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疾病一般症状的辨别》讲义.docx
5页小儿疾病一般症状的辨别所谓症状就是指在患病时患者的异常感觉(如疼痛、眩晕等)以及体征(如发烧、肿胀、黄疸、 肝大、皮疹等)小儿患病时会出现若干症状,略知一些症状的辨别要点,有助于初步判断疾病的 轻重缓急一、哭喊由于婴幼儿缺乏语言能力,“哭”常常是他们表达要求和痛苦的一种方式成人要注意观察, 区分小儿哭喊的原因1 .非疾病所致的哭喊新生儿时期,哭是一种本能反应,常不表示身体有异常的改变;相反患病时常有不哭、不吃奶 等表现;婴儿哭闹多因饥饿、口渴、困乏、、过冷、过热、尿布湿、衣服紧、蚊虫叮咬等引起;幼 儿的哭叫常为要挟性哭闹(为了得到一些东西,或让别人满足自己的要求)非疾病所致的哭喊均无发热表现,哭声洪亮、哭闹时间一般不长或有间歇,精神、面色正常, 当需要满足或不良刺激消除后,哭闹立即停止2 .疾病所致的哭喊凡能引起小儿不适或疼痛的疾病都会引起孩子哭闹不安,以腹痛最为常见对疾病所致的哭闹 可根据小儿哭喊的声调、哭声强弱、哭喊持续时间,再结合其它症状进行辨别1)哭声嘶哑常表示发声器官的疾病2)哭声粗而低沉,可能声带损伤、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3)尖声哭叫伴喷射性呕吐,常提示颅脑损伤,如颅内出血、脑膜炎、核黄疸等。
4)阵发的嚎叫不安,伴以脸色苍白、呕吐、血便,通常是肠套叠所致5)哺乳时婴儿耳部贴近母亲则啼哭或哭时摇头,应考虑外耳道痒或中耳炎6)大便时哭吵,可能为肛裂;小便时哭吵,多为泌尿道感染所致°(7)卧位时安静,在被抱起、起立或触动肢体时哭喊,应考虑骨折、脱臼、外伤等引起的肢 体疼痛8)夜间哭吵伴肛周痒多由烧虫所致第1页共5页(9)喂奶或进食时哭吵,应考虑鼻堵塞、咽炎、口腔炎等(10)夜间哭闹,多汗,人称“夜哭郎”,应检查有无佝偻病此外,哭声弱或呻吟样者多是患重病哭声由强变弱,全身软弱无力,可能表示病情加重因 疾病所致的哭喊,常常是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非疾病所致的哭喊常常在去除外来刺激或逗引使注 意力分散后就停止了二、食欲不振食欲不振是小儿患病后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引起食欲不振的常见原因是:1 .精神因素: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对新环境不适应,成人强迫进食等,会使小儿具有精神 压力而食欲下降2 .饮食习惯不良:生活不规律,吃零食过多,尤其是甜食;边吃边玩,不能专心进食;饮食 不定时,不能形成促进食欲的动力定型3 .疾病所致:消化系统疾病均可使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厌食各种感染,尤其是传染性肝炎, 突出表现为食欲不振。
贫血、缺锌等营养障碍也常影响食欲三、腹痛小儿腹痛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较大的儿童对腹痛可自诉,但诉说的部位和性质往往不准确婴 幼儿如出现烦躁不安、剧烈或阵发性哭闹,两下肢蜷曲,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一般是腹痛的表现小儿腹痛有多种原因,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不会延误治疗一般可根据腹痛时疼痛的具体 部位、腹痛的原因、腹痛的性质来进行鉴别:1 .腹痛部位一般来说,根据腹痛的部位可以初步判断小儿可能患的疾病1)上腹正中: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胸膜炎、大叶性肺炎、胆道蛔虫症等;(2)右上腹部:肠蛔虫症、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3)左上腹部:一般为脾脏疾病等;(4)肚脐周围:肠蛔虫症、肠痉挛、急性肠炎、过敏性紫瘢等;(5)右下腹部: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结核等;(6)左下腹部:痢疾、粪块堵塞、乙状结肠扭转等;(7)腰部:肾盂肾炎、输尿管结石等2 .腹痛原因腹痛原因可以分为三种:(1)腹内原因:主要包括肠蛔虫症、肠痉挛、急性胃炎、出血性小肠炎、痢疾、便秘、肠系膜淋巴结炎、原发性腹膜炎、溃疡病、胰腺炎等2)腹外原因:主要大叶性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尊麻疹、 过敏性紫瘢、哮喘)、感冒等。
3)外科原因:主要包括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胆道蛔虫症、回肠憩室穿孔、肾盂 积水、肾结石、卵巢囊肿扭转等3 .腹痛性质如果小儿突然发生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可能是胆道蛔虫症;如果腹痛放射到右肩,可能为 胆道炎症;如果发病较急,突然出现腹痛、呕吐、发烧等,疼痛部位起初在中上腹部或肚脐周围, 数小时后转移到右下腹部,很可能患有急性阑尾炎小儿腹痛时,父母和老师还应注意观察如果孩子看上去面色正常,腹痛后活动如常,则表明 病情较轻;如果腹痛后面色表现为青、紫或白,大多为急病,要及时送医院如果腹痛伴有呕吐, 也说明病情较重,应速去医院诊治四、呕吐呕吐是胃内容物反流食道,经口吐出的反射性动作呕吐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症状,不同 年龄的小儿,呕吐发生的原因往往不同1 .新生儿时期:常因分娩时吞入羊水,经多次呕吐将胃内容物吐净,可自行缓解;消化道畸 形,脑部产伤,可致喷射性呕吐,常伴尖声哭叫2 .婴儿时期:喂养方式不当,喂奶太多、喂奶过急,奶粉配方不当、吃奶时吞入大量空气; 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化脓性中耳炎等;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膜炎、脑 炎、颅内出血;肠套叠都会出现呕吐3 .幼儿时期:一次进食较多或食物不易消化;消化道感染(如胃炎、肠炎、痢疾、阑尾炎); 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等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各种中毒,蛔虫症引起的并发症,均有呕吐的症状。
