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doc
8页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一、 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资本主义已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演变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演变的最基本动力,它在继承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的基础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造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学好本课有利于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同时也为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作了铺垫二、课程标准1.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2.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 蒸汽时代 瓦特改良蒸汽机 手工工场时代 手工工场时代 提问:1.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 对世界格局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教师: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社会面貌在它发生后一百多年,世界再次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含义: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欧美国家再一次兴起科技革新的浪潮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展示:电力的广泛使用新交通工具的出现新通讯手段的发明教师: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与应用设计意图:从复习工业革命开始,接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学生从整体上明确“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电力工业是最能代表最新技术成就,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的一个工业部门——列宁 展示:过渡:“电”这种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电是如何产生的,它又是怎样走进我们的生产、生活领域的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1、能源领域的巨变----“电气时代”的到来教师:电是如何发现的?电力是怎样进入生产领域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课本第124页下面的一段小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1、 谁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谁研制出发电机? 3、电力在什么时候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4、随后发明了哪些电器和电力交通工具?5、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哪些优点?法拉第与电磁感应实验 西门子与发电机 电动机原理展示:学生:1831年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用实验证明“磁能生电”,为制造发电机提供了基本原理,成为打开电能大门的钥匙教师: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中机器的主要动力,把人类推入“电气时代”教师:5、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哪些优点?学生:传递速度快,传输损失小,能远距离输送并可按用户需要分配能量,使用方便、清洁高效、价格便宜等教师:6、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学生:美国、德国设计意图:通过层层设计小问题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学习探究逐步深入。
过渡:电力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发明与创造其中,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的成就最为突出2、围绕“电”的发明 ———“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与碳丝灯泡 许多人称爱迪生是个“天才”,他本人却回答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爱迪生的名言展示:教师: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为“发明大王”? 学生:是因为他一生中正式注册的发明就有1300多种,他发明的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教师: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请根据这句话和书本第125页有关信息,回答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学生:所谓“天才”,虽然比常人聪明,但是更比常人勤奋青年学生要想成才,首先必须具备勤奋的品格教师: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生:小组讨论,谈感受教师:爱迪生等科学家志存高远,年轻时就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热衷于发明创造,自愿献身于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地勤奋试验,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终于获得成功他们这些崇高品格就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懂得只有不懈的努力才可能成功)。
教师:从20世纪初开始,电熨斗、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相继进入家庭,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展示: 动脑筋: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学生:没有电,我们将不得不熬过一个个漫长而漆黑的夜晚;我们不能看电视,不能打,不能上网聊天;没有电,自来水没有了,我们得去挑水吃;冰箱不能使用,食物的储存成为难题;学校里,电教设备也不能使用;……教师:人类是否只能一味地依赖电力这一能源? 你对能源的开发有什么建议?(设计意图:联系现实,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着手,感受电给我们社会带来的变化,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过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通讯事业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迅速发展3、千里传音——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与应用(、电报)展示: 教师: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和交流信息提供了方便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了发展到今天,不仅有有线,还有无线,如移动、视屏等。
19世纪伦敦街头马拉客车,是主要交通工具展示:过渡:在汽车发明以前,马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汽车和飞机的相继问世交通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4、非凡的轮子与翅膀(新的交通)——汽车和飞机的问世展示:请观看视频: 《汽车的出现.wmv》和《莱特兄弟的首次飞行.wmv》卡尔.本茨与他的三轮汽车 奔驰标识 莱特兄弟与他们制造的飞机学生: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了第一台轻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制成第一辆三轮汽车卡尔本茨因此被称为“汽车之父”这是德国奔驰车的标识教师:汽车经过不断改进使之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与人力车、牛车、马车等旧的交通工具相比,汽车具有哪些优越性?学生:它的动力是新型的,既稳定又强大,行驶速度快,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展示: 课本127页“动脑筋” 他们俩谁说的有道理?究竟该怎么办?老:“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应该积极发展汽车工业少:“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许多问题因此,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
学生:分组辩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捷,但科技发展往往又造成环境的破坏,带来各类污染,因此要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影响,趋利避害,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设计意图:通过辩论,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利也有弊,要趋利避害教师:人类早就有翱翔蓝天的梦想,这个梦想由谁变为现实的呢?学生: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把飞天梦想变为现实教师:尽管这次飞行的时间很短,却开始把人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随着科技的进步,今天的飞机已成为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3) 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科技改变世界教师:结合板书设计回答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1、生产力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方面: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体系形成 3、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争霸世界,导致一战发生 展示:展示:1、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师:1、这个条形统计图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美国、德国后来居上,成为世界第一第二经济强国,英国、法国则落后了。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发生了明显变化教师:2、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根源是什么?从中得出怎样的结论?学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结论: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3、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发生了明显变化,你认为英国“日不落帝国”会受到挑战吗?教师:表格直观地说明,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德国后来居上,分别成了世界第一第二的经济强国,英国、法国则落后了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发生了明显变化,英国“日不落帝国”必然会受到挑战,那么天下还会太平吗?请听下节课讲解展示: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关系与世界格局的影响思考:何谓“垄断”?教师:垄断就是指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通过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赚取高额利润,从而把越来越多的财富控制在自己手中展示:垄断的表现垄断的表现安德鲁卡内基、卡尔庞特摩根建立起了庞大的钢铁帝国当1901年美国钢铁公司组建时,它被公认为是10亿美元级别的公司,实际上它的资本是13亿英镑在金融世界中,约翰洛克菲勒和詹姆斯希尔是王中之王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摩根的权力分枝无穷无尽,他控制了阿根廷畜牧业的生杀大权。
他的航运联合企业包括了绝大部分大西洋航线爱德华七世、德皇把他当作一位君主那样款待 罗素在《生活》杂志写文章:“上帝创造了世界,但希尔、摩根、洛克菲勒改造了世界教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体系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表格中发现有效信息,归纳并条理地表达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时间可以适当延伸到下一课的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六、课堂检测测验题目一:1、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结合中国近代史,议一议:两次科技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