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BT快速坦克.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lm152****8155
  • 文档编号:254500680
  • 上传时间:2022-0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24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BT快速坦克 BT-7坦克——BT系列坦克中的最强者 尽管BT-2和BT-5坦克表现不俗,但是,从BT-5坦克研制胜利之日起,苏联军方就起先着手BT-5坦克的进一步改进,这就是BT-7坦克的由来 喜爱较真的读者挚友可能会问:既然有BT-1到BT-5坦克,为什么会没有BT-6而干脆跳到BT-7坦克呢?这个问题问得好事实上,历史上还真有BT-6坦克一说它是在BT-4坦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主要是增大坦克的活动半径原准备在1934年间改装成25~30辆,最终仅处于样车研制阶段,未能定型生产 BT-7坦克于1935年正式定型和BT-5坦克相比,主要改进之处是,采纳了新型发动机、改进了炮塔和45毫米火炮、增加了正面装甲厚度和增大了动力舱的容积等等可以说,BT-7坦克是BT-5坦克的全面提高型,是BT系列坦克中的最强者 从1934年到1940年间,苏联共生产各型BT-7坦克5555辆,成为BT系列坦克中的主流产品加上BT-1到BT-5坦克,BT系列的轻型坦克的总生产量超过8000辆在20世纪30年头,BT系列坦克与T-26轻型坦克齐名,而其作用则远远超过T-26轻型坦克,成为承上启下的一代闻名的苏联坦克。

      BT-7轻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13吨,乘员3人,车长为5.66米,车宽2.23米,车高2.42米它仍旧沿用了轮履合一式的结构型式,但多数情形下是以履带方式行驶的 BT-7坦克仍为动力-传动装置后置方案,引人注目的地方有两点:一点是仍为操纵杆和方向盘并存的操纵方式,另一点是后伸的两排发动机排气管很惹眼动力-传动舱占的容积较大 BT-7坦克的主要武器为1门M1935年型45毫米火炮,也称为20K型45毫米火炮,这种火炮和BT-5坦克上的基本相同原来打算在BT-7坦克上采纳76.2毫米火炮,结果由于研制工作稍稍拖了后腿,再加上认为可能成为敌手的德国坦克均为轻型坦克,装甲较薄,45毫米火炮已经够用,故未再加大火炮口径事实上,45毫米的20K型火炮,是苏联红军在二战前及二战初期的一种重要的坦克炮和反坦克炮,总生产量达到了32453门45毫米火炮和37毫米火炮的威力对比,在上一讲中已经作过介绍火炮凹凸射角为-8~+25度炮弹的弹药基数为173发,装无线电台的为132发 协助武器为1~3挺7.62毫米机枪其中的1挺为并列机枪,有的BT-7坦克上还在炮塔后部和顶部各装1挺机枪机枪弹的弹药基数为2394发。

      动力装置为M-17型V型60度夹角12缸水冷汽油机,最大功率为400~500马力(1935年型为400马力,1937年型为500马力)能在13吨重的坦克上装上500马力的发动机,其机动性自然非常了得M17型发动机是一种航空汽油机,明眼人一看便知它的进一步发展,变成了闻名的V-2系列柴油机,成为几十年来苏俄坦克发动机的当家产品 其变速箱为定轴式机械变速箱,有4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 悬挂装置为独立螺旋弹簧式,加上大直径的负重轮,轮履合一式的结构,持续了“克里斯蒂”式行动装置的精髓每侧有4个大直径负重轮,主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用履带行驶时,坦克的动力经主动轮和履带推动车辆前进,最大速度53千米/小时;用车轮(负重轮)行驶时(将履带卸下,码放在页子板上),动力经最终一个轮胎(负重轮)推动车辆前进,最大速度73千米/小时,看来快速坦克名副其实该车的平均越野速度为27千米/小时(履带式)和40千米/小时(轮式),最大行程为375千米(履带式)和460千米(轮式),最大爬坡度高达42度 BT-7坦克的装甲防护力较BT-5坦克有所加强,采纳新研制的防弹钢装甲,最大装甲厚度增大到15毫米。

