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住宅供暖设计的要点.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30427212
  • 上传时间:2024-01-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7.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要点陈春吉杭州明捷机电设计事务所摘要:介绍了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的几种常见散热器布置及主立管设置形式,论述住宅热水集中供暖分户热计量系统设计的要点并探讨了分户热计量时,建筑设计时应考虑供暖系统布置的要求,如设置管道井、层高等关键词: 分户计量 集中供暖系统 建筑设计0 引言  要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住宅供暖系统必须进行计量,并按热量收费目前住宅供暖的热计量主要有以下方式:01 直接测定用户供暖的用热量根据用户系统的流量及供、回水温度进行测量采用的仪表为热量计量仪表,其仪表由流量、温度传感器和积算器组成仪表安装在系统的供水管上,并将温度传感器分别装在供、回水管路上该方法的特点是:原理准确,价格较贵,安装复杂,适合新造建筑其可准确地读数热量值,也较容易为业主接受2 测定用户散热设备的热量来确定用户的用热量该方法是利用散热器平均温度与室内温度差值的函数关系来确定散热器的散热量该方法采用的仪表为热量分配表,常用的有蒸发式和电子式两种该方法的特点是:价格较低,安装方便,但计量准确性较差,适合已有建筑3 在新建住宅设计时,一般宜采用设热量表的方式1 适合的供暖系统形式  热量计量表需要测量供暖系统入户的流量和供、回水温度,因此要求供暖系统设计时,每户要单独成一个环路。

      对于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来说,每户自成一个环路,系统首先应具有与各户环路连接的供、回水立管(共用立管),户内可设计成:单管水平跨越式、双管水平并联式,双管上供下回式、上供上回式、下供下回式等系统形式1 水平单管跨越式形式  该形式各组散热器的散热量可以调节,满足分户(房间)室内温度的要求根据安装方式,主要有以下方式:12 水平双管式形式  该形式比水平单管式要复杂,安装难度也大,但各组散热器的散热量调节性最佳在散热器上设温控阀时,户内系统可设为异程式,可不考虑系统平衡问题根据安装方式,主要有以下方式:13 水平放射(章鱼)式形式  在入户后设分、集水器,每组散热器的供回水管均接自分、集水器其优点为:散热器散热量调节性好,各分支管道可无接头连接,水渗漏可能性小,在楼板的垫层、木地板下均便于安装,管道一般采用塑料复合管、塑料管等4 地板辐射供暖式形式  其供暖形式与水平放射式相似利用敷设垫层内的塑料管(塑料复合管)作散热器5 常用的形式  上供上回式的户内系统(见图4)与传统的上分双管系统区别不大,采暖管可使用金属镀锌钢管,可按要求设置管道坡度由于采暖水平管及立管暴露在室内,影响美观。

        管道在本层地面上铺设的下供下回式水平双管(图5)或水平单管跨越式(图3),采暖管设在地面上明装,也不易被接受镶嵌在踢脚板内虽可被接受,但在实施时由于受房型限制,管道过门难处理  采暖管设在地面下垫层内(见图1,图2,图6,图7,图8),房间内只见散热器及其支管一般是在结构板上做50~60毫米垫层,该方式最易被业主接受2.分户采暖设计计算的问题2.1 热负荷  应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01年版)GBJ19-87第三章第二节有关内容计算,但室内计算温度应提高2℃,以便住户有一定幅度的热舒适度的选择余地若采用地板辐射采暖时,则室内计算温度应比室内采暖温度降低2℃来计算2.2 户间传热量  室内散热器选型、户内管道管径的计算时,应计入户间传热量但不应计入采暖系统的总热负荷中2.3 采暖系统供、回水温度  在传统的采暖系统中,使用金属管材,供、回水温度95~70℃对于埋在垫层内的塑料类管材,在设计中宜选择85~60℃,80~60若采用地板辐射采暖时,供水温度不应超过60℃,供、回水温差不大于10℃3.管道与散热器连接形式的比较3.1 水平串 联单管跨越式系统安装后比较简洁,管道不需另件连接,安装恒温三通阀或三通调节阀后有分室调节功能。

