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秦汉时期的文化教案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doc
4页第14 课 秦汉时期的文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磅礴气势说出造纸术发明和改进的过程,阐明中国古代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说出《九章算术》的成书时间、内容、特点;列举张仲景和华佗的主要医学成就通过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培养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2.过程与方法感知佛教传人和道教兴起的时间,调查佛教和道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佛教流传和道教兴起的原因,学会社会调查及处理调查结果的方法感知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和《史记》的体例,了解《史记》在史学上的地位,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进一步掌握观察比较和分析事物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秦汉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创造力和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爱国情感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本课的重点内容是司马迁与《史记》难点:本课的难点是佛教广泛流传和道教兴起的原因教学课时:1个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引导:(请同学们一起读本课的引言,然后教师概述)我们已经学过的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情况,这个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正是文化大发展的有利条件。
从14课,我们都来学习秦汉时期的文化新课教学一、司马迁与《史记》(一)、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写《史记》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司马迁”像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司马迁写《史记》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学生可以单独分析,也可以分组讨论在学生发表看法之后,师生共同总结:客观上:①汉武帝时统一局面得到巩固,文化也发展起来,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②司马迁在国家藏书处阅读了大量的藏书,也到很多地方游历;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需要一本记载从远古到汉朝的社会发展的史书;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司马迁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有较好的学习环境主观上:司马迁刻苦写作,且能忍辱负重,表现出顽强坚忍的意志,同时对生命的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得他最终完成了《史记》全书的编写和修改工作二)、《史记》的体例和影响那么《史记》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它叙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52万余字,分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和8书、10表本纪记载帝王的事迹,世家记载诸侯王国的事迹,列传记载各种重要人物的事迹,表是春秋以来的历代帝王和侯国的大事记,书是记载典章制度的兴废沿革。
本纪和列传是全书的中心,在书中所占比例最大,所以称为“纪传体”用本纪、列传这种体裁来编写史书是司马迁的独创,《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此后,历代史学家很多都沿用这种体裁编写史书,并把用这种体裁编写的史书称为“正史”《史记》最为可贵的是在记史时能秉笔直书,既歌颂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正义性,同时还敢对当朝政治予以评述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匿,故谓之实录”同时《史记》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巨著它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的很多篇章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佳作,被人们千古传诵因此,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二、佛教传入与道教产生(一)、佛教的传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创立于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牟尼其教义主要有人生是苦难;要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入极乐世界西汉末,佛教经中亚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传入我国后,分内传佛教、藏传佛教佛教传入我国后,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一些贵族供奉佛像,建造寺庙,有人还翻译佛经佛教之所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是因为它要求人们忍受现世的一切苦难,而追求根本不存在的所谓来世的幸福,从而起到麻痹人民斗志的作用。
正是在封建统治者的支持之下,东汉末年,佛教在我国逐渐流传起来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总是利用宗教来麻痹人民,以使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相信"神灵"的力量,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和天国,从而放弃为争取现实幸福的斗争,而安于被奴役的命运二)、道教的出现:道教,由道家思想和民间神仙方术发展而来,它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得道成仙,道教迎合了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也符合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需要,道教的影响:如建筑(道观)、医药(炼丹、火药)、武术(武当派)、气功等三、造纸术的发明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1.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从竹简到纸的发明前面我们讲过甲骨文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木简、帛上帛是丝织品,比竹木简轻得多,可又太贵了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接着出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纸是怎样发明的?2)纸的出现对人类有哪些贡献?2.蔡伦改进造纸术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来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接着又让学生思考: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请同学们回答后教师归纳): 造纸术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到世界各地,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四、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首先向学生点出: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中国有很多著名医学家,其中成就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张仲景和华佗 华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 “医圣”——张仲景(东汉),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拓展:地动仪请同学们思考:在发生地震时,我们怎样才能感知?东汉科学家张衡又发明了地动仪课堂小结本课主要介绍了四方面内容:史学、宗教、科技和艺术秦汉时期统一局面进一步巩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本记载以前历史的史书,于是司马迁撰写《史记》,如实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为后世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和艺术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