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件10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pptx

47页
  • 卖家[上传人]:sat****105
  • 文档编号:302881786
  • 上传时间:2022-06-02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253.77K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章第十章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 学习目的1.了解儿童的游戏心理、绘画心理的发展特点;2.理解并掌握儿童游戏、绘画和心理剧发展历史及理论基础;3.掌握儿童游戏、绘画和心理剧的实操技术;4.学会做好儿童游戏、绘画和心理剧实施前的准备工作;5.理解儿童游戏、绘画和心理剧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 第一节 儿童绘画与实施一、绘画的概述 1.绘画疗法与绘画 (1)绘画疗法的定义:英文有多种表达,Art therapy或Art psychotherapy或Drawing therapy,是将绘画艺术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是绘画艺术在心理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美国艺术治疗协会:绘画艺术治疗是一门已经确立的心理健康专业,它运用艺术创造性过程改变和提高各个年龄阶段的个体的生理、心理和情感健康 英国艺术治疗协会:绘画艺术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它以艺术媒介作为主要的交流方式 台湾艺术治疗学会:艺术治疗是一种结合创造性艺术表达和心理治疗的助人专业 3一、绘画的概述(2)绘画的定义 绘画就是让绘画者透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工具,将内在难以理清的情绪情感、不解的感受运用清晰、有趣、视觉化的形式,将意识与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释放与满足,而达到诊断与改善的效果的一种心理形式。

      它是一种表达性4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2. 绘画疗法的发展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精神病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们开始关注绘画的象征意义包括Paul-Max Simon、Cesare Lombroso、Ambrose Tardieu等在内的一批精神病学家开始收集和研究精神病患者的绘画作品,绘画也因此被认为是用于诊断的有效方式5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2.绘画疗法的发展历史续 弗洛伊德早年对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及其人格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很多艺术家具有类似于神经症的症状,这个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实践操作方面,弗洛伊德在咨询和治疗中重视运用形象(image)进行精神分析6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2.绘画疗法的发展历史续 荣格曾暗示画家毕加索具有神经分裂的倾向他认为意象可以反映个体的心理活动,艺术创作是个体潜意识的表达通过象征物进行幻想是人们寻求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艺术创作过程可以起到治疗作用,防止潜意识和意识的分裂荣格一直致力于对意象的研究,他鼓励病人用绘画的形式把意象和梦记录下来荣格还创立了积极想象的心理训练方法,这种方法既可用于心理治疗,又能帮助艺术家进行创作7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2.绘画疗法的发展历史续 20世纪30年代南伯格(Margaret Naumburg)最早明确提出了“艺术治疗”(Art therapy)这一概念。

      她重视儿童的自由艺术表现,认为绘画不仅可以帮助儿童表达无意识,而且是沟通的工具20世纪50年代,南伯格开始大量发表相关作品,并在纽约大学开设相关课程 20世纪50年代美术教师、艺术家克莱曼通过在威尔特维克男童寄宿学校的艺术治疗师的实践积累后,提出了“艺术作为治疗”的模式,开创了绘画疗法的另一大阵营她关注艺术的内在治疗价值,强调艺术创作的升华和洞察的作用8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2.绘画疗法的发展历史续 1961年优曼(Elinor Ulman)创办的美国艺术治疗期刊(The Bulletin of Art Therapy)(1970年改为Ameriean Journal of Art Therapy)是本领域的权威期刊 绘画艺术疗法最初主要用于治疗特殊人群,如情绪障碍者、特殊儿童、残障者等到20世纪60年代,也渐渐成为“一般人追求自我实现与自我成长的方法”到70年代,Hanna Yaxa Kwiatkowska将克莱曼团体治疗引入家庭治疗,使得艺术治疗和家庭治疗结合起来了Rhyne(1973)将完形治疗的技巧融入到艺术治疗活动中9一、绘画的概述3.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罗恩菲尔德(L.Lowenfeld)在其著作创作型与心理成长(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中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的六个阶段:(1)涂鸦期(2-4岁)(2)前图式期(4-7岁)(3)图式期(7-9岁)(4)写实萌芽阶段(9-11岁)(5)拟写实阶段(11、12-14、15岁)(6)青少年艺术阶段(15-17岁)10一、绘画的概述4.绘画的价值在儿童个体中,绘画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打开儿童的心灵之门 (2)了解儿童智力的发展状况 (3)发现儿童内心世界 (4)展示儿童的性格和爱好在儿童团体中,绘画发挥的价值如下: (1)有利于建立轻松愉快的团体氛围 (2)对情绪障碍和创伤性情感体验的团体有良好的效果 (3)促进团队成员自我完善,提高成员人际交往能力11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二、绘画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一)理论基础 1.大脑偏侧化理论 2.投射 3.升华12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二、绘画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二)绘画的作用机制 1.人们的思维和心理活动大多是视觉性的,而绘画正是运用图像去呈现创作者的内心世界的。

