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结构(整体提升、顶升法、防腐、防火涂料)【北京市施工工艺标准】.doc
22页第6篇 钢结构工程16 钢网架整体提升法安装适用范围:适用于大跨度网架的重型屋盖系统周边支承或点支承网架的安装16.1 材料要求16.1.1 网架安装前,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对管、球加工的质量进行成品件验收,对超出允许偏差的零部件进行处理16.1.2 网架结构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应检查其出厂合格证,扭矩系数或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是否齐全,并按规定作紧固轴力或扭矩系数复验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分规格、数量配套供应到现场16.1.3 网架结构安装前应对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进行检查,各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检验报告及中文标志等对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16.1.4 主要施工材料是扣件式钢骨脚手架作拼装支架的材料选择1)扣件的铸件材料应采用GB94400中所规定的力学性能不低于KTH330—08牌号的可锻铸铁或GB11352中ZG230—450铸钢件制作扣件和底座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13—1995标准2)钢管应采用GB669中的08F、08、10F、10、15F、15、20钢和GB700中Q195、Q215、Q235等级为A、B的钢(沸腾钢、镇静钢)制造。
常用钢管规格ф48﹡3.516.1.5 钢绞线:(EVRONRM 138-79)标准,Φ15.24高强度低松弛钢铰线16.1.6提升杆采用45#钢16.2 主要机具见表16.2表16.2序号名称规格用途1交流弧焊机42KVA焊接球节点与杆件焊接2直流弧焊机28KW碳弧气刨修补焊缝3小气泵配合碳弧气刨用4拔杆及附属设备根据网架重量而定爬升法用拔杆代替柱支承结构5穿心式千斤顶40t,100t,200t提升牵引设备数量按网架重量而定6锚具DVM-15固定锚、锚板和夹片7油泵额定高压260MPa给千斤顶供油的泵8控制房2×2.4×2.3m分主控制房,从控制房9提升附属设备10砂轮ф100~200打磨测量11全站仪轴线测量12经纬仪轴线测量13水平仪标高测量14钢尺30~50m测量15拉力计10kg测量16液晶测厚仪空心球壁厚测量17液晶温度计焊接预热温度18烤枪焊接预热19气割工具16.3 作业条件16.3.1 根据正式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已审批16.3.2 对使用的各种测量仪器及钢尺进行计量检验复验16.3.3 根据土建提供的纵横轴线和水准点,进行验线有关技术问题处理完毕。
