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论敦煌舞蹈中飞天伎乐形象的独特表现手法_李婷婷.pdf
2页XBCRJYXB 论敦煌舞蹈中飞天伎乐形象的独特表现手法 ○李婷婷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甘肃· 兰州730050) 摘 要在敦煌舞蹈中,飞天形象审美独到,风格特异,具有代表性,其中最为常见的飞天形象,大多数是 再现了敦煌壁画最为繁盛的唐代时期的飞天形象 多以女性形象为主,展现其轻盈、婀娜,彩带偏偏飞舞,千姿百 态的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情景 舞蹈语汇风格明显,丰富多样,主要从三个方面凸显:一、手的形态风格特殊 二、 动势走向风格明显 三、利用画面构图、队型变换来充分显示飞天的艺术风格和个性 关键词敦煌舞蹈飞天表现手法 飞天,最早源于古印度神话传说 其形象在莫 高窟早期的275、272窟壁画中就已出现, 在莫高窟 492个洞窟中,其中270多个洞窟中就有飞天,总计 达4500多身 最大的长达两米多,而最小的飞天不 足五厘米 可见,飞天艺术在中国佛教艺术中占着 举足轻重的地位 佛经记载:乾闼婆,梵文的音译, 意译为“天歌神”,又称“香音神” 他的形象为身上 多毛,半人半兽其任务是在极乐世界中为佛献花 散发香气,供养、作礼赞,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 紧那罗,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他的形象有 两种:一种为男身,似人而头上有角;一种是女身, 面貌端正。
其任务是在净土极乐世界中,为佛陀、菩 萨、众神天人等奏乐歌舞,居住于天宫,但不能飞翔 于云霄 后来乾闼婆与紧那罗的职能混为一体,从 而转化为飞天 在壁画中,飞天形象多为半身赤露,彩带飞舞 动态各异,有的横卧与半空中、有的在云层中升腾、 穿梭、有的俯仰翻腾、甚至有的倒转身体自由飞翔, 各种姿态表情,丰富浩繁 每个时期的飞天也都有 着各自的特色《中国飞天艺术》中将各时期的飞天 的特征进行了归纳:1.西凉北魏时期:是飞天在壁 画中呈现初期,属于模仿照搬时期,此时飞天造型 有强烈西域特征,为男性,身体短粗,矫健,束发髻, 深目高鼻,上身半裸,袒臂赤足,腰系围裙,肩披大 巾,下着长裙,似西方森率模样 动作笨拙僵硬,用 身体扭曲表示飞动北魏时期,飞天脸型略长,五官 端匀称,身材也渐修长,动势也稍轻缓,开始运用巾 带表示飞翔 西魏时期,人物造型趋向女性,为半 裸,彩云中长裙飞舞,头束高髻,或披长发,体态婀 娜,柔软飘逸2.北周隋时期:飞天形象为上身裸 露,要系长裙,头戴皇冠,体态健美的男性飞天;进 入隋代主要为女性造型,眉清目秀,身体修长,动作 舒展轻柔3.唐代时期:唐代时期壁画飞天十分繁 盛和成熟,此时的飞天女性化,成为偏偏起舞的仙 女形象,上身裸露,下系长裙,飘带旋回,衣纹流畅。
千姿百态,轻盈潇洒4.宋、西夏、元时期:敦煌壁画 进入衰落时期,此时飞天造型千篇一律,缺乏神韵 在敦煌舞蹈中,飞天形象审美独到,风格特异,具有 代表性,其中最为常见的飞天形象,大多数是再现 了敦煌壁画最为繁盛的唐代时期的飞天形象多以 女性形象为主,展现其轻盈、婀娜,彩带翩翩飞舞, 千姿百态的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情景舞蹈语汇风 格明显,丰富多样,主要从三个方面凸显: 一、 手的形态风格特殊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飞天源于印度 而印度 手语的表现力极其丰富,在印度古代《舞论》中就记 载了一百零八种具体的手势及含义 所以,在呈现 佛国天宫的敦煌壁画与彩塑中手姿的形态也会千 姿百态,内容丰富 当然其中也融合了中国的本土 文化,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姿形态 在敦煌舞蹈表演中, 手的表现力极为丰富,号 称是“第二张脸”敦煌舞训练创始人高金荣将手的 的形态归纳为十七种:合掌式、抱拳式、捧托式、荷 花一式、荷花二式、吹奏式、抱笙式、三指对腕、佛手 对腕一式、佛手对腕二式、兰花式、鹿角式、垂手式、 弯三指、翘三指、开三指、平托掌等 将手的位置分 为十三中:上合掌、下合掌、双平托、上斜平托、下斜 平托、双立掌、提腕平托、侧托按掌、提腕摊掌、翻立 掌、击鼓掌、反弹琵琶等。
