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筝训练中的有效练习.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16686435
  • 上传时间:2022-09-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2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如何提高古筝演奏中的有效练习李月晴内容提要:本文拟从古筝乐曲的谱面分析、重点技巧练习和心理训练三个个方面,对古筝演 奏中有效训练进行阐释,以对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旨在对目前众多古 筝学习者提供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关键词:古筝;演奏;有效练习;方法通讯地址: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2006级邮政编码:430079学习一首乐曲,提高效率对任何水平的演奏者而言都是非常重要尤其是初学者,正 确的演奏技巧,合适、科学的练习方法,将可做到事半功倍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 提升练习质量,便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逐一论述、阐释一、谱面分析一般说来,拿到一首新曲子,首先就应该做谱面分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谱下面, 我们以《渔舟唱晚》1为例,进行谱面分析首先在读谱过程中要重点观察与分析:(1)音乐术语;例如,速度、力度、拍号、表情记号等;(2)作品分析;例如乐句、乐段等;(3)技术难点分析;从谱子上,我们看到,《渔舟唱晚》(传统筝曲,曹正译谱)全曲共73小节,G大调, 4/4 拍和 2/4拍为主这个版本的《渔舟唱晚》没有力度记号,只有四个速度标记减慢——慢起渐快——尾声慢板——渐慢1周耘、宁晓静编著:《古筝》(上),武汉出版社,2001 年2月第1 版按照以上四个速度标记,我们不难看出,该首曲由两大部分与一个尾声构成。

      8分音符为主要时值全曲结构如下:A18 [a5+ a & cent; 4+b4+a5]+ 过渡 8+B35+Coda 8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该曲的主要技巧难点是,左手吟、揉,另外就是歌唱性 旋律的把握完成以上三个步骤以后,便可以着手进行练习上述三个步骤,也可以先作(1)和(3) 步骤,然后进行(3)首先对要演奏的谱子有个大概的了解,再做比较详细的分析但 是,具体练习过程,采取哪种练习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版本的谱面上,我们发现,这首乐曲没有力度标记(当然并非所有曲子都没 有力度标记)为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我们可以设计几个力度方案,最后选定\ - dr 4方案 1小节数31617222324力度PfPPmff\ - lit —方案 2小节数1316172223242940力度mfPfPPmffPmf~r—' > [ / C方案 3A18 [a5+ a & cent; 4+b4+a5]+ 过渡 8+B35+Coda 8小节数13161722232429406367力度mfPfPPmffPmfPPP从以上三个方案,我们看到,力度设计方案,也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过程 我们可根据乐句、乐段的旋律的旋法以及速度等各个综合因素,视乐曲风格、个人理解 以及相对合理的方案,最后选择决定。

      练习步骤 完成谱面分析以后,便着手进行练习不过,到底应该如何练习,才能做到科学、合理, 而事半功倍?一首乐曲(或练习曲),无论演奏技巧难易,针对不同的演奏者都有程度不同的困难或 者说难度以《渔舟唱晚》为例,对初学者而言,如何掌握演奏技巧有一定的困难而对程 度较高的演奏者而言,如何把握它的演奏风格等仍然有定的难度换言之,初学者可以演奏 《渔舟唱晚》,而大师仍然在演奏《渔舟唱晚》他们要面对的难度和困难自然不同这里, 我们仅针对一般演奏者提出这些练习步骤笔者以为,练习任何一首曲子(即便是练习曲), 都应该按照以下方法1) 技术难点重点练习;可按照分手练习、双手慢练等;(2) 乐曲完整性练习;就这首《渔舟唱晚》而言,首先是要将歌唱性的旋律演奏得优美、恬静对这些旋律, 就应该重点练习,先慢练,然后是中等速度,最后是正常的演奏速度初学者往往忽略了慢 练的作用首先,慢练可以保证用正确的方法来演奏如果一开始就用原速演奏,注意力很 难集中在音色的优劣,而只是疲于应付技术难点这样不仅不能解决技术难点,提高演奏技 巧,反而导致不断重复不太正确甚至是错误的演奏方法而如果我们放慢速度演奏,在演奏 技术上的心理压力就会小很多,使得我们有比较充分的精力取处理好演奏方法与音色的关 系。