      2.人类的很多情绪体验的内容本身就是前语言的,它们在被用语言描述之前就已经通过大脑的图像被储存起来了3.绘画本身是符号的和价值中立的,来访者运用这一工具能较为安全、顺畅的表达自己的内心冲突、情感、愿望等4.绘画艺术治疗的过程包括治疗和创造两个平行的过程,而创造本身也具有治疗作用13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三、绘画的实施(一)绘画前的准备工作1.绘画室的设计要求 绘画室的设计必须具备安静、安全、洁净、舒服等条件; 室内面积可大可小,可以增加一些屏风; 室内要明亮、通风,摆设可繁可简,但要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创作、摆放绘画材料和展示绘画作品14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三、绘画的实施2.绘画材料的选择 有利于调动来访者创作兴趣以及便于来访者使用和操控的材料; 绘画材料的性价比和安全性; 可选用的绘画材料可以包括:铅笔、蜡笔、粉笔、炭笔、马克笔、记号笔、水彩、墨水、各种颜料、纸、招贴用纸板、描图纸、帆布、纤维、织物、线、刷子、剪刀、胶水、画架、画盘、制服或围裙、清洁工具等15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讨论:绘画老绘画老师师应该具备哪些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条件?16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范畴(二)绘画的实施 绘画常常由多次组成,每次的时间大约半小时到2小时不等,每周可安排1次至多次。

      绘画常包括三个阶段:1.诊断阶段 收集相关的信息,作出诊断,以确定的方向与目标 一般来讲,绘画的诊断方法包括两种,一是非结构性的方法,一是结构性的方法2.帮助改变阶段 首先心理老师可采用一些热身活动或口头鼓励等方式降低儿童的防御,降低其阻抗和焦虑,调动起其创作的积极性,以便尽快进入帮助改变阶段;可能儿童还是会在作品中表现出虚假的情感,或是避免表现其真实的情感,心理老师常会使用结构性的方法或建议儿童更换绘画材料,引导其进入真实表达的状态,以做出更多的自我揭露;当他们逐渐进入真实的自我表现后,工作的重点则转移到老师和儿童借助作品进行互动的阶段了3.结束阶段 在治疗师的带领下,治疗师和来访者一起回顾治疗的过程,达到修通的目的,巩固治疗效果要善于处理来访者在即将要结束时产生的失落感和与咨询师分离的焦虑感17第一节 绘画与实施1.应当注重儿童本人对绘画作品的解读2.不应该只是对绘画内容进行解释3.不是所有作品都需要解释 另外,在团体过程中,可以运用自我绘画创作并结合自评、他评、互评等多种形式,保证解释尽量客观18四、绘画的注意事项一、游戏的概述第二节儿童游戏与实施(一)游戏的定义柏拉图:一切幼子(动物的和人)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