而表现飞天形象时, 手姿也有其特殊的表现 力,大体分为五类 :第一类,似平行飞翔,手臂展动 似凌空,一手上托与头部,似推云拨雾;一手展开与 体侧,有平行飞翔之动态 此形态不但表现出飞天 形象特有的飞翔动势,还呈现出一种中国少女独有 专 题 研 究 ·33· 2010 年 第 2 期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的灵秀之美第二类,似上升飞翔,双臂自然垂与体 后,身体上仰,似徐徐上升,彩带随风飞舞第三类, 似向下飞落,一手上托与体后,一手立掌与胸前身 体向下俯视似飞天从天而至,飘然而下的情景第 四类,舞动拨云,手臂大幅度依次形成立圆向后拨 动,似撩拨云彩 呈现了飞天腾空起舞、香花旋转、 云风漂流的佳境第五类,迎风飞翔,双手平托与体 侧,手腕与手臂呈明显的直角 好似迎风飞翔 同 时,动作的棱角分明,又能从中看出中国北方游牧 民族特有的矫健气质第六类,翻转回旋,双手托与 胸前,而身体后靠,回头看向体后,似飞天以独特的 倒转飞翔方式在天空中飞舞表现飞天形象的舞姿 丰富多彩,各式各样在舞蹈艺术家高金荣的《敦煌 舞教程》 中将飞天造型详细的分为回身侧托式、盘 腿斜身式、顺风仰身式、迎风飞翔式、仰身捧托式、 翘腿持花式、躺身吸腿式、抬腿起飞式、侧身单托 式、冲身单脱式等。
二 、 动势走向风格明显 敦煌壁画虽然乃惊世的瑰宝,但它毕竟还是平 面的,静态的艺术,作为舞蹈工作者我们如何将这 些生冷的形象活生生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呢?又怎样 准确地体现不同形象的风格特点呢?通过老一辈文 艺工作者的苦心钻研,“飞天”这一形象不但在动作 造型、手臂形态上有明显的风格,在动势走向上也 有其独到之处比如:从身体韵律上分析,总是以柔 润、流畅为主体,在S形体态的基础上通过拧、倾、 俯、仰的不同变换,形成妩媚、轻柔的特殊审美气 质另外在造型变换的过程中也是以圆曲、 委婉 的连接动作为主, 充分的体现出飞天的天神气质 从步伐动态上分析,总是以轻盈、缓慢、连贯的步伐 为主体,通过轻快、流畅的圆场、碎步,舒展、腾空的 跳跃、展体,使飞天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彩带飞舞的 美景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利用画面构图、队型变换来充分显示 飞天的艺术风格和个性 在壁画中, 飞天形象主要出现于藻井四周、人 字披两侧、窟壁上方,环窟横向延伸,呈带状画面 一般采用“多方连续”形式,即用一身飞天做单位, 向四周展开,首位相衔,连续构成图案根据壁画造 型的分布特点,以及飞天形象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 特殊意境,艺术家编排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画 面。
1.总是以舒缓的、柔和的线条及造型独特的组 合为主体,似乎让人们看到一群飞天行云流水般的 在天空中飞翔,时而仰身直冲云霄;时而俯身缓缓 下降;2.利用圆圈画面的变幻、流动,呈现出了飞天 在天空中、云层上自由盘旋的美景3.通过固定、静 止的特殊造型组合,显示出了飞天形象的高贵与柔 媚4.通过造型各异,虽不规则,但尽然有序的流动 画面,使天空中丰富、多彩,飞天各显其能的神奇景 象,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人们眼前 这些具有特殊风 格的画面变幻, 充分的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同 时,也凸显了飞天的独特气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飞天”是敦煌艺术的象征,是中国艺术的象征,更 是世界的艺术瑰宝!文艺工作者如何将这种历经千 年而不衰,具有极强覆盖力的艺术形象用肢体语言 来展现,如何用艺术手法将其代代留传? 这需要我 们不断探索、挖掘与创造…… 参考文献: 1.郑汝中:《敦煌壁画乐舞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 2.高金荣:《敦煌舞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3.郑汝中、台建群著:《中国飞天艺术》,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5年版 责任编辑:刘海燕 文字校对:冯玉雷 ·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