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必看]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质量分析报告.docx
20页[高考必看]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高考必看]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命制状况及说明 四市一模语文试卷严格按照江苏省高考语文学科的《考试说明》的范围及要求来选材、命制的试卷结构、题型、赋分及评分标准基本仿照201*年江苏高考语文卷按照考点要求,本试卷分别考查了语音辨析、成语使用、设置情境写排比句、压缩语段概括要点、文言实词、筛选信息作出判断、文言内容的理解及概括分析、文言语句的翻译、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提示性命题作文文科加试题考查了文言语段的断句、文学常识、概括内容、名著阅读和材料分析鉴赏整份试卷体现了以下特点: 1.强调基础知识和生活的结合考查成语使用,选用了中国足协严厉处罚涉赌球队的材料,春节黄金周刚流行的新游戏、美国和中国在金融行业的较量、90后青年对《论语》的阅读和理解都有所涉及12岁的徐州少年主动照顾患病的母亲,体现的是一种责任,奉献的是可贵的爱心,以此为材料命制的一道情景写句题起到了较好的教育作用,会引发考生长时间的思索,又为考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
此外,文学类文本“另一片天空〞、论述类文本“公众掌控遥控板是最大的时务〞和作文“眼光〞都有较强的现实性,具有深厚的生活气息,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引发考生思索,加深对社会的熟悉和理解 2.模拟和猜测结合 模拟试卷既要有模仿性,即紧跟上一年高考试卷的命题,又要有预见性,能够猜测当年试卷的些微变化,起到一定的前瞻性,对考生有所启发、思索,提升考生的应试备考能力,提升得分本试卷的语音辨析没有完全按照09高考试题的模式命制,而是考查了两组多音字和两组形近字〔去年高考全部考查多音字〕,这样至少考查面广了一些压缩语段,去年高考时一句话压缩,而且选用材料大多采纳科技类较多本试卷采纳著名作家严文井有关寓言的形象描述,要求考生既要压缩内容进行概括,还要用简明直白的语言转述,与高考命题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3.接近高考难度,特别能力要求 去年江苏高考语文均分96分,无锡市均分102分本卷经过200份试卷的抽样统计,均分为100.85,难度高于去年高考因为一模考试有一个检测、诊断功能,重点是考查考生各方面的能力,看考生基础知识掌握是否全面,检测考生阅读理解及表达能力是否具备,所以难一点是正常的,可以看到考生试卷上的不少问题。
比如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另一片天空》,和去年江苏高考的《上善如水》一样,是一篇哲理类的散文,语言形象,内涵深入丰富,展示的是的心灵世界和精神生活,考生不容易理解,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正确表达,所以失分很多 二、考生答题状况分析 通过市区200分试卷的抽样分析,均分为100.85,作文均分为52分,文科加试题均分为22.6分第1题语音辨析,得分率为89%,得分状况较理想,考生重视,考查的是常见常用字的读音,属于基础性的,难度不大第2题成语使用,考查了“不够为训、方兴未艾、不情之请和微言大义〞四个成语的使用,得分率为61%,难度中等,涉及四个方面:望文生义、语义重复、敬辞的正确使用和依据语境合理使用从得分状况看有一定的区分度,考查效果较好第3题依据情境写排比句,考查的是修辞,分值为4分,均分为3.13,答题状况较好第4题压缩语段概括转述,属于中等难度,分值5分,均分为2.47,考生失分主要是概括不到位和漏掉要点概括不全面第5题文言实词的考查,考查了“闻、乘、必和斫〞四个实词,具有一定的困惑 性,考生主要错选A项,可能对“闻〞这个词的掌握还不牢,另外依据语境阅读理解推断词义的能力还不够,得分率只有23%。
第6题文言语段的信息筛选,得分率为98%,难度不大,缺乏区分度第7题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分析,得分率59%,适中,考生错选C项较多,主要原因是未能理解内容,因为B项中有显然的时间先后错误第8题文言语句翻译,考查了一词多义、状语后置句、为动用法、被动句和句意的理解,考生失分主要是阅读理解存在问题,不能依据上下文语境进行合理的推测和判断,如第1句有的考生翻译成:如今事情很紧急,人人都有一竿,值得取我;第2句翻译成:受伤手用裹着,死的人棺材埋,使哭了;第3句翻译成:突然闯入的战士有八百人,所以受到杀伤的有数千人得分点的词语解释不出来,或者不准确,句意不通顺导致失分较多,三句翻译分值10分,均分只有3.75分,低于高考文言翻译得分,200分试卷中只有6人得9分,有19人得0分第9题诗歌鉴赏,分值10分,均分只有4.15,略高于高考诗歌鉴赏的得分,主要失分原因是读不懂,缺少必要的阅读积存和概括分析能力较低第10题名句名篇默写分值8分,均分6.8分,有72人得8分,说明考生非常重视平常的积存,因为容易得分,答题很好,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分值23分,均分9.15分,略低于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得分,主要失分是读不懂文本的深入内涵,不能联系上下文语境找到答题的有效信息,答不到要点上,概括能力和理解后的表达能力较差。
如答“人们的野心〞指“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对旅游业不断地开发,将那些名胜古迹开发出来,任人品尝〞,“传统的空间意识〞是“指人们旅游大多只会去那些传统的有名的风光名胜〞,这些都是未能完全理解文本内容造成的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15题为选择题,得分率为74.5%,区分度较好,但16题的失分非常严重,是以往论述类文本阅读中不常见的,主要是对题干的审读不清楚,要求回答“世界对中国的观感〞,在句子中应该指过去世界对中国新闻主持的形象,很多考生把“颠覆〞也放进去理解了,写成过去和现在的比较,分值15分,均分只有6.1分,大大低于高考同类阅读题的得分作文命题平实通俗,审题难度不高,得不到较高分数主要是审题立意的高度不够,这和平常的阅读积存、思索、思想熟悉有关,另外考生的语言表达很难尽如人意大多数作文的论述,观点不够严密准确,站不住脚,分析只会举例,总在同一层面绕圈子,没有一定的递进,缺少一种说理的深度;记叙事情经过缺少现实生活气息和必要的生活细节描写,有不少是编故事而成,语言不够优美,缺少个性化,语病和错别字较多文科加试题,文言断句及文学常识、语段概括,分值10分,均分6.5分,考生答题状况较好,但文学常识简答状况不容乐观,错答陆游、柳宗元、韩愈、苏轼、王安石、曾巩、柳永、辛弃疾、范仲淹、杜牧和秦牧的考生很多。
