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雷研究--黄家俊.doc
5页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雷研究韶关西客专抢修车间 黄家俊摘要:研究目的:我国客运专线建设速度加快,所经地区地理、气象、气候条件差别较大,情况复杂,如果接触网不设避雷线,易遭受雷击引起损坏为保证接触网运行的高可靠性,在分析德国、日本接触网防雷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气化铁道现状,提出广深线接触网系统防雷的改建建议通过分析和理论计算,对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防雷进行研究研究结论:针对电气化铁道部分线路遭受雷击较频繁的现状,对广深线接触网遭受雷击跳闸进行了统计分析,建议广深线全线架设架空地线,架空地线采用柱顶方式安装在强雷区应设置避雷线,对客运专线应切实做好避雷器和避雷线的接地,保障避雷设施正常运行关键词: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防雷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部分裸露于自然环境中且没有备份,需要采用必要的大气过电压防护措施如果缺少防护措施或措施不当,可能引起绝缘子损坏、造成线路跳闸,直接影响电气化铁道运营同时雷击产生的侵入波过电压通过接触网传人牵引变电所,可能引起所内电气设备的损坏造成更大的事故我国地域广大,因雷击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的事故屡见不鲜根据牵引供电系统运营部门统计数据分析,目前开通的3.2万公里电气化铁道中部分线路雷击事故比较频繁,所以应重视接触网的防雷设计,以运输安全为目标,以系统优化、综合防护、防雷减灾的原则进行接触网防雷设计。
1 国外高速铁路防雷设计概况1.1德国铁路防雷现状德国铁路经实际测量表明,欧洲中部地区每100 km接触网在1年的时间内可能遭受1次雷电冲击雷电对接触网的直接冲击会导致雷电冲击过电压,其在设计中考虑过采用过电压保护装置限制雷电过电压,一般应用避雷器同时他们也认为避雷器只能对过电压进行有限的保护,一般只用于有频繁雷电存在的地段,在其它区段,无论是从经济方面还是防护效益方面一般不考虑设置防雷装置,这也是我们在欧洲的电气化铁道中很少见到接触网避雷装置的原因1.2 日本铁路防雷现状日本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在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设计中,根据雷击频度及线路重要程度,将国土的防雷等级划分为A、B、C区域并规定了相应的防雷措施:A级区的雷害严重且线路重要,需要进行全面防雷保护,全线接触网架设架空避雷线,同时在牵引变电所出口、接触网隔离开关、电缆接头或连接处、架空地线终端设置避雷器;B级区雷害比较严重且线路重要,对部分特别需要的场所沿接触网架设架空避雷线,同时在牵引变电所出口、接触网隔离开关、电缆接头或连接处、架空地线终端设置避雷器; C级区一般在牵引变电所出口、接触网隔离开关、电缆接头或连接处设置避雷器。
2 国内接触网防雷设计概况我国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防雷设计主要依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 10009--2005)和《铁路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工程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39号)的相关规定根据雷电日的数量分为4个等级的区域:年平均雷电日在20天及以下地区为少雷区,年平均雷电日在20天以上、40天及以下地区为多雷区,年平均雷电日在40天以上、60天及以下地区为高雷区,年平均雷电日在60天以上地区为强雷区接触网的防雷措施主要是安装避雷器和架设架空避雷线,同时做好必要的接地具体规定为:(1)吸流变压器的原边应设避雷装置;(2)高雷及强雷区下列位置设避雷装置:分相和站场端部的绝缘关节、长度2000 m及以上隧道的两端、长度大于200m的供电线或AF线连接到接触网上的连接处;(3)强雷区设置独立避雷线,保护角为0-4503 客运专线接触网防雷研究接触网遭受雷击的频度与线路所处地区的年平均雷电日数有关一般来说年平均雷电日数增大则每平方公里大地1年的雷击次数也随之变大,根据国际大电网会议33委员会推荐计算:接触网侧面限界为3 m,承力索距轨面平均高度为7 m,则单线接触网遭受雷击次数N=0.122×Td×1.3,复线接触网遭受雷击次数N=O.244×Td× 1.3,Td为年平均雷电日数。
