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级《银行管理》知识要点.docx
44页中级《银行管理》知识要点第一章宏观经济金融环境1•我国的经济政策体系中,发展新理念一一五大理念”即创新'协调'绿 色' 开放、共享2•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内涵包括全员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 享和渐进共享3•发展的主线一一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其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 提咼 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4•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思路一一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 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5•财政政策环境一一有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着力推动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 进财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建设6•常备借贷便利一般期限是1-3个月,一般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 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资产等7•中期借贷便利发放方式为质押方式,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 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第二章监管概述1.银行业监督管理的目标是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 业的 信心具体目标:①通过审慎有效监督,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②通过审 慎有效的监管,增进市场信心; ③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 增进公众对现 代金融产品'服务和相应风险的识别和了解。
④努力减少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2•监管理念 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 提高透明度3•管风险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①监管资源的稀缺性;②银行风险的外部 性; ③风险监管的前瞻性4•提高透明度主要有三点原因:①便于市场约束;②与银行业监管相得益 彰; ③有助于增进市场信心5•良好监管标准:①促进金融稳定和金融创新共同发展;②努力提升我国银行 业在国际金融服务中的竞争力;③对各类监管设限科学合理,有所为,有所不为,减 少一切不必要的限制设限原则是依法原则和效率原则); ④鼓励公平竞争,反对无序竞争;⑤对监管者和被监管者都要实施严格、明确的问责制 ⑥高效'节约地使用一切监管资源6•对被监管者的问责:双向问责'两级问责7•监管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境内外监管机构资源 等8•从监管级别看,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与管理指标分为监管'监测和关注三大类9•监管类指标包括:资本充足监管指标'信用风险监管指标'流动性风险监 管指 标'市场风险监管指标'操作风险监管指标10. 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包括:资产充足率'杠杆率11. 监管资本包括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其中一级资本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和 其他 一级资本。
12. 核心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风 险准 备'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13. 其他一级资本包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 (如优先股及其溢价)' 少 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14. 二级资本包括: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少数股东 资本 可计入部分15. 资本扣减项主要包括商誉'其他无形资产 (土地使用权除外)'由经营亏 损 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贷款损失准备缺口等16. 资本充足率二(总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17. 风险加权资产包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好操作风险加 权资产18. 对于超额贷款损失准备:①商业银行采用权重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可计入二级资本,但不得超过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 1.25%②商业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可计 入二级 资本,但不得超过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 0.6%19. 最低资本要求我国)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 足 率分别为 5%、6%、8%20. 储备资本要求 2.5%,逆周期资本要求 0~2.5%,均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 足。
21. 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 1%,由核心一级资本满足22. 正常时期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分 别为 11.5%和 10.5%23. 杠杆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有关规定的一级资本与商业银行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商业银行并表和未并表的杠杆率均不得低于 4%24. 杠杆率=(一级资本-一级资本扣减项)/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100%;25. 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二调整后的表内资产余额(不包括衍生产品和证 券 融资交易)+ 衍生产品资产余额+证券融资交易资产余额+调整后的表外项目余 额-一级 资产扣减项调整后的表内资产余额为扣减针对相关资产计提的准备或 会计估值调整 后的表内资产余额26. 信用风险监管指标包括: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集中 度; 全部关联度27. 不良贷款率是指不良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不得高于 5%o28. 贷款拨备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各项贷款余额之比,基本标准为 2.5%29. 拨备覆盖率为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余额之比,基本标准为 150%30.商业银行对最50%大十家客户贷款总额不得高于银行资本净额的31. 商业银行对单一客户的贷款总额不得高于银行资本净额的 10%32. 商业银行对单一集团客户的授信总额不得高于银行资本净额的 15%33. 商业银行对一个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净额的 10%34. 对一个关联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在集团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 净额 的 15%35. 对全部关联方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净额的 50%36. 流动性比例二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100% (商业银行流动性比 例 应不低于 25%)37. 流动性覆盖率 LCR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 30 日现金净流出量*100%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是指满足具有风险低、易于定价且价值稳定、与高风险 资产 的相关性低等基本特征,能够在无损失或极小损失的情况下快速变现的各 类资产。
