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日本建筑.ppt
97页日本现当代建筑,日本现当代建筑发展的三个时期: 战后恢复期(1950年代末之前) 改革创新期(1960年代) 东西融合期(1970年代以来),战后恢复期 1950年代末以前,是战后经济恢复阶段 战后初期,由于战争破坏,日本建筑界以较多的精力研究住宅、公共建筑和城市规划,拟订了大量探索性方案,为后来的大规模建设奠定基础 战后日本出现了大量厅舍建筑,既是地方行政中心,又是市民活动场所广岛和平中心,香川县厅舍,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战后恢复期代表作品,改革创新期 日本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建筑的现代化建筑思潮活跃,提出了新的理论以1964年东京奥运会、大阪国际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为契机,出现了一次建筑创作高潮 1960年代,“新陈代谢”理论最为突出主张对城市结构进行大规模改革,以适应经济高度发展的要求由于结构理论和建筑防震技术的突破,1963年日本取消了建筑高度不得超过31米的限制,此后高层建筑得到很大发展山梨县文化会馆,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体育馆,东西融合期 1970年代以来,建筑风格从单纯学习西方转向东西方融合,建筑师在运用新材料、继承传统、创造新形式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建筑创作日益活跃。
东京银座中银舱体楼 (1972)黑川纪章,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1974)矶崎新,东京都新市政厅(1991)丹下健三,丹下健三(1913—2005) 黑川纪章(1934—2007) 安藤忠雄(1941— ) 隈彦吾 (1954— ) 妹岛和世(1956— ),,丹下健三 1913年,生于大阪 193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 1938-1941年,前川国南建筑事务所 1959年,东京大学工学博士 1961年,创立丹下健三城市建筑设计研究所 1962-1979年,哈佛大学名誉博士 东京大学教授 1980年,获日本文化勋章 1986年,日本建筑家协会会长 1987年,获普利策建筑奖 2005年,逝世,终年91岁,丹下健三建筑创作三阶段,第一阶段 1950年代,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功能典型化”的概念,赋予建筑比较理性的形式,开拓了日本现代建筑的新境界代表作品有: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广岛和平纪念公园(1955年)、旧东京都厅舍(1952-1957)、香川县厅舍(1955-1958)、仓敷县厅舍(1958-1960)等第二阶段 1960年代,是丹下健三成果辉煌的时期在1960年的东京规划中,提出了“都市轴”的理论,对以后城市设计有很大影响。
在大跨度建筑方面作了新的探索,最著名的是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1961-1964)在运用象征性手法和新的民族风格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如山梨县文化会馆(1966)、东京罗马天主教圣玛丽大教堂(1964年)等第三阶段 1970年以后,丹下健三对镜面玻璃幕墙进行了探索,重要作品有东京都新市政厅、东京草月会馆新馆以及大阪万博场址、基础设施规划(1970年)、广岛国际会议场(1989年)、新东京都厅舍(1991年)、东京'Dome' Hotel(‘穹隆’大酒店)(2000年)等广岛和平中心(1949~1955),包括拱门式墓碑、陈列馆和纪念馆,为西方现代建筑风格第一阶段代表作品——广岛和平中心,纪念雕塑——慰灵碑,,,,,陈列馆正立面,联想到日本最古老的博物馆——正仓院只是把墙面上的校木更换为垂直的格片,像柯布西耶那样,用架空柱把建筑支撑起来正仓院南立面,造型上类似日本的五重塔 厅舍外廊下明露的钢筋混凝土梁头,富有日本传统木构的朴素美,是现代建筑与日本建筑结合体香川县厅舍(1955-1958),代代木体育馆,包括一座游泳馆和一座球类馆,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而建 两座建筑都采用悬索结构,游泳馆的平面如两个错置的新月型,球类馆平面如蜗牛形。
