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贵州省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一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docx
55页2024-2025年度贵州省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一模拟考核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某区城管局以甲摆摊卖“麻辣烫”影响环境为由,将其从事经营的小推车等物品扣押在实施扣押过程中,城管执法人员李某将甲打伤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扣押甲物品的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执行措施B.李某殴打甲的行为,属于事实行为C.因甲被打伤,扣押甲物品的行为违法D.甲被打伤的损失,应由李某个人赔偿【答案】 B2、下列关于裁定的表述,正确的有:A.检察院可以使用裁定B.裁定不只能适用于审判阶段C.裁定主要解决实体问题,但也解决部分程序问题D.对裁定不服,只能通过上诉、抗诉的方式救济【答案】 B3、市政府向哒哒公司征收了300万元专车专项管理费,哒哒公司不服提起诉讼,请求法院撤销征收决定,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市政府收费决定没有法律依据,该行为无效,对此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由于哒哒公司诉讼请求错误,法院应当驳回原告诉讼请求B.由于哒哒公司诉讼请求错误,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C.法院应当在征得原告同意后,作出确认无效的判决D.法院应当迳行作出确认无效的判决【答案】 D4、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初次违法的,不予处罚B.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处罚C.被行政处罚后在1年内又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从重处罚D.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答案】 B5、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A.公道正派B.忠于职守C.恪守职业道德D.参加培训【答案】 D6、在某法学理论研讨会上,甲和乙就法治的概 念和理论问题进行辩论甲说:①在中国,法治理论 最早是由梁启超先生提出来的;②法治强调法律在社 会生活中的至高无上的权威;③法治意味着法律调整 社会生活的正当性乙则认为:①法家提出过“任法 而治”、“以法治国”的思想;②法治与法制没有区别; ③“法治国家”概念最初是在德语中使用的下列哪 一选项所列论点是适当的?A.甲的论点②和乙的论点①B.甲的论点①和乙的论点③C.甲的论点②和乙的论点②D.甲的论点③和乙的论点②【答案】 A7、某县人民法院一审以抢夺罪判处高某有期徒 刑3年一审宣判后高某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 诉,县人民检察院未提出抗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 理,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罪名认定不 当,量刑过轻,高窠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应判处有期徒 刑6年。
市人民法院应当作出何种处理?A.将抢夺罪改判为抢劫罪,将原判刑期改为6年B.在维持原判罪名的情况下将原判刑期改为6年C.在不加重原判刑罚的情况下将罪名改为抢劫罪D.维持原判【答案】 C8、 某县在进行招商引资过程中,县土地管理部门将基本农田作为商业用地批给了某外资机构,该县的致公党组织认为该土地管理部门的做法违反我国《土地管理法》中的有关规定,于是通过书面形式向该土地管理部门提出意见该致公党组织的监督属于我国法律监督体系中的哪种方式?()A.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B.行政机关的监督C.社会监督D.其他监督方式【答案】 C9、下列有关当代中国立法体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一种一元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全国只有一个立法体系B.村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属于可以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C.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包括立法制度),由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程序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的表决和通过、法律的公布【答案】 B10、唐代诉讼制度不断完善,并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唐律据证定罪的原则A.唐律规定,审判时“必先以情,审察辞理,反复参验,犹未能决,事须拷问者,立案同判,然后拷讯,违者杖六十”B.《断狱律》说:“若赃状露验,理不可疑,虽不成引,即据状断之”C.唐律规定,对应议、请、减和老幼残疾之人“不合拷讯”D.《断狱律》说:“(断狱)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答案】 B11、根据《国际商会托收统一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A.托收行应当以善意和合理的谨慎态度办理托收业务,并且核实所收到的单据与托收指示是否在实质上一致B.托收行作为买方的受托人,在审査单据时只需审查单据表面上是否与托收指示书一致C.对于跟单托收项下的货物,银行有义务采取必要措施予以保全D.如果遭到拒付,代收行应当及时把拒付情况通知托收行,但是没有义务制作拒绝证明【答案】 D12、关于刑法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犯洗钱罪,需要“没收”实施上游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将其中的“没收”解释为没收或者返还被害人,属于扩大解释B.学理解释中的类推解释结论,纳入司法解释后不属于类推解释C.将大型拖拉机解释为《刑法》第116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汽车”,至少是扩大解释乃至是类推解释D.《刑法》第65条规定,不满18周岁的人不成立累犯;《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