呕吐能迅速引起脱水,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任何脱水的现象,如口腔及嘴唇干燥,尿液的颜色变 深或6小时无尿,孩子精神不振、昏唾,要立即看医生五、便秘排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干硬、量少,排便困难,称为便秘小儿发生便秘的主要原因是:1 .饮食不足婴儿进食太少时,消化后液体吸收残渣少,致大便减少、变稠奶中糖量不足 时肠蠕动弱,可使大便干燥饮食不足时间较久引起营养不良,腹肌和肠肌张力减低,甚至萎缩, 收缩力减弱,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便秘2 .食物成分不当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过高,碳水化合物不足,肠道菌群继发改变,肠内容发 酵过程少,大便易呈碱性,干燥饮食中含钙过多也会引起便秘,如牛奶含钙较人奶多,用牛奶喂 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容易发生便秘小儿偏食,许多小儿喜食肉类,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 中纤维素太少,也易发生便秘3 .肠功能失常:生活无规律,缺乏按时大便的训练,未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最终导致肠肌 松弛而便秘常用泻剂或灌肠,缺少体力活动,或患慢性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高钙血症、皮 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无力等,都因肠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经功能失常、腹肌 软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结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肠蠕动减少而便秘。
4 .疾病因素肛裂、肛周炎症、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等也可引起便秘5 .精神因素.小儿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 秘此外,便秘还与遗传和体质因素有关六、咳嗽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可以阻止异物吸入,清除分泌物避免呼吸道继发感染小儿呼吸道血 管丰富,气管、支气管粘膜娇嫩,易发生炎症,因此,咳嗽为常见的症状1 .引起咳嗽的常见原因(1)呼吸道原因: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包括伴有呼吸道炎症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风疹、 百日咳等;变态反应,如支气管哮喘;异物及其他刺激,异物落入气管、支气管,牛奶、鱼肝油等 油质吸入肺内,以及寒冷、干燥的空气刺激等2)呼吸道外原因:胸腔内炎症、邻近器官的压迫等2 ,咳嗽的性质痉挛性阵咳,咳后呕吐,应考虑百日咳;在进食或口中含有小物件的情况下,突然一阵呛咳, 并有面色发青、喘不过气来的表现,应考虑异物落入气管、支气管;犬吠样咳嗽,听起来像狗叫, 伴有呼吸困难,应考虑急性喉炎;咳嗽伴有哮喘,应考虑支气管哮喘七、多汗学前儿童多汗是很常见的症状,可分为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两种类型3 .生理性多汗生理性多汗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或活动后,新陈代谢加快,汗液分泌较多2)外界温度高:天气炎热或者穿戴过多、包裹过厚,使体温升高而大汗淋漓3)不良刺激:小儿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感到恐惧、紧张时,新陈代谢加快,前额、腋下、 颈部、手心等部位易出汗4)特殊情况:进食较热或有辣味的食物后,也会引起前额、鼻尖甚至面部等部位出汗4 .病理性多汗:由疾病所致的多汗,常伴有其他症状,很容易与生理性多汗区分开1)低血糖:出汗增加时,伴有头晕、心慌、脉搏加快等2)佝偻病:室温、穿戴正常仍多汗,尤其夜间多汗、睡眠不安、枕秃3)活动性结核病:整夜出汗(盗汗)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4)风湿热:发病年龄以5-15岁多见发热、多汗、多发性关节痛5)汞中毒、铅中毒、有机磷中毒等,可致全身多汗(6)休克早期:交感神经兴奋,可见多汗,伴面色苍白、肢端发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