16.3.4 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划分:材料堆放区、杆件制作区、拼装区、堆放区,构件按吊装顺序进场16.3.5 场地要平整夯实、并设排水沟16.3.6 在制作区、拼装区、安装区设置足够的电源16.3.7 设安装操作平台,及控制防平台,并检查牢固情况16.3.8 检查成品件、零部件、几何尺寸、编号、数量(包括加工的附属零件)16.3.9 做好有关测试及安全、消防准备工作16.3.10 对参与网架提升的工作人员和安装人员(测工、电焊工、指挥工等)要持证上岗16.3.11 提升阶段网架支承情况不变,对利用的结构柱一般情况不需要加固,如果柱顶上做出牛腿或采用拔杆(放提升设备或提升锚点),需验算结构柱稳定性,如果不够,对柱或拔杆采取稳定措施,如缆风等16.3.12 将网架屋面板、防水层、天棚、采暖通风及电气设备等全部或部分在地面及最有利的高度上进行施工16.3.13 单提网架法和网架爬升法,都需要在原有柱顶上接钢柱约2~3m,并加悬挑牛腿,可放提升锚点16.3.14 单提网架法的操作平台放在接高钢柱上,网架爬升法的操作平台放在网架上弦平面上16.3.15 放好网架支座处的轴线及标高。
16.3.16 升梁抬网法网架支座应搁置在圈梁中部,升网滑模法网架支座应搁置在柱顶上,单提网架法、网架爬升法网架支座可搁置在圈梁中部或柱顶上16.3.17 网架结构在地面就位拼好,检查验收完毕,其他附属结构及设备安装完毕,并通过验收16.3.18 承重柱(包括接高钢柱)或拔杆立好(包括缆风)经检查合格,(主要稳定性)16.3.19 提升系统就位,检查无误16.3.20 提升过程结构上障碍物清除16.3.21 核实网架高空就位补安装的杆件、规格、数量(包括部分量体裁衣杆件)16.4 操作工艺16.4.1 一般规定:1 提升设备布置与负荷能力网架整体提升,一般采用小机群(电动螺杆升板机,液压滑模千斤顶等),其布置原则是:(1)网架提升时受力情况应尽量与设计受力情况接近;(2)每个提升设备所受荷载尽可能接近;(3)提升设备的负荷能力应按额定能力乘以折减系数,电动螺杆升板机为0.7-0.8;穿心式液压千斤顶为0.5-0.6升板机的折减系数主要考虑其安全使用性能,该机不宜负荷过大该类液压千斤顶在液压管道及接头等较有把握时可适当提高负荷但该类千斤顶的冲程非恒值,负荷大时冲程就小,负荷小时冲程就大,故使用时应注意使各千斤顶负荷接近,以利于同步提升。
2 网架提升的同步控制网架提升过程中,各吊点间的同步差,将影响升板机等提升设备和网架杆件的受力状况,测定和控制提升中的同步差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措施网架规程中规定当用升板机时,允许升差值为相邻提升点距离的1/400且不大于15mm;当穿心式液压千斤顶时,为相邻提升点距离的1/250,且不大于25mm这主要是由设备性能决定的,因升板机的同步性能较穿心式液压千斤顶好选用设备时应注意,刚度大的网架形式不宜用穿心式液压千斤顶提升由于各点提升差引起的内力值,可通过计算求得3 柱的稳定问题当网架采用整体提升法施工时,应使下部结构在网架提升时已形成稳定的框架体系,否则应对独立柱进行稳定性验算,如稳定性不够,则应采取措施加固一般可采取下列措施:(1)网架四角沿轴线方向每角拉二根缆风绳,以承受风力,减少柱子的水平荷载缆风绳应以能抗7级风设计,平时放松,当风力超过5级时拉紧2)各柱间设置两道水平支撑与设计中的柱间支撑联系,以减少柱的计算长度当采用升网滑模法施工时,当滑出模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C10级以上后紧接着安装水平支撑,以确保柱子的稳定性3)当升网滑模时,可适当提高混凝土标号,控制滑升速度,不宜过快。
应使新浇混凝土强度较快达到C10级16.4.2 工艺流程(以液压穿心式千斤顶放在柱顶上整体提升法为例)提升模拟实验提升柱顶悬臂重新验算对千斤顶进行空载、负载、超载实验每一榀主桁架下弦预应力张拉提升钢绞线上孔与下部锚具孔偏差测量钢结构验收 