商 业银行的流动性覆盖率应当不低于 100%)38. 同业市场负债依存度: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银行负 债总 额的三分一同业市场负债比例=(同业拆借+同业存放+卖出回购款项)/总负债*100% (目前上限为 33.3%)39. 商业银行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即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与资本净额之比, 不 得超过 20%40.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收入比,即操作造成的损失与前三期净利息收入 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不得超过 0.25%足率、不良贷款处置回收率、单一国别风险集中度41. 信用风险监测指标包括:最大十家客户融资集中度、不良贷款偏离度、 表外业务垫款比例、不良贷款期末重组率、预期 90 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 新发放贷款不良率、当年新形成不良贷款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 准备充42. 最大十家客户融资集中度二最大十家客户授信余额/资本净额*100%,该 指标 应小于 50%43.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应计提准备*100%,该指标应 不低 于 100%44. 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二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应计提准备*100%, 该指 标应不低于 100%。
45. 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包括:超额备付金率、最大十户存款比例、最大十 家同 业融入比例、核心负债比例、流动性缺口率、存贷比、外国银行分行跨境 资金净流出 比例、外资法人银行、中外合资银行集团内跨境交易比例;46. 核心负债比例二核心负债/总负债核心负债二剩余期限在 3 个月以上(含) 的定期存款和发行债券+ 活期存款中的稳定部分(等于过去 12 个月活期存款的最 低 值)47. 市场风险监测指标包括:净利息收入下降比例、返回检验突破次数48. 净利息收入下降比例二银行账户人民币利率上升 200 个基点对银行净利息 收 入的影响/资本净额*100%49. 操作风险监测指标包括:一类案件风险率、二类案件风险率50. 一类案件风险率二当年第一类案件的涉案金额之和/报告试点商业银行总 资产51. 盈利性监测指标包括:资本利润率、资产利润率、成本收入比、净息 差52. 资本利润率二税后利润/ (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平均余额*100*折年 系 数53. 资产利润率二税后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折年系数54. 成本收入比二(营业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净收入*100%55. 净息差二(净利息收入+债权投资利息收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100%*折 年 系数56. 资本监管的 三大支柱”(1)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2)第二支柱: 监 管当局的监督检查;(3)第三支柱:市场约束。
57. 巴塞尔协议皿首次提出两个流动性监管量化标准: ①流动性覆盖率; ②净稳定融资比率58. 美联储(FRB、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货币监理署(OCC共同负责对 商业银行的监管第三章市场准入'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1. 行政许可实施程序:申请与受理'审查'决定与送达2. 机构发展规划是市场准入前的重要环节,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发展可持续' 风 险管理匹配'商业模式可行'服务普惠性3. 拨付各分支机构营运资金额的综合,不得超过总行资本金总额的 60%4. 机构终止分为解散'被撤销和破产三种情形5. 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终止包括:撤销'失效'取消等情 形6. 现场检查包括全面检查'专项检查'后续检查'临时检查'稽核调查7. 现场检查的作用:发现和识别风险'保护和促进作用'反馈和建议作用' 评价 和指导作用8. 现场检查的内容:①业务经营的合法合规性;②资本充足性;③资产质量;④ 流动性;⑤盈利能力;⑥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7•市场风险敏感度;9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的有效结合:①提高现场检查效率;②提高现场 检查 的针对性;③提高非现场检查分析准确性;④加强现场检查有效性10. 现场检查的一般方法:问询法'审阅法'核对法'顺查法'逆差法'详 查 法'复查法'盘点法。
11. 现场检查的分析技术: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结构分 析法、配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12. 现场检查的程序:检查准备、检查实施、检查报告、检查处理和检查档 案整 理13. 现场检查准备阶段:立项、成立检查组、查前调查、检查前培训14. 现场检查实施阶段实施步骤:进点会谈、检查实施、评价定性、结束现 场作 业检查方法包括:总体查阅、现场审查、调查取证15. 非现场监管的作用:①基础性作用'②风险识别和预警作用' ③指导现场检 查'④信息传递作用'⑤持续监管作用16. 非现场检查的特点:①非直接性;②注重单体法人和系统整体的统一;③ 注重静态与动态的17. 非现场监管体系:①基础信息体系;②风险监测计量指标体系;③风险评估 判断体系;④风险预警体系18. 单一监管周期包括制定监管计划,日常监测分析'风险评估'现场检查 联 动'监管评级和监管总结等六个环节19.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要素及标准权重:资本充足 (15%)'资产质量 (15%)' 管理质量(20%)'盈利状况(10%)'流动性风险(20%)'市场风险 (10%)' 信息科技风险(10%)20. 监管评级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全面性'及时性'系统性'审慎性。
第四章监管强制措施与行政处罚1•我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强制措施包括: ①责令暂停部分业务'停 止批准开办新业务'停止增设分支机构申请的审查批准; ②限制资产转让;③ 限制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2•行政处罚的原则:①依法'公开'公正'公平原则;②“双罚”原则(在处 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同时,对有关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