名著阅读分值15分,均分为8.5分,主要是简答题问题较大,写不出来,答不到要点上材料分析鉴赏题分值15分,均分为8.6分三、考后的主要对策 1.有针对性地开好一模质量分析会 一模考试结束,考生会产生松懈情绪,教师要了解考生心理,及时利用一模考试的分析,帮考生总结试卷上的得失,分析查找原因,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一模分析会重点是各市、区及相关学校分析所在地区、学校考生考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研究后阶段的复习对策一要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查找明确考生目前缺失的是什么,提出补救落实提升的措施;二要搞好一模试卷的讲评分析,切实提升讲评分析试卷的质量,讲评课要改变方式,不能由老师一讲到底,要有学生的积极参加,要有重点的讲评,讲评中要让考生重新熟悉,有一个反思、提升的过程,让考生有一个修正、完善、准确表达的机会,做到让考生真正弄明白,提升应试技巧和答题水平;三要依据考生的特点和出现的不够,有针对性地精选典型例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强化训练,提升训练的有效性 2.持续强化基础,扩展得分点 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复习要求,要全面了解考生语文复习上的状况,依据一模考试的状况,持续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查漏补缺,夯实基础,争取多得分,少失分。
必要时回归课本,梳理有关知识点,让考生持续扎实牢固掌握有关考点涉及的知识,了解有关知识的术语、概念,学会依据知识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重点训练常规的阅读思路、基本的解题方法和规范的答题步骤,进一步提升答题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使考生在每一个考点上尽量多得分,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3.要倡导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复习原则 任何以教师为主的复习都不是最好最有效的复习复习中要提倡学生自主复习,依据学生自己的特点有所选择有重点地复习教师复习和学生的自主复习要兼顾,教师布置训练题,既要有规定的训练题,又要有供学生选择的训练题,还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机动复习时间,教师讲解训练题既要有面上的讲解,还应有各别的面对面的,包括试卷分析和作业讲评试卷和作业时,也应该让学生多参加,多激励学生说说答题的状况,如对题干的审读,有哪些要求,涉及哪些知识点,阅读文本的思路,解答阅读题的分析方法,语言表达的步骤和要求施行证实,学生的自主复习比教师规定好了的复习有效,也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 周金良 201*年3月27日 扩大阅读:[高考必看]201*年语文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 省高三语文南靖会议材料 一、4个学校高考经验介绍要点: 1.不争不抢,不紧不慢,科学安排复习进度 各校的做法大同小异,都是依据去年考纲的内容,分块复习,逐步推动,讲练结合,注重讲评;增加课堂容量,守住课堂这块语文最后阵地,打好“阵地战〞和“歼灭战〞。
在第一学期结束时,完成高考第一轮的总复习2.分工合作,发挥特长,具体分解复习内容 各校都十分强调高三备课组教师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备课组长牵头组织,每个老师依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各自“包干〞负责几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资料整理、学习制定和试卷检测,其他老师做相应补充,把复习内容细化、分解到教师个人头上如高考名著,由一个老师专门负责1-2部的名著阅读,从而保证阅读的“精〞与“细〞 3.注重细节,准确到位,注重训练解题方法 各校都非常强调高考复习的“细节〞如同安一中,该校备课组对13篇的默写课文进行具体的归纳整理:如错别字,对文中容易写错的同音字、形似字进行归类;异体字〔如“惟〞和“唯〞〕在具体课文中的体现等,都做了详尽的整合同时,注重对解题方法的反复训练,使学生形成解题的基本套路:如对“探究题〞〔“开放题〞〕的解答的专门训练等;作文方面,对差生进行套路〔甚至套题〕的训练 二、201*年语文科高考质量分析报告〔学科会议南靖〕 福建省教研室陈元〔201*-1-7〕 一、试卷评价 1.平稳过渡 20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的命制是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第一年,本着有助于高等学校人才选拔,有助于推动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的原则,严格遵循省教育厅公布的《考试说明》,试卷难度基本适当,平均分100.5分,〔考试中心的评价是“题量基本恰当,总体难度尚可〞〕。
实现了向新课程高考的平稳过渡,也体现了让改革者受益的承诺2.体现新课程理念 今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有继承、有革新,适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试卷的结构、题型、分值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在保证福建省高考语文卷特色〔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作文占70分〕的基础上,现代文阅读首次增加选考内容,以文学类文本阅读和有用类文本阅读为选考内容,语言文字运用部分首次增加了时文评说这一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时文评说选取为考生熟悉且具备社会热点话题的清明节祭祀活动作为阅读材料,为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并从事简要的评说做了有益的探究 〔考试中心对整卷的评价是“对教学有较好的导向性〞〕3.不够之处 作文题的审题难度偏大,题目“这也是一种〞,要求所写内容的特别性、非一般性和非常态性,一般考生还没有这样的审题能力,他们把作文写成“这是一种〞,偏离了命题者的原意试题的中心词蕴含着作文的内容和观点,中心词由考生自由填空,就给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