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丈茶叶简介.docx
6页古丈茶叶简介(2012 年 3 月)一、基本情况概述古丈种茶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最早文字记载见著东汉《桐 君录》南北朝《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 唐代杜佑著《通典》记载:“溪州等地均有茶芽入贡可见古 丈茶在唐代就已被列为皇家贡品公元 939 年,因不堪税负, 土司王彭士愁率部与楚王马希范为茶争战,久战无果,后立溪 州铜柱起誓为盟方结束战事1929 年,古丈“绿香园”毛尖茶参加南京国民政府举办的 西湖博览会,获得金奖,同年参加法国国际博览会,荣获国际 名茶奖,从此开创了古丈毛尖品牌的先河新中国成立后,古 丈茶业获得长足发展,茶叶品质进一步提升,连获殊荣1957 年古丈毛尖荣获西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1982 年商业部评 选全国 30 大名茶时,古丈毛尖名列第九,入选中国十大名茶 之列;1983 年被外经贸部评为全国优质出口产品;1988 年获 北京〃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90 年被列入北京第 11 届 亚运会指定产品;1999 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 号,并被评为“湖南名牌产品”、“99 湖南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牌” 和“99 湖南消费者购买首选品牌”, 2001、2002 年连获中日 韩国际名茶金奖,2005 年被评为湖南十大名茶,2008 年被评 为中国绿茶高峰论坛金奖。
同年,“古丈毛尖”被评为湖南省 著名商标2011 年5月,“古丈毛尖”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古丈毛尖制作有其独特的工艺流程,其加工工艺分为摊青、 杀青、初揉、炒二青、复揉、炒三青、做条、提毫收锅等八道 工序在制作过程中,道道工序都要求精细操作,不可疏忽 特别是要掌握杀青和做条两道关键技术,非言传身授的茶师很 难把握其要领,制作出精品古丈毛尖生长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古丈县属中亚热带山地 型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温和湿润,热量充足, 雨水集中,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少严寒气候的地域分布 不匀,小地形气候复杂,垂直变化大,山地逆温效应明显,具 有山地森林小气候的特点土壤腐殖质及土层厚度微域分布明 显,土壤质地多为壤土或砂壤土其中含氮量大于 1%的面积占 83%全磷含量在 0.5%-0.2%之间,全钾含量平均为 2.2%,硒 含量极为丰富,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相 对丰富的土壤养分,尤其是茶园土壤母质多为紫色板页岩,含 磷量高,极宜茶树生长,为古丈毛尖名优茶生产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古丈毛尖选用适制的茶树品种的幼嫩芽叶,经精细加工制 作而成,具有紧直多毫、色泽翠绿、嫩香高悦、滋味醇爽回甘、 耐冲泡等特点,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芳香,被誉为“绿茶中的珍 品”。
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独特的加工工艺,造就了古丈毛尖的独特品质早在 1955 年,古丈精制毛尖就已被敬赠入中南海,毛主 席品后连赞“好茶!”,我县人民深受鼓舞,种茶热情空前高涨 随着我县茶叶产业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古丈毛尖品牌知名度不 断扩大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古丈视察期 间,对“古丈毛尖”的独特品质大为赞赏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在湘西视察时,对“古丈毛尖”给予了高度 评价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在喝了古丈毛尖后挥毫题词 “古丈毛尖,极品绿茶”美术大师黄永玉特为古丈茶产品设计 竹篓包装,并挥毫题写“古丈毛尖”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平院士题写了“中国名茶,古丈毛尖”何纪光《挑担茶叶上 北京》、宋祖英《古丈茶歌》唱响了大江南北这些都增加了 古丈茶文化的内涵,丰富了古丈茶文化的底蕴古丈毛尖茶是湖南省内销售量最大的名优茶 1999 年以 来,古丈不断扩大良种茶基地面积,建设生态型茶园,推广机 械化茶叶加工,使全县茶叶单产量和品质迅速提高,规模迅速 扩大茶产品品牌受到国家保护2005 年古丈毛尖在国家商标 局注册了“地方证明商标”,2007 年湖南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发 布了“古丈毛尖茶地方标准” (省标准)以及“原产地认证”、 QS 认证等。