      1937年型的BT-7坦克更采纳了倾斜前甲板,为后来的T-34坦克开了一个好头 装V-2柴油机的BT-7M坦克 BT-7M轻型坦克,也称为BT-8轻型坦克,是BT-7系列坦克中的最重要的改进型其战斗全重为14.65吨,乘员仍为3人,主要武器是1门45毫米火炮,由于改善了炮塔内部的布置,炮弹的弹药基数增至188发另有3挺7.62毫米机枪它的最大特点是装上了闻名的V-2坦克柴油机1938年,完成了V-2坦克柴油机的台架试验和实车试验,装V-2柴油机的BT-7M坦克于1939年6月正式定型BT-7M坦克的生产量为:1938年4辆,1939年5辆,到了1940年猛增到736辆V-2柴油机的最大功率仍为500马力,但是,由于V-2柴油机的优越性能,使得整车的机动性要优于BT-7坦克BT-7M坦克的最大速度62千米/小时(履带式)和86千米/小时(轮式),最大行程提高到630千米(履带式)和1250千米(轮式) 这种V-2柴油机后来干脆用到T-34坦克上,成为经久不衰的名牌坦克柴油机经过不断改进提高,至今仍旧是苏联/俄罗斯坦克上的当家产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的改进,如采纳小节距履带板、动力舱上方的舱门结构有改变、炮塔顶部右侧的车长潜望镜取消,代之以圆形的装甲盖板,等等。

      BT-7A自行火炮 BT-7A自行火炮,当时称之为“炮兵坦克”其战斗全重为13.5吨,乘员3人,它的最大特点是装上了KT-28型76.2毫米榴弹炮,弹药基数为50发协助武器为2~3挺7.62毫米机枪,弹药基数为3339发动力装置为M-17T型汽油机,最大功率500马力,最大速度为52千米/小时(履带式)和73千米/小时(轮式),最大行程为250千米(履带式)和500千米(轮式)BT-TA自行火炮的总生产量为154辆 BT坦克家族中的“试验品” 在本文的最终,再来介绍一下以BT坦克为基础研制的几种“未最终完成的车型”,其中的“飞行坦克”已在《铁虎飞天梦》一文中(刊登于本刊2022年第9期)专文加以介绍这里介绍的是BT-IS坦克和BT-SV坦克 BT-IS坦克 BT-IS坦克是在BT坦克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高性能BT坦克”,研制的领导者是被称为“部队独创家”的N·柴卡诺夫将军,1934~1938年间研制其特点是一改轮式状态下仅驱动第4轮的状况,变为驱动第2、3、4轴,以获得更好的驱动性和通过性更不同寻常的是,它以苏联人民领袖斯大林同志的名字命名,成为在闻名的“斯大林二号”重型坦克之前,成名更早的IS坦克。

      变速箱输出的动力通过车体上部的驱动轴传递给第2、3、4负重轮,仅第1对负重轮用于转向 1935年间,制成了3辆BT-2-IS坦克样车,并进行各种试验1936年间,制成了10辆BT-5-IS坦克的样车,强化了装甲,同样进行了各种试验到了1938年,苏联军方一度确定制造300辆BT-5-IS坦克,和BT系列其他坦克共同服役但是,由于此时BT-7坦克已经定型,加上BT-5-IS坦克的结构困难,选购成本高,这项安排最终未能实施这使得BT-5-IS坦克最终处于样车研制阶段 BT-SV坦克 1937年起先,基于西班牙内战中苏联参战坦克的实战教训,N·柴卡诺夫又在BT-7坦克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全面采纳倾斜装甲的BT-SV坦克,也称为“切列巴赫”坦克 BT-SV坦克有两种车型:BT-SV和BT-SV-2坦克它们的区分是,后者的装甲厚度整整比前者厚一倍,如BT-SV坦克的前装甲为25毫米,而BT-SV-2坦克的前装甲则为50毫米1938年期间,曾用45毫米反坦克炮射击BT-SV-2坦克的正面装甲,结果产生跳弹射击试验的结果很令人鼓舞军方也确定大量生产BT-SV-2坦克不过,这时候已经起先生产T-34中型坦克,其性能优势明显。

