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14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1-煤田划分为井田.ppt
12页煤田划分为井田煤田划分为井田一、井田划分原则二、井田划分方法煤田划分为井田一、井田划分原则(一)与矿井的生产能力相适应 生产能力较大的矿井,一般机械化程度较高,服务年限较长,因而需要有足够的储量与之适应,井田的境界范围应该大一些生产能力较小的矿井服务年限较短,其储量可少一些,井田的境界范围可小一些煤田划分为井田34)不同煤质和煤种;5)地形、地物;6)层间距1)利用大的河流、湖泊、国铁、桥梁等;2)地质构造:大的断层、褶曲向、背斜线;3)煤层倾角急剧变化地带;1-河流;2-煤层露头;3-城镇;4-铁路;5-大断层;6-小煤窑(二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煤田划分为井田(三)应有合理的尺寸和足够的储量 井田走向长度应有合理范围:保证矿井有合理的开发强度、开采水平有足够的储量和服务年限;避免因井田走向长度过小、矿井数目较多而造成矿井水平接替紧张、延深频繁,总的延深工程量较大;避免因多水平同时生产而造成矿井提升、运输、通风复杂化,以保证矿井稳产高产;避免因井田尺寸过大而造成矿井通风、运输困难,因矿井数目过少、开采强度过低而不能充分利用已探明储量的问题煤田划分为井田(三)应有合理的尺寸和足够的储量 矿井储量和开采范围要合理,要保证井田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小型矿井井田走向 1.5 km中型矿井井田走向 4 km大型矿井井田走向 8 km 特大型矿井井田走向 10 15 km 煤田划分为井田(四)统筹兼顾,照顾全局 处理好相邻井田的的关系。
包括地下矿井与露天矿、大型矿井与小型矿井、生产矿井与建新井、浅部井与深部井不要因为一个矿井的划分而影响另一个井由的合理境界决定矿井与露天矿境界时,应主要考虑露天矿的最大经济合理剥采比;划分老矿井与新矿井、浅部井与深部井境界时,应考虑采矿技术的进步,给矿井发展留有余地;划分井田时还要考虑井筒位置的选择,使建井后矿井开拓、准备和生产管理等尽可能合理煤田划分为井田(五)要为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1)一般可采煤层大,开采条件好,为节约初期投资,可先建中小型,后改建大型井划分井田时,应适当将井田划分得大一些,或在井田范围外留一个后备区暂不建井,以备将来扩建发展留后备区2)当需加大开发强度,必须在浅部、深部同时建井,或浅部已有矿井开发需在深部另建新井时,应考虑给浅部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使浅部矿井不过早地报废煤田划分为井田(六)直(折)线原则p井田境界的划分应有利于矿井开采,在不受地质条件限制时,一般应以直线或折线作为井田境界;p尽量避免曲线,以利于矿井设计和生产管理这样划分的井田境界可由若干平面坐标点控制煤田划分为井田二、划分井田的方法二、划分井田的方法(一)按地质构造划分 按地质构造划分井田,是指按大断层、大的褶曲轴、岩浆岩侵人区无煤带等划分井田,这是优先考虑的方法。
二)按煤层赋存形态划分p通常按煤层赋存深浅进行划分,即按某一标高划分;p按煤层的不同产状(如傾角)、结合储量分布划分井田煤田划分为井田(三)按煤质、煤种分布划分在煤质和煤种变化较大的矿区,为了减少同一矿井开采不同的煤质和煤种、便于煤质管理,有时以煤质、煤种分界线划分井田边界四)按地形地物界线划分 对于需要井下留煤柱保护的河流、湖泊、水库、铁路和建筑物,可以考虑以保护煤柱为界划分井田煤田划分为井田(五)人为划分井田1-垂直划分 2-水平划分 3-按煤组划分一矿和二矿之间是按垂直面划分;一矿、二矿、三矿、四矿与五矿之间是按水平划分;一矿、二矿与三矿、四矿之间是按煤组划分不受自然和地质条件限制时,可以人为划定井田边界煤田划分为井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