雷击接触网主要产生过电压当雷击接触网支柱时,雷电流沿支柱人地并在支柱上产生冲击过电压,该值与支柱的冲击接地电阻和雷电流幅值及支柱等值电感相关(为非线性的正比),同时雷电通道产生的电磁场迅速变化,路上产生与雷电流极性相反的感应电压,该值与接触网导线高度、雷电流平均值成正比冲击过电压和感应过电压的叠加值随着接触网支柱的接地电阻升高而升高,即引起闪络的雷电流幅值和绝缘子闪络概率随接触网支柱的接地电阻而增加当雷击接触网支柱时,雷电流沿支柱入地,在接触网支柱上产生的冲击电压为:式中R——支柱冲击接地电阻,取R=10Ω;雷击接触网线材时接触网上产生过电压,如该值达到接触网支持绝缘子的冲击放电电压时形成绝缘子闪络,雷电流经支柱、接地线、钢轨等人地,过电压随之降低3.1雷电流的概率分布雷电中有多个带电中心,且有90%的雷电为负极性,其余为正极性一般情况下,一次雷击有多次放电,持续时间约为0.1~0.2 s雷电流幅值及其累积概率分布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中规定:雷电流幅值的概率:(1)除下(2)所述地区以外的我国一般地区雷电流幅值超过I的概率可按式(2)求得:LgP=-I/88 (2)式中P-雷电流幅值概率;I—雷电流幅值(kA)。
2)陕南以外的西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这类地区的平均年雷暴日数一般在20 d及以下)雷电流幅值较小,可由式(3)求得:lgP=一I/44 (3)3.2接触网遭受雷击过电压的分析接触网雷击包括直接雷台,雷电反击和感应雷击过电压等3.2.1直接雷雷击接触网承力索产生直击雷过电压同样与雷电流幅值成正比,即雷击过电压约为100倍的电流幅值,雷击承力索将产生几百到几千kV过电压3.2.2雷电反击过电压雷击支柱顶部产生接触网雷电反击过电压,其中不仅有雷电流通过支柱,而且在支柱顶产生电位,同时空气中迅速变化的电磁场还在导线上产生感应电压按图l表示客运专线典型接触网支柱悬挂方式,根据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计算方法,计算耐雷电反击过电压水平3.2.3感应雷击距接触网有限远>S>65 m处,雷击对地放电时,在接触网上产生的过电压与雷电流幅值成正比,其比值为3.843.2.4接触网耐雷击水平计算(1)雷击支柱时耐雷击水平当承力索平均高度h7 m,平腕臂对地高度h,=7.6 m,支柱高度h8.0 m,支柱冲击接地电阻R=10 Ω,L。
0.84×7.56UH时,I1=22.67 kA根据式(2)可计算出雷电流超过,的概率P=55.3%2)雷击承力索时耐雷击水平12=350/100=3.5(kA)(3)建弧率nn=(4.5E0.75—14)×10-2=[4.5×(25/0.5)0.75—14]=0.71式中E-绝缘子串的平均运行电压(有效值)梯度,kV/m4)跳闸率:(以年平均雷暴日60天计算)平原地区Nt=N×n(GPl+JP2)=25×0.71×(1/4×0.553+3/4×0.912)=(14.6次/100 km·年)通过以上计算可知,在平原地区每100 km的电气化铁道线路,每年由于承力索遭受雷击引起跳闸的次数约为15次,这给客运专线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3.3广深线接触网遭受雷击跳闸统计分析及防雷建议3.3.1现场实例从运营部门统计数据分析,广深线双线139.461 km,仅2000年1一12月问共发生雷击接触网跳闸45次,其中广深线平湖牵引变电所雷击跳闸占事故总跳闸的比例高达57.7%3.3.2跳闸分析(1)回流线安装高度过低在设计中,一般回流线架设高度在上下腕臂底座之问,比承力索架设高度低,且回流线接地每隔l一2 km一处,接地电阻为10 Ω,其只能起到架设耦合地线的防雷作用。
