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docx
19页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多选题(10题)1.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是A.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B. 跨国公司的发展 C.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D. 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 2. 坚持可知论的观点A. 一定是唯物主义 B. 一定是辩证法 C. 可能是唯物主义 D. 可能是唯心主义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体现在A.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B. 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提出科学发展观 D.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是A. 一元论和多元论的统一 B. 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C.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D. 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5.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有( )A.历史文化不同 B.服务经济基础不同 C.阶级本质不同 D.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 6. 实行改革开放是(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7. 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有A. 讲法律 B. 讲证据 C. 讲程序 D. 讲法理 8.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基本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体现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内容包括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强调竞争双方或多方的“合作共赢”,其哲学依据在于 A. 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B. 矛盾双方或多方在相互竞争中获得发展 C. 矛盾双方或多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D. 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 10.“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二、1.单项选择题(10题)11. 王夫之认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这一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论 B.主观唯心论 C.狭隘经验论 D.唯理论 12. 1948年12月30日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毛泽东写道: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
在该文中,毛泽东第一次公开提出——这一概念A.无产阶级专政 B.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C.工人和农民民主专政 D.人民民主专政 13. 2005年7月10日,在举行的全民公决中通过了《欧洲宪法条约》,成为第13个批准欧盟宪法条约的国家是A.比利时 B.卢森堡 C.法国 D.英国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主要途径是A.没收地主阶级的财产 B.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C.没收官僚资本主义 D.征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15. 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 )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A.长征三号 B.神舟七号 C.嫦娥一号 D.长征二号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7. 2005年6月1日,全民公决否决《欧盟宪法条约》的国家是A.比利时 B.法国 C.英国 D.荷兰 18. “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古人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人可以得于长处,也可以失于长处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19.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A.发展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加强党的建设 D.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20. 马克思说:“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
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两段论述说明A.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 三、3.分析题(3题)21. “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看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出神,就再也无事可做了这句话所蕴涵的真理观与“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这句话所蕴涵的真理观根本区别何在?22. 阅读下列关于革命领导权的材料:材料1陈独秀在《中国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中谈到,在目前的国民革命中,资产阶级,是处于主导者的地位上,而无产阶级是处于赞助者的地位上,国民革命胜利后,当然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他在《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中又谈到,国民革命成功后,在普通形势之下,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材料2彭述之在《谁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一文中指出,“各个阶级,除开游民无产阶级外,差不多是和无产阶级接近的,容易受工人阶级的暗示和领导的”,所以革命的领导权“天然”的落到了无产阶级身上。
材料3毛泽东在《领导权问题是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问题》一文中指出,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根本地改变了革命的面貌,引出阶级关系的新调整,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革命的彻底性,由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在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试述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2)结合材料,分析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由中国无产阶级来领导?(3)分析中国无产阶级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以及必须反对的两种错误倾向23. 联系材料4、5,说明应当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四、5.简答题(2题)24. 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25. 国家是怎样产生的?五、3.分析题(0题)26. 材料2说明了什么?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材料2和3有什么内在联系?六、单选题(0题)27.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A. 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B. 消灭富农经济 C. 保存富农经济 D. 限制富农经济 参考答案1.AB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第二,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了国际分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第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是全球化的后果,而不是动因因此正确选项是ABC2.C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可知论的理解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其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无关即并非所有的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也并非所有的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CD正确选项B与题干内容无关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D 3.ABC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ABC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理论成果,D是对上述理论成果的综合与概括4.BC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基本特征问题BCD三个选项属于基本特征,B选项是其中最本质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所以A是错误的5.BCD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又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等与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的当家做主地位广大劳动人民享受广泛的民主权利,并对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犯罪分子实行专政。
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广泛的,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它的原则和实践是一致的因而,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选BCDA项是区别,不是根本区别6.ABCABC[解析]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表现:首先,社会主义经济适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次,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代表了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最后,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改革开放是现阶段的国策,是现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不属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应排除D项.7.ABCD 四个选项均是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故ABCD四个选项均正确 8.ABCD主要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内容的理解,四个选项均是正确选项9.AB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题干内容着重说明的是其作用的前两点,所以选择ABC选项D不符合题意10.B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第二,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经济的运行原则,更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发展要求第三,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要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可以有所不同B、C项正确A项错误,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D项错误,计划和市场都是社会配置资源的方式,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因此,在发展经济时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可以有所不同。
故正确答案为BC11.A解析:王夫之在这里的观点强调了实践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