      但有计算繁琐、系统末端水温较低,散热器片数较多的问题3.2 双管系统采用XPAP管和PE-X管时,在垫层内不能有管件接头,需将管道翻至地面上做接头,要求散热器有一定高度,安装后效果不好但在安装恒温二通阀或手动调节阀后,有较好的分室调节功能3.3 放射双管系统,连接不需管件,安装后效果较好由于装有分、集水器,散热器支管加温控阀或手动调节阀,使系统具有集中调节和分室调节功能这种系统的缺点是当户内房间较多时垫层内管道太多,会使地面温度升高,另外室内装修时有扎坏管道的可能解决的办法是在管道外加保护套管,防止地面温升,并在施工结束时应有竣工图备案,使装修时能避开管道位置放射双管式和水平串联单管跨越式系统相结合(热负荷小的房间与其相邻的房间串联在一起),有助于这两种形式的扬长避短4.对建筑的要求 4.1 建筑平面的要求  对于采用分户热计量时,平面应考虑布置供、回水立管的布置,便于安装、维修和热表读值,宜设置单独的管道井(间),管道井可布置在楼梯间或前室等处对多层住宅,可以不设单独的管道井,采用楼梯间平台处设立管,热表箱采用一体式嵌墙安装  对高层住宅,应设置单独的管道井(间)这样立管、检修、放气也可在管井操作,减少物业管理与用户间的纠纷。

        由于户内单独成为系统环路,因此管道增加,所以户内各房间平面布置时应考虑使管道减少长度和散热器布置方便,如:散热设备相对靠近、散热器可在靠内墙安装等4.2 管道布置  采暖热力入口要设置热量表及各种阀门、压力表、温度计、水过滤器及平衡阀等装置,其中热量表要注明额定流量以便订货  各居民用户须设置户用热表,锁闭阀,水过滤器等,并且要一户一表  分户安装热表时,水平系统的管道过门处理比较困难,若能对过门管道在施工中预先埋设在地面内,将使系统的管道得到较好的布置实施按户热表计量,室内管道增加,这既影响美观也占用了有效使用面积,且不好布置家具,因此,建筑设计时,可能时应考虑管道暗敷设4.3 层高的要求  对分户设热量计量表的单独环路,由于室内需设供、回水干管因此以往的标准层高不利于管路的布置,需增加层高至于层高的尺寸,可视室内供暖系统的具体形式确定一般层高提高100毫米4.4 埋地管道穿卫生间及厨房的做法  有供暖塑料管道走卫生间、厨房防水层上,水平穿防水卷边的;有走卫生间、厨房的防水层下,接散热器支管竖直穿防水层的管道穿防水层处均做防水套管前者做法,防水套管下部空间太小,防水处理很难到位。

      后者做法,防水套管不好固定,由于管道的热伸缩则更要破坏防水涂料层故应采用不穿防水层的做法:采暖干管不进入卫生间,接散热器的支管埋入卫生间侧墙,并上翻至防水卷边上部,进入卫生间后接散热器5 散热器的选择  《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散热器“应采用体型紧凑、便于清扫、使用寿命不低于钢管的型式”目前,散热器品种繁多,有较多的选择余地但应注意以下原则:  选择铸铁散热器必须内腔无粘砂型的  选择钢板材质的钢制散热器,应控制热媒含氧量如采用隔膜式膨胀罐定压方式、非采暖季满水保护、检修时只能局部放水、塑料管设阻氧层、内挂镁棒等  选择铝制散热器,因碱性水质和超量的氯化物都会对铝产生腐蚀,应有内防护措施此散热器不能用于以锅炉为直接热源的集中供暖系统,可在用户侧为经热交换的二次热媒系统6 关于塑料类管材  在住宅分户热计量的户内采暖系统中,一般采用塑料类管材或复合管材在选择敷设方式时,应考虑塑料类管材的纵向膨胀特性其在明装时会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且易受划伤而影响使用寿命故在直埋(垫层内或嵌墙敷设)时采用,非直埋的所有管道(包括明装或管道井内安装),仍采用热镀锌钢管和螺纹连接  户内供暖埋设在垫层内的管道,应根据系统工作压力、水质要求、材料供应条件、施工技术条件和投资等因素选用。

      可供选用的管材有四种: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交联聚乙烯(PE-X)管;交联铝塑复合(XPAP)管;聚丁烯(PB)管  塑料类管材更适合用于低温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如选用供暖管埋于垫层方案,宜首选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因其供水温度不超过60℃,运行温度与管道特性匹配  PP-R管只适用于温度、压力较低的采暖系统XPAP、PE-X管适合在P=0.6Mpa以下状态使用(在P=0.8Mpa时,需增加管璧厚度)XPAP管由于其良好的阻氧性能,适合于采用钢制散热器的户内埋地管道PB管造价较高 7 其它  按户计量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建筑节能因此,供暖系统除能满足按户计量的要求还应有室温调控的装置使其既能达到节能又能按人们的要求调控室内温度来改善居住热环境  按户热计量供暖设计时,除暖通专业人员的努力外,也需建筑专业的配合避免建筑上的约束而使供暖系统的设计先天不足参考文献:1. GBJ 19-8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01年版)2. JGJ 26-95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3. GB50096-1999 住宅设计规范(2003版)GB50096-19994. DBJ01-605-2000 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技术规程5. DB29-26-2001 集中热住宅计量供热设计规程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