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徽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5521113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5.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徽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施国务院制定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条例》和本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 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以下简称职工), 均有依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 保险工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经办工伤保险业务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 简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经办机构所需业务经费由本 级财政承担第四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卫生、财政、地税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 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工伤保险的有关工作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有关 部门和用人单位的意见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预防工伤事故发生, 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对工伤事故、职业病发生率在统筹地区同行业 中属于较低的用人单位,可给予奖励奖励办法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会同省财政部门制定。

      第二章工伤保险基金第六条工伤保险基金实行设区的市统筹实行全市统筹难度大的,经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同意,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行县(市)统筹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由下列项目构成:(…)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二) 工伤保险费滞纳金;(三) 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四) 社会捐助;(五) 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第八条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行业基准费 率标准和费率浮动办法行业基准费率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确定;费率浮动办法由统筹地区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地税、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 国家规定制定用人单位的具体缴费率由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 位的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工伤保险管理(工伤抢救、申报等)、 安全生产管理及职业性健康检查等情况提出意见,报统筹地区劳动保障 行政部门批准后执行经营范围属跨行业的用人单位,按其主业确定所适用的行业费率标准第九条工伤保险基金用于下列项目:(-)按规定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二) 职业康复治疗费;(三) 劳动能力鉴定费;(四) 工伤认定调查费;(五) 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奖励费用;(六)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费用。

      第十条建立省、市两级工伤保险储备金储备金从征收的工伤保险费 中提留,储备金总量达到工伤保险费年征缴额30%后,不再增加,其中 的30%上解作为省级储备金储备金用于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 市级储备金不足支付的,按一定比例分别由同级人民政府垫付、省级储 备金支付具体办法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制定第十一条工伤保险费的征缴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安徽省社会保 险费征缴暂行规定》执行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名单、缴费工资、缴费金额等情况 在本单位公示第三章工伤认定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发生伤亡事故,应及时报告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 部门最长时间不超过48小时第十三条用人单位遇有特殊情况,报经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 意,工伤认定申请时限可以延长30 Do第十四条 跨统筹地区生产经营企业职工工伤认定,由统筹地区劳动保 障行政部门负责,事故发生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协助调查;也可由统筹 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事故发生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工作,认定结论由委托方出具第十五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提交卜列材料:(一)工伤认定中请表;(二) 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 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四) 因特殊原因受到伤害的证明材料1 .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针对暴力伤害所作的证明材料或法律文书;2. 交通事故处理部门针对交通事故所作的证明材料;3. 民政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针对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行 为受到伤害所作的证明材料;4.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旧伤复发的证明材料;5. 其他有关单位或个人提供的意外伤害证明材料。

      第十六条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 的,用人单位应自收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通知之日起15日内提出举证 材料举证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时限内第四章劳动能力鉴定第十七条 省和设区的市设立由劳动保障、人事、卫生行政部门和工会 组织、经办机构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的代表组成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 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组成人数应为单数第十八条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承担以下任务:(…)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的初次鉴定和复查鉴定;(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初次鉴定和复查鉴定;(三) 停工留薪期的确认;(四) 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继续治疗的确认;(五) 工伤直接导致疾病的确认;(六) 康复性治疗的确认;(七) 旧伤复发的确认;(八) 配置辅助器具的确认;(九) 供养亲属劳动能力的鉴定;(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鉴定和确认项|_|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情形需要通过专家鉴定才能确认的,由市劳动能力 鉴定委员会组织专家鉴定第十九条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承担单位或者个人不服市劳动能力鉴 定委员会的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鉴定结论的再次鉴 定,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鉴定第二十条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费用标准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 出意见,省物价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核定。