根据当然解释的原理,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刑法》第356条【答案】 B13、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时,下列哪一处理方式是正确的?A.审查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投毒案,发现犯罪嫌疑人周某根本没有作案时间,遂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并建议公安机关重新侦查B.审查吴某、郑某共同抢劫案的过程中,吴某在押但郑某潜逃,遂全案中止审查起诉C.甲县公安局将蔡某抢劫案移送甲县检察院审查起诉,甲县检察院审查认为蔡某可能会被判处死刑,遂将案件退回D.甲县检察院受理移送起诉的谭某诈骗案,认为应当由谭某居住地的乙县检察院起诉,遂将案卷材料移送乙县检察院审查起诉,但未通知甲县公安局【答案】 A14、中国某土产公司以CIF价格条件与韩国大长今公司签订了进口食品1000箱的合同,即期信用证付款,货物装运后由韩国野田茂航运公司承运,凭已装船清洁提单和投保一切险的保险单,向银行收妥货款货到目的港后经进口人复验发现下列情况、(1)该批货物经抽查,发现其中200箱内含沙门氏细菌超过中国的标准;(2)收货人只实收990箱,短少10箱3)200箱食品受潮变质,另有50箱带有明显鱼腥气味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本案应由韩国大长今公司投保并订立运输合同B.对细菌超过标准的货物,中国某土产公司可以向保险人索赔C.对短少的货物,中国某土产公司可向保险人索赔D.对受潮变质的货物,中国公司不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答案】 B15、区政府发布6号文,公布由甲公司实施全区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区城市管理局为落实6号文,发函要求本区5家生猪屠场宰必须与甲公司签订废弃物清运协议,违者将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本案正确的是A.6号文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B.区城市管理局的行为属于行政确权行为C.6号文是有普遍性的行政规范性文件D.5家生猪屠宰场有权对区城市管理局的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答案】 D16、韩某与刘某婚后购买住房一套,并签订协议:“刘某应忠诚于韩某,如因其婚外情离婚,该住房归韩某所有。
后韩某以刘某与第三者的聊天记录为证据,诉其违反忠诚协议法官认为,该协议系双方自愿签订,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故合法有效经调解,两人离婚,住房归韩某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A.该协议仅具有道德上的约束力B.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能仅被看做是一种内心活动,而应首先被视为可能在法律上产生后果的行为C.法律禁止的行为或不禁止的行为,均可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D.法官对协议的解释符合“法伦理性的原则”【答案】 A17、甲乙两国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甲国为发达国家,乙国为发展中国家根据国际环境法原则和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国必须停止排放,乙国可以继续排放,因为温室气体效应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多年排放积累造成的B.甲国可以继续排放,乙国必须停止排放,因为乙国生产效率较低,并且对于环境治理的措施和水平远远低于甲国C.甲乙两国的排放必须同等地被限制,包括排放量、排放成份标准、停止排放时间等各方面D.甲乙两国在此问题上都承担责任,包括进行合作,但在具体排量标准,停止排放时间等方面承担的义务应有所区别【答案】 D18、李某于1998年5月10日犯甲罪,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10年,2010年5月2日,李某又犯乙罪。
那么,对甲罪进行追诉的截止日期是:( )A.已经超过诉讼时效B.2020年5月2日C.2025年5月1日D.2025年5月2日【答案】 C19、甲为上厕所,将不满l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过失致人死亡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D.故意杀人罪【答案】 C20、关于秦代的法律制度,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司法官员枉法裁判,构成“见知不举”罪B.对共犯累犯等加重处罚,对自首、犯后主动消除犯罪后果等减轻处罚C.官员犯罪被流放的,为“谪刑”D.诬告他人的,以被诬告之人所受的处罚来制裁诬告者【答案】 A21、下列哪一选项属于传闻证据?A.甲作为专家辅助人在法庭上就一起伤害案的鉴定意见提出的意见 B.乙了解案件情况但因重病无法出庭,法官自行前往调查核实的证人证言 C.丙作为技术人员“就证明讯问过程合法性的同步录音录像是否经过剪辑”在法庭上所作的说明 D.丁曾路过发生杀人案的院子,其开庭审理时所作的“当时看到一个人从那里走出来,好像喝了许多酒”的证言【答案】 B22、某法院在网络、等平台上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督促其履行义务,不少失信被执行人迫于“面子”和舆论压力主动找到法院配合执行。
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确的?A.道德问题的有效解决总是必须依赖法律的强制手段B.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有助于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C.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必须诉诸道德谴责和舆论压力D.法律与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