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docx
17页《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考试大纲课程代码: 00539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五编 宋代文学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宋初“三体诗”和晏殊词;学习要求:①精确明白宋初诗风和文风的整风光貌及其基本走向; ②重点把握王禹偁诗歌、 西昆体诗歌的创作特点; ③重点把握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位置;二、考核学问点与考核要求(一)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识记:①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②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懂得:“白体”;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奉献;(二)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识记:①《西昆酬唱集》 ;②杨亿的生平;③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懂得:①西昆体;②晚唐体;应用:①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②林逋诗歌的特点;(三)晏殊的令词识记:①晏殊的生平;②《珠玉词》 ;应用: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位置;其次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欧阳修、 王安石以及梅尧臣、苏舜钦等的文学创作; 学习要求: ①识记并懂得有关北宋中叶诗文革新的情形; ②重点把握欧阳修的各体文学创作成就, 深化懂得他在诗文革新中的领导位置; ③重点把握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创作的特点, 深化懂得他们对宋诗风格的影响; ④重点把握王安石的各体文学创作成就; ⑤翔实懂得曾巩、 苏洵和苏辙散文创作的特点;二、考核学问点与考核要求懂得: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一)欧阳修的文学奉献识记:欧阳修的生平;懂得:①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导位置;②《秋声赋》的艺术特点;应用: ①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 ②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 ③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④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奉献;(二)梅尧臣和苏舜钦识记:①梅尧臣的生平;②苏舜钦的生平;懂得: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应用:①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②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点;(三)王安石的文学成就及其他识记:王安石的生平;懂得:①王安石词《桂枝香》 [金陵怀古 ] 对词境的开拓;②王令诗歌的特点; 应用:①王安石散文的特点;②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③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四)曾巩、苏洵和苏辙识记:“三苏”;应用:①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②苏洵散文的特点;③苏辙散文的特点;第三章 苏轼的文学成就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均为重点内容; 学习要求: ①明白苏轼生平经受, 全面把握苏轼各体文学创作的成 就,深化懂得苏轼在文学史上的重要位置; ②重点把握苏轼散文创作的成就; ③重点把握苏轼诗歌创作的成就及其对宋诗风格形成的重大奉献; ④重点把握苏轼词创作的成就及其对词 体进展的重大奉献;二、考核学问点与考核要求识记:苏轼的生平;(一)苏轼的散文成就懂得:苏轼谈论文的写作特点;应用:①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②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二)苏轼的诗歌创作识记:①“东坡体” ;②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懂得:苏轼诗歌分前、后期;应用:①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②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三)苏轼词的革新意义懂得: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应用:①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奉献;②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③苏词的创作风格;④苏轼对词体进展的奉献;第四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内容是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的诗歌; 学习要求: ①识记并懂得有关江西诗派的情形;②重点把握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见及其创作特色; ③重点把握陈师道和陈与义诗歌创作的特点;二、考核学问点与考核要求懂得:江西诗派;(一)黄庭坚的诗与词识记:①黄庭坚的生平;②“山谷体” ;懂得: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应用:①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见及其艺术特色;②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二)陈师道和陈与义识记:①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②“后山体” ;③“简斋体” ;懂得:陈与义诗分前、后期;应用:①陈师道“后山体”的艺术特点;②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③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④“简斋体”的艺术特殊性;第五章 柳永与北宋词坛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北宋词的创作; 学习要求: ①翔实明白北宋词的进展演化情形, 熟知北宋词坛重要词家词作;②重点把握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以及晏几道、贺铸、朱敦儒的词创作成就,深化懂得他们在北宋词坛的位置;二、考核学问点与考核要求懂得:北宋词分为三个进展时期及各期代表词人;(一)柳永的慢词 识记:柳永的生平;应用: ①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开拓; ②柳永对词体的开拓; ③柳永词的艺术特点;④柳永对宋词进展的奉献;(二)秦观、晏几道和贺铸识记:①秦观的生平;②晏几道的生平;③贺铸的生平;应用: ①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进展中的作用和位置; ②晏几道词作的艺术特点;③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三)周邦彦及其清真词识记:周邦彦的生平;懂得:周邦彦词的集大成;运用: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四)李清照和朱敦儒识记:①“易安体” ;②“樵歌体” ;③李清照的生平;④朱敦儒的生平;懂得:李清照词分前、后期;应用:①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 ②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 ③朱敦儒词作的艺术特点;第六章 辛弃疾与辛派词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内容是辛弃疾的词创作; 学习要求: ①真实懂得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辛派词人 创作的联系; ②重点把握辛弃疾的词创作成就, 深化懂得他在词史上的重要位置; ③扎实把握其他辛派词人的创作特点;二、考核学问点与考核要求识记:①辛弃疾的生平;②“稼轩体” ;(一)辛词的题材内容应用:辛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二)辛词的艺术成就应用:辛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位置;(三)辛派词人识记:①张元幹的生平;②张孝祥的生平;③陈亮的生平;应用:①张元幹词的特点;②张孝祥词的特点;③陈亮词的特点;④刘过词的特点;第七章 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内容是陆游和杨万里、 范成大的诗歌; 学习要求: ①全面明白南宋中叶诗文创作概况; ②重点把握陆游诗歌创作成就,把握他的词作、散文的创作特点;③重点把握杨万里、范成大的诗歌创作特色;二、考核学问点与考核要求识记:“中兴四大诗人” ;(一)宏大的爱国诗人陆游识记:陆游的生平;懂得:陆游散文的特点;应用:①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的主要特点;②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③陆游词作的特色;④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格;(二)杨万里和范成大识记:①“诚斋体” ;②杨万里的生平;③范成大的生平;懂得:杨万里的“活法”诗;应用:①“诚斋体”的艺术特色;②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三)朱熹与南宋散文识记:朱熹的生平;懂得: ①朱熹诗歌的特点; ②朱熹散文的特点;③南宋中叶散文之两派;④南宋各体散文的一般特点;⑤南宋“小品文”概况;第八章 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姜夔、吴文英以及张炎、史达祖等南宋清雅词派的创作;学习要求:①识记并懂得南宋清雅词派的特点和概况; ②重点把握姜夔、 刘文英的词创作成就, 深化懂得他们在词史上的位置;③翔实懂得张炎、史达祖、周密、王沂孙等清雅词人的创作特点;二、考核学问点与考核要求识记:南宋中后期的清雅词派;(一)白石词识记:姜夔的生平;应用:①白石词的情思内涵;②白石词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词史的奉献;(二)梦窗词识记:吴文英的生平;懂得:吴文英“论词四标准” ;应用:①梦窗词的分类及其情感内涵;②梦窗词的艺术特色;(三)史达祖、周密、王沂孙、张炎等识记:《词源》;应用: ①史达祖咏物词的艺术特点; ②周密的词风特点; ③王沂孙咏物词的特点; ④张炎的词风及其在词史上的意义;第九章 南宋后期文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刘克庄的文学成就以及 “永嘉四灵” 、“江湖诗派”的诗歌创作; 学习要求: ①全面明白南宋后期文学创作概况;②重点把握刘克庄的诗、词创作成就; ③翔实把握“永嘉四灵”的诗歌创作特点、 “江湖诗派”的诗歌艺术追求以及文天祥等爱国作家的文学创作情形;二、考核学问点与考核要求懂得:南宋后期文学大势;(一)永嘉四灵识记:“永嘉四灵” ;懂得:“四灵”与晚唐诗歌的关系; 应用:“永嘉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二)刘克庄与江湖诗派识记:①刘克庄的生平;②“江湖诗派”的主要诗人;懂得:①刘庄诗歌分前、后两期;②“江湖诗派”及其诗歌的艺术追求;应用:①刘克庄诗歌的艺术特点;②刘克庄词的艺术特点;③戴复古诗歌的特点;(三)文天祥与遗民作家识记:文天祥的生平;懂得:①汪元量诗歌的思想内涵;②刘辰翁词作的特点;应用:文天祥诗、文、词的思想情感内涵;第六编 辽金元文学第一章 辽金文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元好问的文学成就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学习要求:①翔实明白辽代文学、 金代文学的概况;②重点把握元好问的诗、词创作成就及其诗歌思想; ③重点把握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的改作及其艺术特点;二、考核学问点与考核要求(一)辽代文学识记:①耶律倍及其《海上诗》 ;②耶律洪基及其《题黄菊赋》 ;③契丹女诗人萧观音、萧瑟瑟;④汉族诗文作家赵延寿、王鼎;懂得:①辽代文学创作概况;②寺公大师《醉义歌》 ;③辽代诗文表达着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二)金代文学的进展识记:金初文坛作家构成;懂得: ①金代文学进展大势; ②金初主要诗文作家; ③“国朝文派” 及其主要诗文作家;④金代后期主要诗文作家;(三)元好问识记:元好问的生平;懂得: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表达的审美追求和诗学观念;应用: ①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②元好问词作的特点; ③元好问的文学成就;(四)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识记:诸宫调;应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的改作及其艺术特点;其次章 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元代杂剧进展概况和白朴、 马致远、郑光祖、 乔吉等作家的杂剧创作;学习要求:①翔实明白元代杂剧创作的进展概况(包括元杂剧的体制、分类、进展分期、各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以及元杂剧兴盛的缘由等) ;②重点把握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乔吉 等作家的杂剧创作成就; ③熟识主要作家代表作品的故事情节、 思想倾向、 人物设置和艺术表现手法;二、考核学问点与考核要求(一)元杂剧的兴盛及其基本面貌识记:“元曲四大家” ;懂得:①元杂剧的体制;②元杂剧分为五类;应用:①元杂剧兴盛的缘由;②元杂剧进展分为前后两期及各期代表作家作品;(二)前期作家白朴、马致远等识记:①白朴的生平创作;②马致远的生平创作;懂得: ①纪君祥及其 《赵氏孤儿》 ;②郑廷玉及其 《看钱奴》;③康进之及其 《李逵负荆》 ;④石君宝及其《秋胡戏妻》 ;应用:①白朴《梧桐雨》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色;②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色;③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特色;(三)元代后期杂剧作家识记: ①郑光祖的生平创作;②宫天挺的生平创作; ③乔吉的生平创作;④秦简夫的剧作;懂得:元代后期杂剧进展态势;应用:①郑光祖《倩女离魂》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②宫天挺《范张鸡黍》的思想内容;③乔吉《两世姻缘》的情思内涵和艺术特色;④秦简夫《东堂老》的内容和特点;第三章 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均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