      这样,BT-SV-2坦克也同样处于“样车研制阶段”,最终半途而废不过,BT-SV-2坦克更像T-34-76坦克,成为T-34坦克的最干脆的先驱 评价及战例 BT系列坦克问世后,深得苏联红军官兵的宠爱,被誉为“红军近代化的象征”在这里,将BT-7坦克和大体上同一时期的德国Ⅲ型坦克作一比较 就机动性而言,13吨重的BT-7坦克,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达到400马力;而15.9吨的Ⅲ型坦克,却只有300马力的最大功率在最大速度,BT-7为52千米/小时(履带式),而Ⅲ型坦克则只有40千米/小时,差距相当明显 在火力性能上,BT-7坦克上用的是45毫米坦克炮,早期的Ⅲ型坦克上装的是37毫米火炮,但1940年后Ⅲ型坦克上换装了50毫米火炮从500米射程上的穿甲威力来看,Ⅲ型坦克放射穿甲弹时的穿甲威力为47毫米,而BT-7坦克的相应数据则为38毫米两相比较,Ⅲ型坦克一方稍占优不过,后来在BT-7坦克上用上了被帽穿甲弹,两者变得相差无几 在装甲防护性上,BT-7坦克的正面装甲厚度达到了20毫米,而Ⅲ型坦克的相应数据为15毫米,前者稍占优不过,1940年以后,Ⅲ型坦克的主装甲厚度增大到30毫米,并进一步增大到50毫米,防护性明显加强。

      在战术运用上,BT-7坦克的乘员人数为3人,有40%以上的BT-7坦克装上了无线电台;而Ⅲ型坦克的乘员人数为5人,普遍装有无线电台在战术运用的敏捷性上,Ⅲ型坦克要优于BT-7坦克 BT系列坦克最露脸的战斗,当数1939年的苏日哈拉哈河之战是役,苏军共出动BT-7和BT-5坦克4101辆,BA装甲车385辆;日军有89式中型坦克和95式轻型坦克共200多辆日军的小坦克根本不是BT坦克的对手,被打得稀里哗啦由朱可夫将军指挥的苏联红军狠狠地教训了目空一切的日本“皇军”,日军伤亡和被俘共61010人,使小日本感到“切肤之痛”这一仗有很深远的影响,大灭了日军趾高气扬的气焰,使整个二战期间日军在远东地区不敢对苏联轻举妄动,希特勒的德日合击苏联的安排终成泡影 在苏德斗争初期,BT-7坦克曾用于西部前线在德军闪击战的冲击下,苏军的T-26坦克和BT-7坦克等损失惨重不过,1944年7月在普斯科夫市郊区的一次伏击战斗中,机动待机的第24坦克师所属的第2坦克营(共32辆BT-7坦克)经20多分钟的战斗,共击伤6辆德军Ⅳ型坦克,击毁1辆,迫使德军撤退BT-7坦克扣了一个小小的胜仗 二战期间,BT-7坦克部队大都部署在苏联远东地区。

      苏联军方认为,大兴安岭地区不大适合中型坦克,而轻型坦克更为好用二战期间苏军闻名的军旅歌曲《三个坦克手》唯恐就跟BT-7坦克有关歌中唱道:“在远东森林的边疆,驻着英勇的突击营,那儿直立起坚实的屏障,拦住任何侵扰的敌人三个坦克手一三个欢乐的挚友,他们是坦克的主子,彼此相处亲如一家”,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二战的最终一战——苏军解放中国东北的战斗中,共有211辆BT系列坦克参战,其中3个营装备的是BT-7坦克,另有一个BT-5坦克营这些坦克担当侦察和侧翼机动作战由于BT-7坦克的机动性好,在东北平原的快速推动中,甚至要优于T-34-85坦克,在应付日本关东军的零星战斗中也不处下风战役结束后,第73、第82坦克营获得了“大兴安岭坦克营”荣誉称号,第33、第35坦克营获得了“战斗红旗勋章”这使得BT系列快速坦克有了一个不错的结局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