      第二十一条职工因工负伤经治疗至痊愈或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时,医疗机构应作出医疗结论,单位或个人应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第五章工伤保险待遇第二十二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 退出工作岗位,按《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享受相关待遇在领取伤残津贴期间,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按规定 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扣除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后,伤残津贴实 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第二十三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按照《条例》 第三十四条规定享受相关待遇,保留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 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条例》规定发给伤残津贴在领 取伤残津贴期间,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应以伤残津贴为基数,按规定缴 纳各项社会保险费,扣除个人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后,伤残津贴实际 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经本人提出,可与用人单位 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 业补助金,停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标准:五级伤残为 2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六级伤残为15个月;一次 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标准:五级伤残为35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 月平均工资,六级伤残为30个月。

      第二十四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合同期满 终止或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 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标准:七级伤残为10 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八级伤残为8个月,九级伤残 为6个月,十级伤残为4个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标准:七级伤 残为20个门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八级伤残为15个月, 九级伤残为10个月,十级伤残为5个月第二十五条依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享受一次性伤 残就业补助金的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下列标准执行:(一) 不足两年的,按全额的60%支付;(二) 不足三年的,按全额的70%支付;(三) 不足四年的,按全额的80%支付;(四) 不足五年的,按全额的90%支付第二十六条伤残职工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不予支付第二十七条 职工以下工伤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 工伤医疗费;(二) 残疾辅助器具费;(三) 生活护理费;(四)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五)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六) 一至四级伤残职工的伤残津贴;(七) 丧葬补助金;(八) 供养亲属抚恤金;(九)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费用。

      第二十八条职工以下工伤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一) 停工留薪期护理费;(二) 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三) 统筹地区内住院治疗的住院伙食补助费;(四) 统筹地区外就医交通、食宿费;(五) 停工留薪期满后的住院治疗护理费差额部分;(六) 五级、六级伤残职工的伤残津贴;(七)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费用第二十九条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后又重新出 现或经人民法院撤销死亡结论的,其亲属已领取的工伤待遇应当退还 第三十条职工由劳动关系所在单位输出劳务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 的,由其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劳动关系所在单位应与 用工单位约足工伤保险补偿办法己办理国内工伤保险的职工在其被派遣出境工作期间,发生工伤且获得 境外赔偿的,不再支付其国内的工伤保险待遇;但境外赔偿低于统筹地 区工伤保险待遇的,补足差额部分第三十一条工伤职工经复查鉴定,伤残等级发生变化,从复查鉴定结 论作出次月起,按新的鉴定结论支付相应工伤保险待遇;伤残等级高于 前一次的,补足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差额部分第三十二条单位或工伤职工对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不服, 申请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再次鉴定期间,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按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计算并支付,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的鉴定结论作出后,按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计算。

      第三十三条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调整的办法由省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制定第六章工伤医疗管理第三十四条工伤保险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管 理定点医疗机构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并公告,定点辅助 器具配置机构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并公告第三十五条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具备资格并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 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就近抢救,待伤情稳定后应及时转入协议医疗机 构治疗职工治疗终结后应及时办理出院手续就近抢救治疗的,用人单位应在伤害发生后的5日内报告统筹地区经办 机构,并补办有关手续第三十六条职工治疗事故伤害所需费用,先由受伤职工所在单位垫付,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工伤后,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向经办 机构申请结算;继续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协议医疗机构与经办机构直接 结算第三十七条工伤职工或用人单位与经办机构结算医疗费时,须提供以 下材料:(一) 工伤证明材料;(二) 医疗机构按规定出具的诊断证明、费用单据、费用清单和相关病案 资料转往外地就医的,还应提供经办机构的批准件第三十八条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期间需要护理的,凭医疗机构证明,由 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护理费。

      护理费标准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 资的80%在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前,巳领取的生活护理费不足规定标准 的,由单位补足差额部分第三十九条因下列情形发生的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未经批准在非协议医疗机构发生的工伤医疗费用;(二)在非协议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发生的辅助器具配置费;(三) 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外、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外、工伤保险住院服 务标准范围外的费用;(四) 与治疗工伤无关的医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