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下期末数学试卷分析(三年级).doc
4页2022下期末数学试卷分析(三年级)学校 年级 分析人 1、总体情况统计参考人数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总分分数段(分)人数(人) 内 容 试题分析本次期末试卷的范围比较全面,涵盖了九个单元的内容,重点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察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有填空、选择、口算、列竖式计算和画图等多种形式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从分值分布来看: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所占分值最大,均为15分以上其次,本学期加大了对空间与几何部分的考察,测量、四边形均有12分以上,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和思维能力分数的初步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可能性与数学广角各占10分左右,考察形式灵活多样分值最低的是时、分、秒,仅考了两个填空题整张试卷由六个大题构成:一、填空该部分内容题型多样,考察范围广个别题目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要求学生对于有余数的除法、时间的计算、可能性、简单的排列组合、测量单位的选择掌握得不错,得分率较高,对于万以内数的组成理解不够透彻。
二、判断判断题一直得分率都不高,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部分但本次考试的情况较以往来看还算不错,平时学习扎实的同学都能拿到满分三、选择5道小题考察了五个单元的内容,对学生理解、分析题意有一定的要求,也考察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全对的同学很少,从这道题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层次四、计算该部分内容有口算、估算、笔算三种形式,大部分同学完成得较好,失分在3分以内,但也有小部分同学不熟练,粗心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四、动手试一试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基本几何图形的掌握及动手能力,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误五、 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题目的理解能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主要错误集中在第3题和第6题上学生解题情况与分析 总体上来说,从测试反应的学生水平比较平均,错误比较集中,其中有一些是知识性错误,有一些是由不良考试习惯引起的错题记录与分析】一、 填空2、由4个千、9个百组成的数是( ),5006里的6表示( ),7060里的6表示 分析:这道题学生错误比较普遍,比如:5006里的6表示(个位),7060里的6表示(十位)大部分同学填写的是数位的名称,一方面是不理解题意,另一方面是对万以内数的组成理解不够透彻,不知道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思。
这道题是二年级下册练习题里比较常见的,三年级很少做这样的练习,所以只有基础非常好的几位同学得了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良好的数感3、要使5□26<5314,□最大填( ),最小填( )分析:这道题失分率极高,第一空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同学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得不够牢,错填成3、5;有的同学对题目的意思都没理解,错填成9第二空大部分同学都错填成1,忽略了最小的数字0这类题型在复习的时候讲过,虽然填的不是0,但进行了拓展,可见复习的效率很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对于这些容易出错的题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反复提醒,不断强化6、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凡是涉及到质量单位、长度单位换算的题目,学生就很难拿到满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每一种单位长度,建立起每一种单位的正确表象而课堂上所学的远远不够,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使用所学的单位,将数学知识融汇到生活当中去二、 判断题1、 把一个长方形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1/8.分析:这种题型是平时反复训练、强调的,我在教学时,只要是用除法解决的问题,都会强调要平均分,并且让学生说出被分的是什么(被除数),分成几份或每几个分在一起(除数),考试还是有10来个同学出错,这些同学主要是学困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关注这些学困生,教会适合他们又有效率的学习方法。
三、 选择题1、56×□>56×8,要使式子成立,□里应填( )A 、大于8的数 B 、小于8的数 C、只能填9分析:该题中等生大多错选B和C,学生不理解题意,应变能力太差,不能举一反三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进行变式训练 3、在□÷8=9……□中,余数是( ) A 、>8 B 、<8 C、=8分析:该题是练得比较多的题,优等生得分率很高,学困生错得很少,反而中等生大多错选B和C在教学当中,我通过列举、结合具体情境解释算式中每个部分的含义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甚至通过汉字的比划来让他们加深印象,但一到考试还是会出错,这可能与学生的应考心理有关,越是强调的内容越容易出错 四、 计算 2、估算 少数学生的估算意识不够,把估算当成笔算 3、列竖式计算 很多同学粗心大意,主要表现在:看错运算符号、抄错题、横式后没有写得数等等,根本原因还是平时运算习惯没有养成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对运算习惯的培养 六、解决问题3、刘老师带三年级(1)班40人去长沙世界之窗玩,如果坐的士,每车限坐5人,共需租几辆的士车?分析:主要考察学生的读题能力,需要学生有细心的解题习惯。
全班只有一个同学做对6、五一期间东东和爸爸妈妈准备去旅游,平均每天的费用预算如下表,请根据下表提两个问题并解答分析:本题主要考试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而这些往往是学生最薄弱的部分,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甚至有部分学生不理解:伙食、住宿、交通三个词语的意思,导致提问的时候语言不通顺,比如:他们去旅游,需要三台交通,一共要多少元?东东和爸爸妈妈要多少钱买每天的费?还有部分同学提问很笼统,没有明确交代多少人,多少时间,比如:交通和住宿用了多少元?这种题目在练习中比较少见,训练得也不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特别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质量反思与建议 1、注重培养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及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如做题的时候圈出关键字,提高对信息的敏感度通过提问、让学生描述、画出示意图、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题意,并能举一反三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尝试自己出题,让后结对解题2、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地练习,防止遗忘,同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做好教学常规训练,抓好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估算与检查的意识,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4、 多鼓励后进生,肯定他微小的进步,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