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医人思想对于近视防治的意义精品论文.doc
5页中医医人思想对于近视防治的意义 作者:小小小【关键词】近视防治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眼科视光学、视觉科学、儿少/学校卫 生学以及体育与健康教育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学生近视率却一直 持续升高或居高不下,成为目前危害我国青少年健康的最突出问题[1]20 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世界性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事业对于保护人类健康的战略 意义逐渐得到人们的公认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来的研究表明:人的健康与 遗传因素的关系只占15%;环境行为因素占85%,其中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 件占8%,气候条件占7%,而60%取决于自己早在652年,唐代药王孙思邈在 其《千金要方》中即明确指出:“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现根据现代医学研 究的最新成果与我国近视防治现状,探讨中医医人思想对于近视防治的意义1近视病因中医学在至少数千年的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天人相应观、统一整体 观、永恒运动观与动态平衡观”四大学术观点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近视眼的病因 及其根本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天人相应观与统一整体观,很早 就认识到人眼的视觉功能是为适应环境特别是太阳光逐渐演化而成的如《灵 枢-岁露篇》即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口月相应也”。
中医将天、地、 人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行为因素,对于人的 健康有重要影响《黄帝内经》将七情、六淫、劳逸、饮食、起居等环境、行 为与心理因素视为重要病因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 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中医对于近视的最早记载见于隋-巢元方之《诸病源候论》(610年), 认为目不能远视候系“劳伤”所致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七窍病》(652 年)将久处烟火、泣泪过多、夜读细书、抄写多年、博弈不休、饮酒不已等视 为重要的眼病病因唐-白居易《眼暗》诗中“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 泪多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己经对于自己的近视眼等眼病病 因有较清醒的认识唐-王煮《外台秘要》(752年)明确指出近视“非禀受 生成” o明-傅仁宇《审视瑶函》指出“久视伤睛成近觑”清-黄庭镜《目 经大成》(1741年)指出“双睛近觑是生来,不是生来却祸胎”,认识到了 (高度)近视的遗传性现代医学研究[2〜14]亦表明:虽然有重要的遗传因素,对于占学生近视 眼绝大多数的生理性近视眼来讲,环境与行为是其主要决定因素即使是遗传 因素,归根结底也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青少年近视眼主要是学生视觉环境不 良、课业负担过重、精神压力太大、睡眠不足、体育锻炼不足、营养失衡、用 眼习惯不良,特别是近距离用眼过度、远望与眼球运动不足所致2近视病机正常成人眼球轴长平均24mni新生儿眼轴仅约16mm,绝大多数有+ 2D〜+ 4D的远视人的视觉出生后6个月发育异常迅速,随着视觉发育,人的眼轴迅 速增长,3岁即接近23mm眼轴增长使屈光度增加,角膜变扁平与晶状体变薄 使屈光度减少,以维持屈光度的相对稳定人的视力于2〜7岁逐渐达成人水 平,眼球发育通常到13〜18岁完成[6〜8,15]近视眼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眼 球巩膜对于传入视网膜的长时间连续视近信息产生的主动重塑,使眼轴主要是 玻璃体腔的过度增长[4,6-8] o高度近视者,子女患近视的几率较高,应尽量避免再与高度近视者结婚 人的眼球发育主要在母亲怀孕早期,如果造成视觉剥夺,可导致眼轴增长,形 成先天性近视因此,应注意孕期保健人的视觉发育关键期在1〜3岁之前, 敏感期在5〜12岁之前过了敏感期,随着角膜变扁平与晶状体变薄的能力已 经接近极限,近视眼是近乎不可逆的而人的眼轴增长则可持续致25岁,甚至 40岁以后,人的屈光度的变化将持续终身[5〜8, 13〜15]。
因此,近视防治 应抓早抓小,常抓不懈3近视防治3.1为孩子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据《周礼》记载,我国周代就有较完备的学制与完善的医事制度与公共卫 生管理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文教卫生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16,17] o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然而,文教卫生等公共事业明 显滞后[17〜19]在中西部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紧张状况,长 期以来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的体育、卫生与艺术教学条件 亟待改善,健康教育亟待加强[20]根据中医医人思想,我们应当为孩子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早口实施全民 免费义务教育和免费医疗保健,保障孩子健康成长政府应主导教育与卫生事 业,进一步完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中小学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中小 学的健康教育与学校卫生服务工作;加强乡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医院与 城镇社区医院的健康教育与保健职能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文教卫生共同努 力,中西医有机结合,眼科学与儿少/学校卫生学有机结合,产学研有机结合, 健全我国学生视力保护与近视防治体系,使广大青少年儿童自幼都能享受到优 质的眼科健康教育与视力保护服务[20〜22]3. 2自幼培养孩子良好的爱眼护眼技能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等重视御射与饮食卫生等体育与健康教育,习射 有益于学生的视觉健康。
古希腊著名医学家希泼克拉底亦提出“体育锻炼是实 现健康生活的根本手段” o我国17世纪著名教育家颜元指出“动则强,不动则 弱”18世纪法国医生蒂萦说过:“运动儿乎可以代替任何匆物,但是世界上 的所有药品也代替不了运动” o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之、晏阳初都非常重视卫生教育晏阳初主 张“以卫生教育以治弱,培养强健力陶行之将健康视作教育的出发点,一 贯主张“以提高卫生教育的效力来代替医生,保证健康” o 1950年,毛泽东强 调学生要“健康第一、学习第二” o毛泽东重视实践教育,鼓励青少年在广阔 天地里,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能够促进青少年的视觉健康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001年,我国学校“体育 课”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 o 2001年、2003年、2005年第一、二、三届中 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的主题分别是“体育与健康”、“学校体育改革与增进学 生身心健康”、“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目前,各地中小学特别是小学健 康教育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体育教师眼睛健康知识有限;而眼科医师忙于医 疗,健康教育职能受到限制。