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资料.pdf

43页
  • 卖家[上传人]:E****
  • 文档编号:100097028
  • 上传时间:2019-09-2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46MB
  • / 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试行)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 年 3 月 目 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2 5 数据库结构定义 6 6 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 25 7 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 28 8 元数据 . 28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空间要素分层、要素属性结构、数据交换 格式和元数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与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6820 地图学术语 GB/T 17798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 GB/T 33469 耕地质量等级 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TD/T 1014 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6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TD/T 1019 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要素 feature feature 真实世界现象的抽象 [ ISO 19101] 3.2 要素属性 feature attribute 要素的性质 [ ISO 19109] 3.3 类 c class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 3.4 对象 objectobject 具有明确定义的边界和封装状态与行为特征的实体 [GB/T 17798] 3.5 实体 entityentity 具有共同性质的对象类 [GB/T 17798] 3.6 层 layerlayer 具有相同应用特性的类的集合 3.7 标识码 i identification codedentification code 对某一要素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3.8 土地利用 land useland use 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属性来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 [GB/T 19231] 3.9 矢量数据 v vector dataector data 由几何元素所表示的数据[GB/T 17798] 3.10 栅格数据 r raster dataaster data 被表示成有规则的空间阵列的数据。

      [GB/T 17798] 3.11 格网数据 grid datagrid data 与特定参照系相对应的空间的规则化的数据[GB/T 17798] 3.12 图形数据 g graphic dataraphic data 表示地理实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 [GB/T 16820] 3.13 图形表现 graphical presentationgraphical presentation 用图形符号表达空间对象[GB/T 17798] 3.14 拓扑 topologytopology 对相连或相邻的点 、线 、面 、体之间关系的科学阐述;特指那种在连续映射变换下保持不变的 对象性质[GB/T 17798] 3.15 拓扑关系 t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opological relationship 描述两个要素之间边界拓扑和点集拓扑的要素关系[GB/T 17798] 3.16 元数据 m metadataetadata 关于数据的内容 、质量 、状况和其他特性的描述性数据[GB/T 17798] 4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4.1 数据库内容 土地利用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土地权属要素、基本农田要素、栅格要素、 其他土地要素、独立要素等。

      其他土地要素指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管理性数据要素,独立要素 指数据源非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产生的要素 4.2 要素分类与编码 土地利用数据库要素分类大类采用面分类法,小类以下采用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 将土地利用数据库要素依次按大类、小类、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和四级类划分,要素代码采用十 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 XX XX XX XX X X | | | | | | 大 类 码 小 类 码 一 级 类 要 素 码 二 级 类 要 素 码 三 级 类 要 素 码 四 级 类 要 素 码 其中: a) 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其中:基础地理专业码为 10,土地专业码为 20,其 他专业码为 30;小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 0 补齐土地利用的业务代 码为 01,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的业务代码为 02,土地利用规划的业务代码为 03,土地开发整 理规划的业务代码为 04,基本农田的业务代码为 05,土地权属的业务代码为 06;一至四级 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其中:一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二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三级类码为 一位数字码、四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空位以 0 补齐。

      b) 基础地理要素的一级类码、二级类码、三级类码和四级类码引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 代码》(GB/T 13923)中的基础地理要素代码结构与代码 c) 各要素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9”或“99” 土地利用数据库各类要素的代码与名称描述见表1 表1 要素代码与名称描述表 要素代码 层代码 要素名称 说明 1000000000 1000 基础地理要素 1000100000 1100 定位基础 1000110000 1110 测量控制点 1000110408 1120 数字正射影像图纠正控 制点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的扩展 1000119000 1130 测量控制点注记 1000600000 1200 境界与政区 1000600100 1210 行政区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的扩展 1000600200 1220 行政区界线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的扩展 1000609000 1230 行政区注记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的扩展 1000700000 1300 地貌 1000710000 1310 等高线 1000720000 1320 高程注记点 1000780000 1330 坡度图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的扩展 表1 (续) 要素代码 层代码 要素名称 说明 1000800000 1400 遥感影像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的扩展 1000810000 1410 数字航空正射影像图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的扩展 1000820000 1420 数字航天正射影像图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的扩展 1000900000 1500 数字高程模型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的扩展 2000000000 2000 土地要素 2001000000 2100 土地利用要素 2001010100 2110 地类图斑 2001010200 2120 地类图斑注记 2005000000 2200 永久基本农田要素 2005010300 2210 永久基本农田图斑 2005010900 2220 永久基本农田注记 2006000000 2300 土地权属要素 2006010000 2310 宗地要素 2006010100 2311 宗地 2006010200 2312 宗地注记 2006020000 2320 界址线要素 2006020100 2321 界址线 2006020200 2322 界址线注记 2006030000 2330 界址点要素 2006030100 2331 界址点 2006030200 2332 界址点注记 2099000000 2900 其他土地要素 2099010000 2910 临时用地要素 2099010100 2911 临时用地 2099010200 2912 临时用地注记 2099020000 2920 批准未建设土地要素 2099020100 2921 批准未建设土地 2099020200 2922 批准未建设土地注记 2099030000 2930 城镇村等用地要素 2099030100 2931 城镇村等用地 2099030200 2932 城镇村等用地注记 2099040000 2940 耕地等级要素 2099040100 2941 耕地等别 2099040200 2942 耕地等别注记 2099050000 2950 重要项目用地要素 2099050100 2951 重要项目用地 2099050200 2952 重要项目用地注记 2099060000 2960 开发园区要素 2099060100 2961 开发园区 2099060200 2962 开发园区注记 表1 (续) 要素代码 层代码 要素名称 说明 3000000000 3000 独立要素 3001000000 3100 自然保护区要素 3001010000 3101 国家公园 3001020000 3102 自然保护区 3001030000 3103 森林公园 3001040000 3104 风景名胜区 3001050000 3105 地质公园 3001060000 3106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 3001070000 3107 湿地公园 3001080000 3108 饮用水水源地 3001090000 3109 水产种植资源保护区 3001990000 3199 其他类型禁止开发区 3001200000 3120 自然保护区注记 3002000000 3200 城市开发边界要素 3002010000 3210 城市开发边界 3002020000 3211 城市开发边界注记 注 1:本表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第5位至第10位代码参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

      注 2:行政区、行政区界线与行政区注记要素参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23) 的结构进行扩充,各级行政区的信息使用行政区与行政区界线属性表描述 4.3 标识码编制规则 按照每个要素的标识码应具有唯一代码的基本要求,依据《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7027)规定的信息分类原则和方法,要素标识码采用三层 18 位层次码结构,由县级行政区划 代码、要素层代码、要素标识码顺序号构成具体如下: a)第一层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中规定的数字 代码 6 位数字码 b)第二层为层代码,采用本标准表 1 规定的 4 位数字码; c)第三层为要素标识码顺序号,采用 8 位数字码,码值:00000001~99999999; 要素标识码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 XXXXXX XXXX XXXXXXXX 顺序号 层代码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 图 1 要素标识码代码结构图 5 数据库结构定义 5.1 空间要素分层 空间要素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层名称及各层要素见表2 表2 层名称及各层要素 序号 层名 层要素 几何特征 属性表名 约束条件 说明 1 定位基础 测量控制点 P。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