2)当支柱或架空地线遭受雷击时,雷击过电压将首先击穿附加线间架与混凝土的保护层,经支柱向大地泄露3)广深线架设避雷器太少,造成雷击跳闸率过高3.3.3广深线防雷建议(1)全线架设架空地线架空地线采用柱顶方式安装,距平腕臂2 m,保护角采用200~300,安装示意图如图2所示架空地线问架与接地引线连接,接地线与支柱钢筋相连,通过支柱底部接地孔接地,保证雷击过电压及时通过接地引下线泄漏至大地中,从而有效防止直击雷每条公里架设避雷线增加投资约2万元虽然增加部分投资,但是对于电气化铁道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增加接地数量和降低接地电阻3)适当增设避雷器4 避雷器设置的分析对于一般高雷区通常采用局部关键点设置避雷装置进行接触网防雷在有雷击发生时,只要避雷器的冲击放电电压小于接触网绝缘子的冲击放电电压就会动作以避免变电所馈线断路器跳闸同时,由于避雷器动作后吸收了雷电能量,绝缘子、支柱的等值阻抗上受到的冲击电压仅为避雷器的残压,提高了接触网的耐雷电冲击水平接触网用避雷器应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其保护水平应与接触网的绝缘水平配合良好,特别是带间隙避雷器的50%冲击放电电压与接触网绝缘子的放电特性一致,且正、负极性的分散性要小;其保护距离应尽可能大;其密封性、防爆性、耐污性、可靠性要求较高,不同于一般设置在变电所内的避雷器。
目前接触网常用的避雷器为带脱离器的氧化锌避雷器,系统标称电压的有效值为27.5 kV,额定电压有效值为42 kV,持续运行电压有效值为34 kV,陡波冲击电流残压为138 kV,雷电冲击电流残压为120 kV,操作冲击电流残压为98 kV虽然设置避雷器对提高接触网的防雷击水平有一定作用,但必须认识到接触网安装避雷器的不足之处和其在整个牵引供电系统防雷保护作用的局限性接触网上安装的避雷器保护范围有限,只能防止其保护范围内的接触网绝缘闪络、机车车顶保护电器动作;接触网用氧化锌避雷器大都采用带串联间隙的结构,其复合绝缘子长度短,污秽条件下的工频电压耐受能力低可能会增加污闪事故率;如大密集安装避雷器则每年的预防试验和维修工作量极大,维修费用也将大大增加;牵引变电所馈线侧设有避雷装置且设有自动重合闸装置,即使雷击造成馈线断路器跳闸,1—2 s后自动重合闸可恢复供电综上所述,接触网上安装避雷器的保护距离和发挥的作用有限,只能作为牵引供电系统防雷技术措施的一种补充防雷与线路所在地形、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不同的地域差异较大,同一地域中线路经过的不同地形也有一定差别,因此应在防雷设计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同时也应清楚认识到,由于雷击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雷击强度的随机性,对雷击的防范难度很大,要达到阻止和完全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是不可能的,只能将雷电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大大减小被保护的接触网和牵引变电设备遭受雷击损害的风险。
在接触网上安装避雷器时,应根据线路及其具体情况,充分分析安装避雷器的利弊,综合考虑,适量安装5 客运专线接触网防雷建议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的防雷,应使其具有良好的防雷性能是电气化铁道安全运营的基本条件之一,在工程实践中应根据雷电活动情况,结合运营经验,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为保证客运专线运行的高可靠性、达到牵引供电系统少维护的目的,目前,武广客运专线韶关至英德区间重雷区接触网防雷设计中,己经考虑采用架设避雷线或大量装设避雷器的方案,但牵引供电系统的防雷与牵引供电系统的接地乃至铁路工程的综合接地系统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属于系统工程在吸收国外高速铁路设计标准和成熟经验的同时,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理论研究及综合试验6 结论综上所述,建议在高雷区、强雷区,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