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视力健康的重要手段徐广第教授[23]指 出:近视防治的重点在学校新的研究[24, 25]表明:短时间远眺等自由视觉 活动便可避免长时间连续限制性视觉活动如近距离读写等所致的近视健康教 育是一切卫生工作的基础,投资最小、收益最大中西医眼科工作者应当为眼 科健康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例如通过举办爱眼讲座、爱眼专刊、爱眼网络等 方式,积极开展眼科健康教育工作,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19〜22]教育与 眼科界积极协作是提高眼科健康教育水平的根本出路[22]中医丰富的养生明目理论是重要的眼科健康教育资源如《易经》强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黄帝内经》开篇 之《素问-上古天真论》即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与“游行天 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作为养生明目手段据《晋书》记载,早在春秋时期 我国就有宋阳里子少养生明目方以“损读书,减思虑,专内视,简外观,旦晚 起,夜早眠来保护眼睛,提高视力我国神农、黄帝以降,战国扁鹊、东 汉华佗、晋代葛洪、南朝陶弘景、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唐代药王孙思邈、金 代张子和等历代名医都非常重视食疗与按摩、导引(体操)的养生防病作用。
孙思邈尤其强调目宜常运清末郑观应《中外卫生要旨》一书特别强调中医的 食疗、按摩、导引与西医的营养与运动的强身防病功能文教卫生有机结合, 早日将中医养生明目知识普及到全体中小学生,将使孩子的爱眼护眼技能有根 本性的提高3.3提高孩子的视力健康水平根据中医医人思想,我们的近视防治特别是医疗工作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近 视眼病的临床矫治,科研工作也不能仅仅着眼于研发新的药品与仪器近视防 治应当以提高孩子的视力健康水平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儿童与青少年,关注 他们的眼睛健康,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眼科健康教育与视力保护服务,这需要动 员全社会参与,尤其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做到“健康为人人,人人为 健康”加强屈光监测与近视预测,对于有明显近视趋势的隐性近视及早采取 有效的干预措施产、学、研有机结合,大力研发科学有效、安全无害的近视 防治仪器,如通过双眼合像法研制的近视防治仪器能够锻炼提高孩子的调节与 集合等生理功能,有效地预防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2]我们应当努力使所有 儿童都能远离近视,获得理想的屈光、理想的视力因此,中医医人思想对于 我们坚持近视防治的正确方向,提高近视防治的整体绩效,对于全民视觉健康 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杨贵仁.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结果.中国学校卫生,2002, 23 (1 ) :2-3.2徐广第.从视觉生理学的观点探讨防治近视的理想方法.眼科,2004, 13 (1) :4-6.3汪芳润,周晓东,尹忠贵.近视眼祈望合理矫治.中华眼科杂志,2004, 40 (9) :577-578.4胡诞宁.近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眼视光学杂志,2004, 6(1) :1-5.5郑荣领,翟黎东,徐广第,等.学生近视应及早综合干预.中国校医, 2005, 19 (5) : 441-444.6 Wai 1 man J, Winawer Homeostasi s of eye growth and the question of myopia. Neuron, 2004, 43:447-468.7 Morgan IG.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myopic refractive error. Clin Exp Optom, 2003, 86 (5) :276-288.8 Morgan I, Megaw P. Using natural STOP growth signals to prevent excessive axial elong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yopia. Ann Acad Med Singapore, 2004, 33 (1) :16-20.9 Saw SM. A synopsis of the prevalence rates and environmental ri sk factors for myopia. Clin Exp Optom, 2003,86 (5) :289-294.10 Zhao J, Mao J, Luo R, et al. The progression of refractive error in school-age children:Shunyi District, China. Am J Ophthalmol, 2002, 34(5) :735-743.11 He M, Zeng J, Liu Y, et al. Refractive error and visual impairment in urban children in southern china.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4, 45 (3) :793-799.12 Xu L,Li JJ, Cui TT,et al.Refractive error in urban and rural adult Chinese in Beijing. Ophthalmology, 2005,112 (10) :1676-1683.13 Weale RA. Epidemiology of refractive errors and presbyopia. Surv Ophthalmol, 2003,48 (5) :515-543.14张迎修.当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中国校医, 2004, 18 (5) : 471-472.15张艳玲,蔡剑秋,郑惠联,等.成人眼屈光面光学特性的演变与正视的 探讨.眼科研究,2005, 23 (23) :421-424.16戴志澄.我国实施“预防为主”方针的历史经验.中国预防医学杂 志,2003, 4 (4) :244-245.17 Editorial.Lessons for and from China. Lancet, 2000, 356 (9238) : 1285.18邱五七.医疗和预防的错位对我国公共卫生影响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 理,2005, 6:369-370.19朱海江,杨建立,秦怀金,等.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整合行动势在必 行一一首届中美医学与公共卫生整合行动研讨会纪要.中国公共卫生杂 志,2004, 20 (12) :1-2,20余小鸣.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及挑战.中国健康教育,2005, 21 (5) :377-380.21王陇德.政府应主导卫生发展.中国卫生,2005, 1:8-12.22郑荣领,翟黎东,樊舒非,等.弘扬中医上医医国思想,健全我国近视 防治体系.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5, 2 (4) :343-347.23徐广第.青少年近视防治.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51-57.24程振英,李镜海,李荣,等.闪烁光对豚鼠眼球发育及近视形成的影响.中 华眼科杂志,2004, 40 (9) :601-604.25 Winawer J, Zhu X, Choi J, et al. Ocular compensation for alternating myopic and hyperopic defocus, Vision Res, 2005, 45 (13) :1667-1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