代代木体育馆采用新型结构,然而又被认为具有日本独特的造型风格,因而受到广泛赞誉巴形图-日本纹章图案常用,代代木体育馆是1960年代的技术进步的象征,脱离了传统的结构和造型,被誉为划时代的作品 丹下健三极度崇拜柯布西耶的建筑风格在设计技术上重视钢筋混凝土的表现性应用,建筑形式又具有日本神社的传统特征和日本造船业传统的审美细节既是国际性的,又是民族性的,开创了日本现代建筑的先河东京都新市政厅大厦 新市政厅包括一号楼、二号楼和议会楼三部分,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48层的一号楼是主楼,高243米 这是日本战后最引人注目的大工程之一,也是东京向21世纪发展的象征现代建筑与日本建筑相结合 为了避免建筑物内外空间的单调,所以大立面上对应于内部功能而采用了横长的窗,纵长的窗和格子窗,唤起人们对江户时代以来东京传统形式的回忆,也是与国际大都市东京相适应的高度技术的表现建筑的空间已经不单是一种建筑的盒子,而变成表现人们心境的文化环境 东京新都厅就是朝着表现信息化社会方向前进的建筑黑川纪章,1934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 195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 到东京大学深造 先后获得建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60年,参加“新陈代谢”组织, 1961年,独立开设自己的建筑与都市设计事务所 曾获得日本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奖、法国建筑科学院金奖、日本艺术学院大奖、索菲亚第五届国际建筑双年展大奖。
1986年以来,被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聘为荣誉教授 2007年,逝世黑川纪章思想,黑川纪章的创作生涯分为两个阶段:1970年代以前的“新陈代谢”时代和1970年代中期以后的“共生思想”时代 黑川认为日本文化的特征可以用共生哲学来描述,共生哲学既是关于日本文化特征的文本,也是当代建筑从现代主义和现代建筑向信息社会建筑的范型转换的文本因此,共生的思想是黑川纪章的建筑哲理的核心共生哲学在黑川纪章以前的思想中,表现为新陈代谢和变生,共生哲学则是他的思想在今天的表述共生哲学的基本内容是:异质文化的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内部和外部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历史与未来的共生、理性与感性的共生、宗教与科学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1972年,黑川纪章设计的中银舱体楼再次引起轰动新陈代谢的解决方法为两个部分:建造永久性的结构,然后插入居住舱体后者可以随时更换黑川纪章用140个六面舱体悬挂在两个混凝土筒体上,组成不对称、中分式的建筑这幢鸟巢式的建筑几乎成了黑川纪章的商标小房间里配有磁带收音机、高保真音响、计算机和浴厕,没有一寸多余的空间琦玉现代美术馆,整个建筑物以方格立方体为基调构成 城市公园法规要求该建筑展示面积不超过5%,高度限制为15米,并保留林荫道和一颗古老的银杏。
为了满足这些限制,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展览空间以层层重叠的方式设置新国立美术馆,,,,,,,,,,,吉隆坡机场,吉隆坡国际机场 设计理念是“森林中的机场,机场中的森林”,机场四周绿荫环绕,机场卫星大楼中央设有露天室,外面有热带雨林风景隈研吾,1979 完成东京大学工程研究所建筑系硕士课程 1985-86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亚洲文化委员会研究所访问学者 1987 设立空间设计工作室 1990 设立隈研吾及其合伙人事务所 1998-99 庆应义塾大学环境信息系教授,建筑怎样才会消失呢?隈研吾尝试用无秩序的建筑来消去建筑的存在感他考虑把这种混沌实现在一个建筑中,使它与周围的混沌融为一体以作为现象的建筑来取代从前的建筑形态的可能性 玻璃幕墙往往隔断了环境与主体的联系不是只要使用透明的玻璃就能成为开放性建筑的要成功室内外紧密地联系起来,首先要对构成外部环境的素材与尺度进行解析,设计时也要选择恰到好处的素材与尺度现代主义也宣称追求建筑的透明性,其目的最终还是没有脱离要建造一个对立于环境的强烈造型勒·柯布西耶做混凝土的造型建筑,密斯追求透明性,但其本质是以玻璃的造型体与自然进行对比 透明性不是单纯视觉上的连续性。
