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利他惩罚中的结果评价.课件.ppt

24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92039414
  • 上传时间:2024-09-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60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利他惩罚中的结果评价—ERP研究 吴燕1 罗跃嘉2,3 (1成都医学院心理系 成都 610083) (2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3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心理学报 2011, Vol. 43, No.6, 661-673 主讲:刘 芬 利他惩罚中的结果评价—ERP研究摘摘 要要::利他惩罚是指个体为惩罚违反社会规范的人,自愿支付成本。

      前人研究发现利他惩罚行为激活了背侧纹状体等与奖赏有关的脑区, 因此可以认为利他惩罚的结果是一种相当于金钱奖赏的正性结果, 不惩罚结果则是一种负性结果本研究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了被试在多次信任博弈游戏中观察“利他惩罚结果”和“不惩罚结果”的脑电成分, 结果发现被试产生了明显的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 related negativity,FRN),且负性程度更大的“不惩罚”结果其FRN波幅大于负性程度更小的“惩罚”结果因为FRN是对负性反馈结果敏感的一个脑电成分可见个体并非把利他惩罚结果知觉为一种正性结果, 因此FRN反映了对社会结果的情绪动机意义的评价关键词:关键词: 反馈相关负波; 利他惩罚; 情绪; 结果评价 引引 言言实实 验验 一一 实实 验验 二二讨讨 论论 报告提纲报告提纲 1234 1 引 言 利他惩罚ERP的含义结果评价的脑电研究利他惩罚中的结果 评价 1.1 利他惩罚的含义利他惩罚(AP)是一种策略,是指个体为惩罚违反社会规范的人,自愿支付成本。

      利他惩罚的理论基础 de Queryain ( 2004)使用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PET)检验了被试在信任博弈游戏中对背叛者进行利他惩罚的神经基础 利他惩罚T 事件相关电位(ERP):当外加一种特定的刺激作用于感觉系统或脑的某一部位,在给予刺激或撤销刺激时,或当某种心理因素出现时在脑区所产生的电位变化 ERP的含义 结果评价的脑电研究1.2 Miltner(1997)等人发现被试在反馈刺激后200~300ms间产生了一个反 馈 负 波 (feedback negativity, FN)或叫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 related negativity, FRN),并且输钱结果诱发的 FRN 波幅大于赢钱结果(Miltner, Braun, & Coles, 1997)。

      FRN 主要分布在中前额区域,源定位分析在 ACC 附近(Nieuwenhuis, Holroyd, Mol, & Coles, 2004) 神经系统对反馈刺激的认知加工过程强化学习理论对反馈刺激本身情绪动机意义的评价过程情绪理论 结果评价的脑电研究 结果评价的脑电研究1.2 Itagaki 和 Katayama (2008)利用赌博任务考察了被试观察他人行为反应结果的 FRN, 发现被试在合作条件下看到他人“输钱”时和在敌对条件下看到他人“赢钱”时都产生了FRN合作条件下, 他人输钱对于个体来说是负性结果, 而在敌对条件下,则他人赢钱对个体来说是负性结果 利他惩罚中的结果评价1.3信任博弈游戏(A: 10货币; B: 10货币) 情况一 信任 1.给A一半(合作) B=4A+B A=0 B 2.什么也不给(背叛) 情况二 不信任 B=10 A=10 AB AB 实验1 对利他惩罚结果的情绪评价2 2.1 被 试 35名(18女,17男)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

      平均年龄 21.5±3.1 岁所有被试均首次参加心理学实验、身心健康、无心理疾病史、右利手、视力或纠正视力正常 实验1 对利他惩罚结果的情绪评价2 2.2 实验程序:信任博弈游戏(A: 10货币; B: 10货币) 情况一 信任 1.给A一半(合作) B=4A+B A=0 B 2.什么也不给(背叛) 情况二 不信任 B=10 A=10 ABAB 实验1 对利他惩罚结果的情绪评价2 2.3 结果 图 1 被试对利他惩罚结果和不惩罚结果的愉悦度评价(*p<0.05) 实验1 对利他惩罚结果的情绪评价2 通过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如下:在幸福感受上, 惩罚前后差异显著, t(31)= 4.48, p<0.001, 利他惩罚后被试对幸福的评价程度更高(3.66±1.68>2.28±1.57); 在高兴感受上, 惩罚前后差异显著, t(31)= 3.21, p=0.003, 利他惩罚后 , 被试感到更加高兴 (3.97±1.55>2.72±1.66); 在悲伤的情绪感受上, 惩罚前后差异显著, t(31)=3.27, p=0.003, 被试在利他惩罚后, 悲伤程度降低了(3.56±1.56<4.69±1.6)。

