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doc.docx
4页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天涯镇中心学校 林竹科 教材内容:第12~16页内容 教材分析: 《倍数和因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写不同的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 2.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3.在探索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能有序地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明确探究目标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1.操作激活。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类数? 生:自然数,小数,分数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根据这些算式研究数学新本领因数和倍数 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2.举例内化: 你能写出一个算式,让你的同桌找一找因数和倍数吗?(学生互说,教师巡视找出典型例子) 3.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师:第(3)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请反对意见的同学说说理由 生:因为没有说明18是谁的倍数,所以不对 师:你认为怎样说才正确呢? 生:我认为应该这么说:18是3和6的倍数,3和6是18的因数 师强调: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也就是说: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 二、自主探究,找因数和倍数 1.拓展提升,主动建构: ⑴迁移尝试:请学生试着找出36的所有因数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找一个数的因数时要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方法可以有: 用乘法()×( )=36的方法,一对一对地写; 或者是用除法36÷()=()的方法想,而且是有顺序地从小到大全部写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板书) 用集合形式写18的因数 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请学生写出6的倍数同时可能还会有学生在教师宣布时间到的时候会因为6的倍数写不完而抱怨时间太少 3.迁移内化,自主探究: ⑴尝试迁移:请学生尝试迁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写出2的倍数和5,4,7的倍数 ⑵引导观察:请学生观察以上这些数的倍数,有什么发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还记得因数吗,出示课件 观察:看一看这些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36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是36,……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三、变式拓展,实践应用 指导学生做书本“练习二”的第2题和第3题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因数和倍数”,你有哪些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