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七十中2025学年物理高一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1页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七十中2025学年物理高一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放置小滑块A.木板B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其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小滑块A的质量为( )A.4 kg B.3 kgC.2 kg D.1 kg2、如图所示,A、B是两个摩擦传动的靠背轮,A是主动轮,B是从动轮,它们的半径RA=2RB,a和b两点在轮的边缘,c和d在各轮半径的中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va=2vb B.ωb=2ωaC.vc=va D.ωb=ωc3、如图所示,A、B、C三个物块的质量相等,有F=1 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个物块上,A、B、C都静止,则地面对A物体、A物体对B物体、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为 ( )A.1 N、2 N、1 NB.0、0、1 NC.0、1 N、0D 1 N、1 N、04、所示,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为F1,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为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F1是杯子的重力B.力F1和力F2是一对平衡力C.力F1和力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力F1的大小大于力F2的大小5、如图所示,两小球A、B通过光滑的小滑轮O用细线相连,小球A置于光滑半圆柱上,小球B用水平线拉着系于竖直板上,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小滑轮O在半圆柱圆心O1的正上方,OA与竖直方向成30°角,OA长度与圆柱半径相等,OA⊥OB,则A、B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 )A.2∶ B.1∶2C.2∶1 D.∶36、带式传送机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的搬运机械,又称连续输送机.如图所示,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上,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C.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长度越短D.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7、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物块用轻绳悬挂在空中,其中轻绳与水平线夹角保持不变,轻绳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缓慢向上转动(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则在绳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轻绳的张力大小将一直变小B.轻绳的张力大小先变小后变大C.轻绳的张力大小将一直变小D.轻绳的张力大小先变小后变大8、如图所示的曲线是某个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一段运动轨迹。
质点从M点出发经P点到达N点,已知弧长MP大于弧长PN,质点由M点运动到P点与从P点运动到N点的时间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在MN间的运动是加速运动B.质点在MP段的平均速率大于PN段的平均速率C.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同9、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教室中站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的现象B.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的现象C.“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D.“起立”的过程,先出现超重现象后出现失重现象10、如图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像,图像表示( )A.0~2秒内A、B两人同向而行B.0~2秒内A的速度比B的速度小C.在5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多D.在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1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12、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当斜面的倾角θ缓慢增大而物体仍静止在斜面上,此过程中( )A.物体所受重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不变B.物体所受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不变C.物体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逐渐增大D.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14、15、三.计算题(22分)16、(12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37°角,AB长为L=16m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10m/s运动,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释放质量为m=0.5kg的物块,物块与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求:(1)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块从A到B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 (2)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块从A到B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17、(10分)如图所示,小木块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从A点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前进0.45m抵达B点时,立即撤去外力.此后小木块又前进0.15m到C点,速度减小为零,已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木块的质量m=1kg.取g=10m/s2,计算(1)木块向上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2)木块在AB段所受外力F大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C【解析】刚开始AB两个一起做加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结合图像斜率可知当加速度大于等于,AB分开各自加速,设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结合图像斜率可知:联立以上公式可求得:故选C2、B【解析】A.由于A、B两轮之间通过摩擦传动,故A、B两轮的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同,故va=vb,故A错误B.根据v=ωR可得,ωaRA=ωbRB,有ωa:ωb=RB:RA=1:2即ωb=2ωa,故B正确;C.由于a与c在同一个圆上,故ωa=ωc,va:vc=2:1即va=2vc,故C错误;D.有上分析可知,ωb=2ωa,又因为a、c两点角速度相等,所以ωb=2ωc,故D错误;故选B。
3、C【解析】分别选取整体ABC、BC、C为研究对象,由共点力的平衡可以求得地面对A物体、A物体对B物体、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详解】以ABC整体为研究对象,则整体在水平方向受向左和向右的大小相等的拉力,则二力的合力为零;若地面对A有摩擦力的话,则整体不可能静止,故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零;以BC为整体进地分析,BC水平方向受向右的拉力,要使静止,则A对B一定有向左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1N;对C分析,C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相对B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C不受B的摩擦力;故应选C点睛】对于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一定要灵活选取研究对象,并能根据力的平衡进行分析,必要时可以用假设法进行判断4、C【解析】A.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所以F1不是重力,故 A 错误;BCD.力F1和力F2是等大,反向,共线,作用于两个物体,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C正确,BD错误5、C【解析】对A分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拉力T和支持力N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等,夹角为60°,则N和T相等,有2Tsin60°=mAg解得再隔离对B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有Tcos60°=mBg解得由此可知故选C6、C【解析】刚放上木炭包时,木炭包的速度慢,传送带的速度快,木炭包向后滑动,所以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右侧,所以A错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运动靠的是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摩擦力作为它的合力产生加速度,所以由牛顿第二定律知,μmg=ma,所以a=μg,当达到共同速度时,不再有相对滑动,由v2=2ax 得,木炭包位移,设相对滑动的时间为t,由v=at,得,此时传送带的位移为,所以滑动的位移是,由此可以知道,黑色的径迹与木炭包的质量无关,所以B错误,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所以C正确.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长,所以D错误.故选C【点睛】求黑色的轨迹的长度,就是求木炭包和传送带的相对滑动的位移,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很容易求得它们相对滑动的位移,在看相对滑动的位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即可7、AD【解析】对O点受力分析,受重力和两个拉力,如图所示。
三个力平衡,根据矢量三角形可知:OB绳子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加,OA绳子的拉力一直减小,AB.根据图像可知:OA绳子的拉力一直减小,故A正确;B错误;CD.根据图像可知:OB绳子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加,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8、BC【解析】A.由运动的轨迹可知,质点受到的恒力的方向斜向右下方,与初速度的方向的夹角大于90°,是钝角,所以质点先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B.根据平均速率的定义可知,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为:弧长MP大于弧长PN,质点由M点运动到P点与从P点运动到N点的时间相等,则质点在MP段的平均速率大于PN段的平均速率,故B正确;CD.质点在恒力作用下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恒定,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则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9、CD【解析】“下蹲”过程中,人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向下做减速运动,所以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起立”的过程中,先向上做加速运动,后向上做减速运动,最后回到静止状态,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故“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AB错误,CD正确故选CD10、BD【解析】A.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正负表示速度方向,由图像可知0~2s内A的斜率为负,B的斜率为正,因此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B.图像斜率大小表示速度大小,由图像可知0~2s内A的速度大小为12m/s,B的速度大小为30m/s,故B正确;C.5s内A的路程为60m,B的路程为90m,故C错误;D.5s内A的位移为60m,B的位移为30m,故D正确;故选BD。
11、AB【解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只在重力作用下②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保证了物体的加速度为g;从静止开始保证了物体初速度等于零【详解】自由落体运动必须为初速度为0,只受重力作用,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而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可能为匀速运动或者匀加速运动等,故A错误;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同时要求初速度为0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其运动规律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故C正确;物体做自由落体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