker)、丽绿刺蛾 Latoia lepida (Cramer)、褐边绿刺蛾 L. consocia (Walker)、两色绿刺蛾 L. bicolor (Walker)等。
黄刺蛾(1) 分布与危害 又名洋辣子该虫分布几乎遍及全国是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主要危 害重阳木、三角枫、刺槐、梧桐、梅花、月季、海棠、紫薇、杨、柳等120 多种植物初龄 幼虫只食叶肉, 4 龄后蚕食叶片,常将叶片吃光2) 识别特征 成虫体橙黄色触角丝状前翅黄褐色,基半部黄色,端半部褐色,有两 条暗褐色斜线,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V”字形,内面一条伸到中室下角,为黄色与 褐色的分界线,后翅灰黄色老熟幼虫体长16〜25m m,黄绿色体背面有一块紫褐色“哑铃”形大斑蛹黄褐色,茧灰白色,茧壳上有黑褐色纵条纹,形似雀 蛋3) 生活习性 1 年1~2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叉等处结茧越冬,翌年5~6月份化蛹, 6月 出现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或数粒相连,多产于叶背卵期5~6 d初孵幼虫取食卵 壳,而后在叶背食叶肉, 4 龄后取食全叶 7月份老熟幼虫吐丝和分泌粘液做茧化蛹二)刺蛾类的防治措施1. 消灭越冬虫茧可结合抚育修枝、冬季清园等进行2. 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3. 初孵幼虫有群集习性,人工摘除虫叶4. 药剂防治中、小龄幼虫可喷施Bt.乳剂500倍液、叶虫净1000倍液、或50%马 拉硫磷000~1500倍液、或狂杀1500倍液。
5. 保护天敌如上海青蜂、姬蜂等二、毒蛾类(一)毒蛾类概述舞毒蛾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主要有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乌 桕黄毒蛾 Euproctis bipunctapex (Hampson)、杨雪毒蛾 Stilpnotia Candida Chao、刚竹毒蛾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侧柏毒蛾 Parocneria furva Leech、棉古毒蛾 Orgyia postica (Walker)等榕透翅毒蛾主要危害榕属植物的叶片,以幼虫咬食叶片,虫害发生严重时影响树木生长和观赏 在华南地区年发生代数6-7代,在深圳幼虫4-12月均有危害,5-8月 危害严重幼虫 取食叶肉,使叶片剩下网状脉老熟幼虫在叶面化蛹二)毒蛾类的防治措施1. 消灭越冬虫体如刮除舞毒蛾卵块,搜杀越冬幼虫等2•对于有上、下树习性的幼虫,可用溴氰菊酯毒笔在树干上划1〜2个闭合环(环宽25px), 可毒杀幼虫,死亡率达86%〜99%,残效8~10 d也可绑毒绳等阻止幼虫上、下树3. 灯光诱杀成虫4. 人工摘除卵块及群集的初孵幼虫幼虫越冬前,可在干基束草诱杀越冬幼虫。
5.药剂防治幼虫期喷施5%定虫隆乳油1 000~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 000倍 液、叶虫净 1000 倍液等;三、螟蛾类(一)螟蛾类概述螟蛾类属鳞翅目螟蛾科在园林植物较常见的有竹织叶野螟 Algedonia coclesalis Walker、 棉卷叶野螟 Sylepta derogata Fabricius、樟瘤螟 Orthaga achatina Butler、黄杨绢野螟 Diaphania perspectalis (Walker)等1、 樟巢螟以幼虫取食樟树叶片 1-2 龄幼虫取食叶片,3-5 龄幼虫吐丝缀合小枝与叶片,形成鸟 巢样的虫巢有的整株叶片几乎吃光,严重影响樟树生长,有的虽对生长影响不大,但树上 虫巢多,影响绿化效果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化蛹,5 月中下旬羽 化第1 代从5月下旬到7月下旬,7月上中旬是为害盛期2、 绿翅绢野螟幼虫吃盆架子树叶子,严重时把所有树叶吃光,幼虫经常用丝缀织叶子形成虫苞,使枝 叶枯黄,影响木树的观赏价值及长势甚至引起死亡该虫在每年的5一 7月份为害最严重 第一代成虫于5月中下旬羽化幼虫常隐匿于虫苞中吃叶, 老熟后常缀2-3片叶形成虫苞 化蛹其中。
二)螟蛾类的防治措施1. 消灭越冬虫源,如秋季清理枯枝落叶及杂草,并集中烧毁2. 在幼虫危害期,可人工摘虫苞3、 发生面积大时,可于初龄幼虫期喷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叶虫净1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4. 开展生物防治卵期释放赤眼蜂,幼虫期施用白僵菌等四、蚕蛾类1、灰白蚕蛾分布与危害 :幼虫取食于细叶榕的叶片和嫩梢,为鳞翅目,家蚕蛾科分布 于广东、 广西、四川、台湾等地在华南地区危害小叶榕、黄葛榕、高山榕、菩提榕,菠萝蜜等主要 园林植物,在台湾危害榕树及无花果幼虫取食于细叶榕的叶片和嫩梢,是咀嚼式口器的害 虫在华南地区年发生代数6-7代,幼虫 4-12月均有危害,在深圳 5-6月、9-1 月危害严重 此虫还为害黄榕、细叶榕、垂榕、大叶榕、高山榕、菩提榕等等其它桑科榕属树种幼虫有 吐丝悬挂习性,俗称为吊丝虫防治同上毒蛾五、蝶类(一)蝶类概述 蝶类属鳞翅目球角亚目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在粉蝶科的合欢黄粉蝶 Eurema hecabe (Linnaeus)、菜粉蝶 Pieris rapae(Linnaeus)、凤蝶科的柑橘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