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排涝报告书.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z****
  • 文档编号:259687041
  • 上传时间:2022-02-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9M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文字部分1.前言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2.2 地层岩性2.3 岩土物理力学性能2.4 地震效应2.5 地下水3.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3.1 场地稳定性与环境工程条件评价3.2 岩土性能评价3.3 基础选型分析3.4 河涌堤基加固4.结论与建议图表部分序号图 表 部 分图 号张 数1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xx.0.02.10—112土工试验报告表xx.0.02.10—213岩石试验报告表xx.0.02.10—314水质分析报告xx.0.02.10—425图 例xx.0.02.10—516勘探点平面配置图xx.0.02.10—617工程地质剖面图xx.0.02.10—768钻孔柱状图xx.0.02.10—812附件: 1)地质岩芯照片及说明2)双桥静力触探及十字板剪切试验报告1 前言XX市是我国华南地区开放较早、经济文化发达的重要城市《XX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提出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发展战略XX地区地处珠江入海口,是XX市“南拓”的重点和珠江三角洲经济辐射圈连接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随着XX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对该地区的防洪、水利设施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水利设施、建设标准、格局及工程管理模式亟待提高和改造,以适应现代化城市水利的需求,促使经济高速发展。

      因此,各种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对XX地区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工程概况拟扩建xx排涝站工程位于XX区黄阁镇xx村xx水道附近,因现有排涝站装机容量不足,抽排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要,拟扩宽现有灰沙涌,以增大排水能力及调蓄能力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有关规定,拟建场地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和场地等级均为二级,勘察等级为乙级1.2勘察目的及要求根据有关规范及设计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的目的及要求如下:1.2.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对不良地质作出评价及进一步勘察或处理建议;1.2.2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和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地基承载力;1.2.3对建筑场地的地震特征作出评价,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提供地震设计有关参数;1.2.4提出地基基础选型建议、软土地基及不良地基的处理建议;1.2.5 对土样进行野外鉴别并选用代表性样品进行常规物理、水理及化学试验和必要的力学试验,或选代表性地段作原位测试;1.3本次勘察工作依据的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行业标准《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291-2003);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行业标准《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93);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等1.4勘察方法及工作量1.4.1勘察方法本次勘察采用钻探为主,辅以原位测试(十字板剪切、静力触探及标准贯入试验),并与室内岩土试验及水质分析相结合。

      本次勘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详见下表1:主 要 机 械 设 备 投 入 表 表1序号设 备 名 称型 号、规 格数 量用 途1工程钻机及配套设备XY-1A2台套工程地质钻探2标准贯入器2台套钻孔标准贯入试验3静力触探仪器SY-10型1台套静力触探试验4电测十字板宁波勘测机械厂制造1台套十字板剪切试验5全站仪日本NikonDTM-352L1台测量钻孔坐标及高程6取土器(普通、薄壁)上 海2套采取原状土样7数码照相机OLYMPUS1台拍摄岩芯照片8电 脑Lenovo1台数据处理出图9汽 车三菱吉普1台生产、生活运输1.4.2 外业工期及完成工作量我院于xx年7月7号组织设备进入现场,并于xx年7月7日~xx年7月18日间完成了xx排涝站扩建工程的勘察外业工作本次勘察共计完成的工作量如下表2: 完 成 工 作 量 统 计 表 表2工作内容工作量承担部门勘探总进尺438.60m/12孔钻探队标准贯入试验137次静力触探试验60.9m/3孔十字板剪切试验19次/3孔采取原状(扰动)土试样25件(17件)采取岩石试样3件采取地下水试样2件室内土工试验42件试验室室内岩石试验3件室内水质分析2件测量定点12处测量组说明:本次勘察采用的坐标系统为XX城建高程系、高程系统为珠基高程。

      各钻孔孔口坐标及标高均为实测值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地形地貌及自然地理拟建场地位于XX市XX区黄阁镇xx村,地貌单元属海陆交互相冲积平原地貌,勘察范围内主要为甘蔗、木瓜等农作地,勘察时各钻孔孔口标高变化于0.18~3.04m之间场地景观见下图: 图1:排涝站附近景色图2:勘察范围内甘蔗地景色2.2地层岩性2.2.1第四系人工填土(Qml)人工填土(Qml)①:褐黄、灰褐色,大部分为素填土,局部为含建筑垃圾的杂填土,主要由粘性土、块石组成,块石直径4-15cm,呈松散~稍密状态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0.50~5.90m,平均厚度2.49m2.2.2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淤泥质粉质粘土②:深灰、灰黑色,呈流塑~软塑状态,略具腥臭味,含少量有机质,局部夹细砂、中砂薄层,摇振无反应,光泽反应光滑,干强度及韧性较高该层广泛分布于整个勘察范围内,为现有堤基填筑土下卧层,层厚2.70~10.40m,平均厚度6.13m,埋藏深度0.50~5.90m,平均埋深2.49m淤泥质粉细砂③:灰黑色,深灰色,呈饱和,松散状态,局部呈稍密状态,略具腥臭味,主要成分为石英质细砂、粉砂,混20~40%淤泥质土,不均匀夹淤泥质土薄层,局部以中砂为主。