      亚里士多德: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不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动张氏心理学辞典:儿童从事的自发性活动此类活动并无明显的目的,只是因为活动本身带来的乐趣促使儿童继续从事该种活动辞海: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19一、游戏的概述第二节儿童游戏与实施(二)游戏的分类1.认知的分类(1)感觉运动游戏(2)象征性游戏(3)结构游戏(4)规则游戏2.社会性的分类美国学者帕顿从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角度,把游戏分为六种:(1)偶然行为(2)旁观(3)独自游戏(4)平行游戏(5)联合游戏(6)合作游戏20一、游戏的概述第二节儿童游戏与实施(二)游戏的分类3.情绪体验的分类比勒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不同体验形式,将游戏分为四大类:(1)机能性游戏(2)想象性游戏(3)接受性游戏4)制作性游戏4.根据游戏发展理论进行的分类(1)探索性活动(2)感觉运动游戏(3)象征性游戏(4)规则游戏(5)结构游戏(6)象征性规则游戏21一、游戏的概述第二节儿童游戏与实施(三)游戏的价值(1)身体上的价值(2)智慧上的价值(3)交往上的价值(4)道德上的价值(5)治疗上的价值22二、游戏的概述第二节儿童游戏与实施(一)游戏的定义所谓游戏治疗就是通过游戏提供有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积极鼓励和引导儿童参加游戏活动,并在与治疗师的沟通下,表达和宣泄情绪,使儿童的人格得以健康地发展。

      游戏治疗的目的:一是治疗者藉游戏为中介与儿童沟通,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显露出自己的问题二是经由游戏让儿童表露真情、满足欲望,藉以发泄其不愉快的情绪三是游戏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儿童体会角色(如父母)与自己的关系,藉以改善其人际关系23二、游戏的概述第二节儿童游戏与实施(一)游戏的定义游戏与游戏治疗所用的理论与技术基本相同区别: 游戏治疗面对的是有心理障碍的儿童,治疗较为深入,从业者的要求较高,必须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具备深厚的心理治疗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心理治疗技能 游戏则是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开展集体游戏,解决儿童的一些成长与发展问题,问题解决的难度不大,且不需要深入分析,游戏老师只需具备一般的心理技能即可24二、游戏的概述第二节儿童游戏与实施(二)游戏的分类1.协助交往的游戏2.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游戏3.增强耐挫力的游戏4.增强自我意识的游戏25二、游戏的概述第二节儿童游戏与实施(三)游戏的价值1.激发主动性2.提高合作能力3.促进环境适应能力4.发展自我5.有利于其他课程开展26三、游戏与游戏的理论第二节儿童游戏与实施(一)游戏理论1.能量过剩说2.休养说3.重现进化说4.演练说5.宣泄理论6.文化起源理论7.本能说8.练习理论27三、游戏与游戏的理论第二节儿童游戏与实施(二)游戏理论 1.心理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2.当事人中心学派的游戏理论 3.亲子游戏治疗理论 4.发展性游戏理论28四、游戏与治疗的发展历史第二节儿童游戏与实施学生学生自学自学29五、儿童游戏的实施第二节儿童游戏与实施(一)游戏室的环境布置1.游戏室的房间应该是安静、安全、相对独立的,空间在25-30平方米为宜。

      2.游戏室应该让外面人不能直接看到室内,以便确保游戏的隐蔽性3.地板最好是塑料方块地板,环保又舒适,而且容易清洗4.墙壁应该用可洗性涂料来粉刷,颜色为浅色系列;5.可设计固定的框架,这样就能存放和展示各种不同的玩具和器材,但框架不宜过高,便于儿童攀爬和取放玩具;6. 要选用儿童尺寸的家具,木制、结实且符合环保要求30五、儿童游戏的实施第二节儿童游戏与实施(二)游戏玩具的类型与选择1.家庭养育类玩具2.恐怖类玩具3.发泄类玩具4.表现类文具5.幻想类玩具6.竞争类玩具31五、儿童游戏的实施第二节儿童游戏与实施(三)游戏的实施1.收集和积累各种游戏2.学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