提升桁架端部行驶路线障碍物清理因千斤顶尺寸变化而局部修改柱顶悬臂尺寸搭设提升工作平台安装柱顶千斤顶及其它设备穿提升钢绞线检查设备、液压、泵站、千斤顶、电控系统功能情况,施工现场障碍物排除、钢结构问题处理等用YC20Q预紧钢绞线提升前工作检查指挥台设五人领导小组提升设备组、障碍排除组、钢结构施工技术组上下通话联络员三个职能组作出保证签字五人领导小组决定试提升两组和四组千斤顶同步提升和整体提升1.8m搭设脚手架、安装牛腿和主桁架上下弦大连接板按提升前检查内容进行全部检查正式提升安装、焊接主桁架上下弦连接板检查千斤顶、梳理钢绞线焊接主桁架端支座和牛腿连接一次就位,距设计标高500mm以内检查及测定各桁架端部距设计标高实际值定出平均值及设计标高第二次主桁架上弦及斜向预应力张拉安装、焊接钢牛腿钢结构总验收二次就位,即落到钢牛腿上跟踪测量提升、就位几道工序,对比主桁架有代表性杆件受力前后的应力情况操作过程如下:1设备布置:提升设备布置依钢结构吊点位置而定,最简单的方案是按永久支承位置设置吊点。
2 结构设计:根据提升总重量,计算出每个柱顶受力,确定主要提升设备千斤顶吨位和钢绞线的断面、根数选择,相应设计出提升设备柱顶几何尺寸3 主要关键问题1)钢柱增加高度为2m,钢绞线提升最后长度为10m是最佳长度2)两侧柱顶提升受力后,通过计算水平位移在允许规范之内(3)主桁架下弦吊点处加横向支撑,以增强主桁架端连接板的抗扭刚度4)工作锚是第二安全保险装置,安置工作锚位置的钢结构应加强5)框架边柱顶吊装孔与主桁架端部吊装孔最大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并应采取多方面可靠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6)由于主桁架端部两侧距钢框架劲性钢柱只40mm,所以主桁架制作长度偏差必须控制在±20mm内主桁架端部提升线路无障碍物4 千斤顶安装1)千斤顶的安装主要要求承座平面斜度≯3/1000,没有自动调整弧形支座时就在≯1/10002)油管接口和各电器接口朝向安装,其位置是有方向性的5 穿钢绞线穿钢绞线有上穿法和下穿法两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6 梳理和导向提升和爬升不同,要对千斤顶提起的钢绞线进行梳理导向,让其自由排出不受力,在不考虑再利用的情况下,可随时割断考虑再次利用钢铰线,该工程做了梳理架,梳理架用角钢在钢柱上焊接梳理盘,以保证此盘以下钢绞线不受弯曲,保证上锚开起自由。
梳理盘距千斤顶顶部伸出最高位置500mm(千斤顶伸出300mm)也就是千斤顶缩回时,顶部距梳理盘800mm,考虑到排出的钢绞线置于单侧,在排出方向加了支撑,以保证梳理加稳定试提升前检查:(1)钢绞线穿绕有无错孔、打绕现象,可用肉眼观察,每转60°是一列,穿线无误的千斤顶整束钢绞线,上下排列整齐能清晰看到缝隙2)固定锚具与构件的贴实情况,固定锚下预留线头约300mm3)安全锚是否处于工作状态4)钢构件与钢绞线在提升过程中有无干涉物和干涉位置,发现及时处理,在提升钢结构时无绑扎不牢物品7 提升过程:(1)提升过程示意图(如图16.4.2)①穿心式液压千斤顶 ②上部夹具 ③上部锚具 ④下部夹具 ⑤下部锚具⑥千斤顶支撑钢柱悬臂 ⑦提升钢绞线 ⑧被提升钢结构 ⑨下部固定锚(2)操作要点① 提升钢结构8由下部锚具5锚固,并由提升钢绞线7悬挂,下部夹具4已卡紧② 千斤顶1顶升,使被提升钢结构由上部锚具3承受,下部夹具4打开,使钢绞线自由通过下部锚具5滑动被提升钢结构每小时提升2.5-3m左右③ 在千斤顶顶升后,将被提升钢结构由下部锚具5承受,而上部锚具3自由沿钢绞线滑下。
8 下降过程下降过程操作要点,同提升过程,只是顺序相反,被提升钢结构在千斤顶回油时降下1)第一次就位——提升到平均设计标高值:整个钢结构提升接近设计高500mm时,在各点组织人员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数据操作,测出并确定平均值因为该工程八个支座标高并不相同,当个别千斤顶达到就位高度,即将个别泵组关机,使整个系统不能操作时,再采用单台手动调整,监测系统应力整个钢结构达到平均设计标高值后,安装焊接钢牛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