      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南部,除钻孔ZK1、ZK2、ZK3外均分布该层,层厚5.20~20.00m,平均厚度11.66m,埋藏深度3.40~11.00m,平均埋深8.19m淤泥质粉质粘土④:深灰、灰黑色,呈软塑状态,略具腥臭味,含少量有机质,不均匀夹细砂、中砂薄层,局部与粉质粘土⑤互层该层广泛分布于整个勘察范围内,除钻孔ZK1、ZK2以外均分布该层,层厚2.80~14.10m,平均厚度7.82m,埋藏深度15.20~23.60m,平均埋深19.63m粉质粘土⑤:褐黄、浅灰色,多呈硬塑,偶为可塑状态,摇振无反映,光泽反映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不均匀含中砂10~15%,局部与④层互层,在钻孔ZK4、ZK12中夹细砂透镜体该层广泛分布于勘察范围内,除钻孔ZK1、ZK2、ZK7外均分布该层,层厚1.90~7.40m,平均厚度3.96m,埋藏深度9.70~33.70m,平均埋深23.99m细砂⑤-1:浅灰色,呈饱和,松散~稍密状态,在钻孔ZK4、12中以透镜体穿插于粉质粘土⑤层中,层厚1.70-3.20m,平均2.45 m粗砂⑥:灰褐、灰黄色,呈饱和,稍密状态为主,主要成分为石英质,不均匀含5~15%粘性土,局部含卵石20~30%。

      该层主要分布于钻孔ZK2、4、5、8、10、11、12,层厚2.40~9.00m,平均厚度4.94m,埋藏深度13.70~34.60m,平均埋深28.13m卵石⑦:灰褐、灰黄色,呈饱和,中密状态,主要成分为石英质,含中粗砂20~30%,卵石直径3~5cm为主该层零星分布于钻孔ZK7~10,层厚1.60~4.10m,平均厚度2.80m,埋藏深度32.50~36.00m,平均埋深34.25m2.2.3第四系残积层(Qmc)砂质粘性土⑧:褐黄色,呈稍湿,硬塑状态,由花岗岩原地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清晰,摇振无反应,切面粗糙,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偏低,遇水易崩解该层仅见于钻孔ZK2,层厚3.30m,埋藏深度18.50m2.2.4燕山期侵入体(γ)花岗岩:褐黄、棕褐等色,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及云母等,细粒结构,块状构造根据勘察结果,本次钻探揭露的花岗岩,按其风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花岗岩三带:全风化花岗岩⑨:褐黄色,绝大部分矿物已风化成土状,可见残余花岗结构,手捏有砂感,岩芯呈土柱状,遇水易崩解,合金钻具易钻进该层零星分布于钻孔ZK2、7、10, 厚度1.00~3.20m,平均厚度2.27m,埋藏深度21.80~39.50m,平均埋深31.93m。

      强风化花岗岩⑩:褐黄、棕褐色,大部分矿物显著风化,节理裂隙很发育,岩芯呈土柱状、土夹碎块状,岩块用手易折断捏碎,合金钻具易钻进该层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地,除钻孔ZK4外均揭露该层,层厚1.60~6.70m,平均厚度3.42m,埋藏深度6.30~42.10m,平均32.07m中等风化花岗岩:褐黄、灰褐色,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块状、短柱状,合金钻具难钻进钻孔ZK1、2、4、5、10、12揭露至该层,揭露厚度2.10~3.30m,平均厚度2.62m,埋藏深度8.00~46.00m,平均埋深37.72m上述各地层的分布规律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图号xx.0.02.10-7),其野外特征及岩性描述详见“钻孔柱状图”(图号xx.0.02.10-10)及附件1“地质岩芯照片”2.3岩土物理力学性质2.3.1室内土工试验本次勘察时在场地钻孔中采取原状土试样25件,扰动土17件,并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根据室内土工试验结果,第四系各地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如下表3: 表3-1/2项目天 然 状 态 性 质 指 标稠 度 指 标固结指标直接快剪固结快剪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UU三轴固结不排水剪CU颗分坡角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