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语文登岳阳楼同步练习1.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138221
  • 上传时间:2018-08-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2.3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6 课《登岳阳楼》同步练习一、给下面的字注音坼()戎()轩()涕()泗()二、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三、这首诗歌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答:四、就诗中的颔联写几句赏析的话答:五、比较阅读《登岳阳楼》,完成下列各题甲)登岳阳楼萧德藻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①游三年夜郎客,一柁②洞庭秋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注释]①浪荡:放浪游荡这里是游来荡去的意思②柁:同“舵”,这里代指船乙)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甲诗中的“浪荡游”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诗中的“亲朋无一字”中的“字”应解释为___________2.甲诗对“犹嫌未奇绝”中的“奇绝”没有展开描写,而乙诗中却有具体地描写,其诗句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4.请分析这两诗的不同写法答:5.下面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的“孤舟”句和萧诗的“一柁”句写出了两位诗人乘船在湖上漂泊的生活B.杜诗“凭轩”句和萧诗“看山”句,都抒写了诗人登楼远望、无限感慨之情C.这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不以己悲”、关注社稷安危的豪壮之情D.杜诗以咏叹登楼始,以感慨家国多难结,诗风苍凉沉郁;萧诗以浪迹江湖始,以登楼揽胜结,诗风清新飘逸参考答案一、chè róng xu ān tì s ì二、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三、颔联写洞庭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 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四、这一联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漂浮在湖水中一般只这十个字, 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逼真地描绘出来了,给人意壮美之感能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即可)五、阅读理解1.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书信。

      2.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 甲诗从登楼前自己感受和游湖所见写起,在最后的结句中才点题登楼;乙诗先写登楼所见,开笔点题,然后由所见之景展开联想,表现自己的所感所思5. C(萧诗没有抒发“关注社稷安危的豪壮之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