建成了大湘西最具民族特色和商业竞争实力的茶文 化一条街,建立了专业茶叶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茶叶质量得到 保证2007 年,作为全国 22 个基础实验站之一,国家现代茶 叶产业技术体系湘西综合实验站落户古丈;2008 年,我县成功 承办中国绿茶(古丈)高峰论坛并当选为武陵山区茶叶集团联 谊会理事县,我县茶叶产业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在区域乃至 全国范围内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县现有茶园面积 11.81 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 4.6 万亩 现已建立茶叶专业村组 65个,发展种植大户 280户建成绿色 食品茶叶基地 2万亩,有机茶基地 2000亩,全县茶园已实现了 无公害化目前全县有注册茶叶开发、销售企业55 家(其中2 家企业取得了自营出口权,15 家企业办理了 QS 认证),个体 经营户40户,有茶叶合作社、茶叶协会等协会组织 31个2011 年,全县茶叶生产加工总量达 2509吨,实现产值 1.64亿元二、古丈茶史战国时期,巴人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因楚巴战争传入古 丈东汉时代,《桐君录》记载:“永顺之南(今古丈县境), 列入全国产茶地之一南北朝时期,《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 好”。
唐代杜佑《通典》记载:“溪州(今古丈县罗依镇会溪坪) 等地均有茶芽入贡后晋天福四年(939 年),溪州刺史彭士愁不堪连年献贡茶 之累,带领五溪民众“侵暴辰澧”1874 年,甘肃提督杨占鳌卸任回乡,倡导乡亲开辟茶园, 以茶养乡1906 年,《古丈坪厅志》载:“茶之利大矣哉古丈坪厅之 茶,清香馥郁,有洞庭君山之胜,夫界亭之品1920 年,杨占鳌之子杨琢臣在古丈坪青云山种茶,外销号 “青云银峰”,又称古丈毛尖1929 年 4 月,古丈毛尖参加西湖博览会,取得优质奖随 后参加法国的国际博览会,获得国际名茶奖上世纪 30 年代,古丈茶特受官场青睐,为时人馈赠时髦 珍品,“饮者以美味相传,推为茶类之冠”1950 年,古丈茶叶远销苏联1955 年,古阳镇思源桥茶叶社茶农精制毛尖茶敬寄毛主 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获高度赞赏1957 年,古丈毛尖参加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展出1959 年,韶山指名要古丈绿茶招待外宾1964 年,我国著名的农学家、茶叶专家和社会活动家,现 代茶叶事业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吴觉农撰写文章论证古丈茶 溪是茶的原始产地之一1978 年,湘西州首届名茶评比会在大庸(今张家界)召开, 古丈毛尖获一等奖。
1980 年,古丈毛尖以 78 美元的斤价行销香港市场,在国 际市场上古丈绿茶批量出口吨价达 7800 美元1982 年 6 月全国名茶评选会上,古丈毛尖跻身全国十大名 茶之列1986 年,古丈毛尖载入《中国名优特产大辞典》1996 年,古丈毛尖获北京亚运会畅销产品证书2000 年 6 月,古丈第一届“茶王杯”斗茶会在县城十字街 举行2002 年 4 月,第一代机制“古丈毛尖”茶在高峰乡试制成 功2002 年 5 月,古丈第二届“茶王杯”斗茶会在县茶叶总厂 举行2002 年 8 月,古丈县民族茶艺表演队代表湖南参加“刘三 姐杯”全国第一届茶道茶艺大奖赛,获优胜节目奖2005 年 5 月,古丈第三届“茶王杯”斗茶会在我县城石板 街举行2007 年 4 月,古丈第四届“茶王杯”斗茶会在小背篓茶苑 举行2007 年,古丈毛尖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7 年,在日本静冈举行的第一届世界绿茶评比会上,古 丈毛尖荣获金奖2008 年,在中国绿茶(古丈)高峰论坛上,古丈毛尖从全 国数十种绿茶品种中脱颖而出,获名茶金奖2009 年,在长沙举行的湘西 古丈毛尖新茶上市暨商务签 约新闻发布会上,古丈毛尖受到诸多商家的热捧。
2010年4月,2010中华茶祖节•古丈毛尖万人品评会在县 城体育广场举办,第五届“茶王杯”斗茶会茶王评选,古阳镇 向春辉获“金茶王”称号2011年4月,2011中国(古丈)首届茶文化节•古丈毛尖 万人品评会在县城体育广场举办,第六届“茶王杯”斗茶会茶 王评选,双溪乡向先情获“金茶王”称号2011 年 5 月,“古丈毛尖”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 为“中国驰名商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