隈研吾所期望以现代的高科技和地域性的自然素材相结合,使这个并不年轻的理念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再生这也是传统性、地域性与先端性、全球性相结合的一种尝试Z58水/玻璃,这是一个老办公楼的改造方案,正立面镜子般的花栏是隈研吾最擅长的“使建筑消失”,建筑空间的高潮是建筑的顶层,立于水面上的房间与周围很协调一侧是沿街的镜子立面,一侧是用条形绿玻璃条做成的肌理效果竹屋,隈研吾认为,竹子是中国的符号和象征,在长城边上建这样一座建筑是很有意义的,长城又是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的分水岭;现在世界面临的问题是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东西方只有联起手恢复信任,消除敌意,世界才能和平,才能向前发展,三里屯SOHO,北京三里屯SOHO是一个功能混合、体量庞大集中,具有城市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项目由5个购物中心和9幢30层高的办公和公寓楼组成,有旱冰场、带水景的室外广场将5个购物中心连接起来,是北京最聚人气的户外步行商业街区和休闲广场20世纪,绝大部分建筑师考虑的是建筑的内部空间,建筑和建筑之间的空间被遗忘所以在流线型的设计里,建筑室外的空间也变得有意思妹岛和世,1956年,出生于日本茨城县 1981年,毕业于日本女子大学,获硕士学位,进入伊东丰雄建筑事务所 1995年,与西泽立卫成立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 2004年,两人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当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
2010年,与西泽立卫一起荣获象征建筑学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克奖 现任庆应义塾大学理工学部教授2010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策展人,,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都是伊东丰雄的弟子, 1995 年他们合伙成立了共同的事务所SANAA他们的建筑设计剥去了深层次的修饰夸张, 简单直接又令人难以理解妹岛和世受到至上主义的影响,西泽立卫的作品中没有任何迷惑和欺骗人的东西在他们的建筑作品中, 可以感受到这种纯粹金泽21世纪美术馆,金泽21世纪美术馆是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SANAA)在2004年共同完成的项目自从SANAA中选这个项目,它就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议论的话题,其建筑模型已经多次参加日本和海外国际性展览,这个设计获得了2004年威尼斯双年展的金狮奖最佳方案奖,把妹岛和世推上了顶峰金泽市在历史上是一个文化与信息交流的繁荣之地,市内散布着许多名胜古迹金泽21世纪美术馆的用地周围分布着一个历史地段、一个文化地段、一块行政区域、一个商贸地块区, 周边环境属性上的混合不一使得如何让建筑既与城市片段相融又能提升自身与环境双方的特色成为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方案中,建筑关照“道路”环境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它以环状的外形消解了正、背、侧立面的区别,各方向上的可达性与形式的重量感均等,各个出入口之间亦无主次之分—建筑的“方向性”消失了;设计师无主次地对待多样性中的每一方面,用圆环简单、高效地解决了环境的丰富对建筑策略提出的复杂问题。
内部结构以一个偏心圆为中心,周围游移着19个正方体的展示厅,这些立方体的箱子都有一定的比例看似随意的立方体箱子,而实际上有着严格的规范美术馆是一个低矮的圆形建筑,像飞碟悬浮在金泽市的中心绿化地带360度透明开放的玻璃幕墙,让室外风景自然融入室内,有强烈的开放感,建筑体的存在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四周植物和空气与室内陈列的艺术品浑然一体传统美术馆空间被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有秩序的结构建筑的采光和透明设计,室内空间被柔和自然光所包围设计者为了不让巨大的圆形空间中部发暗,特别设计了四个“光庭”,在建筑中心部分的围墙也完全采用玻璃幕墙妹岛的开放透明设计并非是一丝不挂的裸露,而是一种亚洲式的、含蓄的暧昧她的设计像一件朦胧的半透明的晚礼服,一些半透明材料的运用和巧妙的空间间隔使得场馆既不存在丧失私密性的危险,又获取了自然的力量——阳光和空气 他们的建筑风格,纤细而有力,确定而柔韧,巧妙但不过分;他们创作的建筑物,成功地与周边环境,及环境中的活动结合在一起,从而营造出一种饱满的感觉及体验上的丰富性《丰岛美术馆》内藤礼、西泽立卫,,,,,,,,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