      这些结果说明从利他惩罚中, 被试获得了满足, 减弱了负性情绪 实验1 对利他惩罚结果的情绪评价2 图 2 被试对利他惩罚结果和不惩罚结果的愉悦度评价(*p<0.05) 实验1 对利他惩罚结果的情绪评价2 通过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如图2:发现二者差异显著,t(15)= 3.17, p =0.006, 当选择不惩罚时, 被试对自己的愉悦度评价为 1.97±1.16, 当选择惩罚时, 被试对自己的愉悦程度评价为 3.19±1.55在等级评定中, 只有达到了 5 才是有点愉悦情绪 实验2 利他惩罚结果评价的神经机制3 3.1 被试 20 名(10 女, 10 男)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 平均年龄20±3.9 岁。

      其中一名男性被试伪迹较大, 被剔除所有被试均首次参加心理学实验、身心健康、无心理疾病史、右利手、视力或纠正视力正常 实验2 利他惩罚结果评价的神经机制33.2 多次信任博弈实验程序 图3 多次信任博弈实验程序 实验2 利他惩罚结果评价的神经机制33.3 数据记录和分析 采用根据国际 10~20系统扩展的 64 导电极帽,以 NeuroScan ERP工作站记录 EEG 信号 关于ERP波形中的测量指标, 对潜伏期做 2(任务)×2(结果)两因素方差分析; 对 FRN 波幅做 2(任务)×2(结果)×5(电极位置)三因素多重方差分析对 P300 做 2(任务) ×2(结果) ×3(电极位置)三因素多重方差分析。

      对N1做2(任务) ×2(结果) ×3(电极位置)三因素多重方差分析 实验2 利他惩罚结果评价的神经机制33.4 结果 3.4.1 行为结果 20 名被试选择惩罚的次数为67±2.17 次, 不惩罚的次数为70±2.17 次, 二者无差异, F(1,19)=0.49, p=0.491对量表的平均得分与 FRN 波幅进行相关分析, 发现仅有行为激活量表中的愉悦维度与实际性-不惩罚的 FRN 波幅呈中度负相关(r=0.45, p=0.06), 边际效用显著, 与象征性-不惩罚的 FRN 波幅呈中高负相关(r= 0.52, p=0.026), 结果显示被试行为激活愉悦度得分越高, 不惩罚时的 FRN 波幅越小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也让被试对自己惩罚和不惩罚的情绪感受进行了 7 点量表的评分, 结果发现“惩罚 ” 和 “ 不惩罚 ”的愉悦感受差异显著 , t(19)=3.1, p=0.006, 看到“不惩罚-他人得钱”时负性程度更大, 看到“惩罚-他人失钱”时被试的愉悦感受更正性(3.6±1.85>2.35±1.35), 但评价程度仍然偏负性。

      实验2 利他惩罚结果评价的神经机制33.4.1 ERP结果 (1) 看到对家反馈结果时的脑电反应 (2) 看到自己反馈结果时的脑电反应 交互作用与主效应 以2×2的实验设计为例 (甲) (乙) 图4 2×2实验设计图示例 交互作用图解 b2b112 84a1a2(甲)1284a1a2b2b1(乙)图5 交互作用图解 讨 论4 4.1 利他惩罚中的结果评价 面对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人们确实存在惩罚的意愿,且会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惩罚背叛行为。

      惩罚背叛者虽然意味着一种奖赏, 其正性情绪有所上升, 但是被试仍然将利他惩罚结果知觉为一种负性结果4.2 FRN与结果评价 强化学习理论认为 FRN 是在神经系统对反馈刺激的认知加工过程中产生的, 用以对不合适的行为进行负性强化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