      另外,慢练还可以使演奏者的的各个器官协调一致,随着不断的练习,大脑便可以自动 指挥演奏者的器官正确将其演奏出来而对左手的吟和揉技巧,更加要注意,因为在这首乐曲中他们决定了全曲的演奏色 我们知道,《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初唐大诗人王勃《《腾王阁序》,描绘的是江南水 乡,波光粼粼,落日依依,炊烟袅袅,光线柔和华丽渔船满载归家,小船逶迤而去,水 波逐渐平静,悠扬的渔歌荡漾在鄱阳湖上的美丽画景因此,把握好左手的吟和揉弦, 是在给一幅水墨画调色,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待局部的技术难点基本解决以后,就可以着手完整性练习这时,要尽可能地不间断地 演奏整首曲子除了将曲子完整演奏之外,还必须要将每一个力度,每种速度、每种表情都 充分地表现出来 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在不同的场合,演奏的力度应该有所不同例如, 如果是在小型的室内场所,那么正常的演奏力度和表现幅度就可以而如果在大型的是室内 场所,如音乐厅或大礼堂等,就应该也必须和平常的演奏力度不同,否则就难达到演奏效果 这时,演奏者应该根据场所,放大自己的所有演奏,适当的夸张的对比,才能恰如其分的表 现三、演奏心理训练(1) 克服怯场心理;作为表演艺术的古筝演奏,都会在不同的场合登台演奏。

      然而, 其中 80-90%的人,都有“怯场”的情况出现心理学家们认为:由于外界情景的变化, 个体会出现不适应的状态这种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焦虑”演奏者由于外界的 情景变化而产生了不适应的状态,使得情绪紧张,以至于原来烂熟于心的乐曲,无法重新回 忆、再现,从而导致演奏失常怯场是外界环境变化在演奏者心理上产生的异常情绪,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亦即客观、 主观和生理原因且三个部分都是相互联系其中,主观原因占主导成分,客观和生理原因 是怯场情绪产生的外部条件,而不同性格特征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演奏者可视自 己的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某一演奏者,技术掌握不熟练,加上登台后心理紧张, 使得一到技术性强的乐段就会出错,甚至出现大脑的记忆空白这种类型的演奏者,除了技 术困难的片断要多慢练外,还可以变化重音、变化节奏、变化力度等多种方法来练习目的 是经过强化训练后,可以让演奏者在任何组合下都能熟练、流畅的驾驭自己的演奏另外一种类型的演奏者,心理表现为对自己不自信,认为自己没有其他同时学习古筝的 人演奏得好虽然她练琴很认真刻苦,练习时间也比较长但她仍然没有自信心针对这种 情况,应该采取“认知法”2。

      在登台演奏时,尽量挑选自己擅长的去目,扬长避短但是 在平时的日常练习中,要全面训练自己的演奏技巧,特别是自己的薄弱环节2)心理音色,即演奏音色的核心,任何演奏,没有美的心理音色,就无法构成实际演奏音 色的美演奏者可以通过鉴赏、想象最后达到实现与创造心理音色众所周知,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演奏者除了仔细聆听自己的演奏外,还必须多听、多比 较不同演奏者演奏的同一乐曲,以便通过鉴赏音色的优劣,并模仿演奏大师的声音控制与音 色变化,以提高自己本省音乐感知和音乐想象的能力例如,《渔舟唱晚》就有很多人演奏 的版本我们以曹正和范上娥演奏的版本为例,进行比较曹正演奏的《渔舟唱晚》,是 1948 年为中央广播电台录制的《广播独弹十三弦》这个版本,3 分 14 秒,采用十三弦的古筝形 制演奏中装饰音不多,每小节的头音下力点重,手法以靠弦为主,使得全曲演奏显得古朴 宁静而范上娥演奏的《渔舟唱晚》是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出品的《中国古典民乐(二)》 这个版本,3 分 45 秒,她采用的是二十一弦古筝形制她的演奏旋律性强,使用了比较多 2王长虹等编:《临床心理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年的装饰音和“花指”的技巧通过以上鉴赏和比较,我们可以将以上信息“存储”在自己的 心里,然后认真分析。

      在经过意象的、具象的、抽象的等各种想象,根据自己演奏的乐谱版 本,结合自身特点,准确把握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地域特征与时代风貌,基于内心和听觉 上的要求,提高演奏,才能最后达到身心合一、亲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古筝演奏的平时练习,实际上有层次、分重点的从层次上看, 他们是微观到宏观即谱面分析(微观)、练习步骤(中观)到心理训练(宏观)每个层次, 也是有阶段性,或者说再分层次遵循的原则是先易后难,从局部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 从简单到复杂只有掌握到科学、合适及合理的的练习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高效 率、高质量这对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无疑是值得研究和深思的参考文献1、 李军.古筝演奏与心理音色.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7,(02)2、 赵毅.古筝演奏技法的流变及其当今教学中的问题.2002,(02)3、李君茹.四首具有西域音乐风格古筝曲分析.中国期刊网“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库”4、 杨益.古筝演奏中怯场的预防与克服——古筝教学中运用心理学成果的研究报 告.中国期刊网“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5、 李伟.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古筝教学改革.乐器.2007,(02)6、 曹琳.古筝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大舞台,2007,(01)7、 苏晶.亦谈古筝弹奏方法的教学.艺术教育,2007(04)8、涂永梅.“教手”与“教心”——试论古筝教学中的一个辨正课题.南京艺术学院 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7,(0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