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15页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1. 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 二次函数y=3x2+2x+c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2c−1),则c=( )A. 1 B. 2 C. 13 D. −13.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1=0的根的情况是( )A. 没有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 无法确定4. 著x=m是方程x2+2x−1=0的一个根,则2m2+4m−3=( )A. −2 B. −1 C. 1 D. 25. 二次函数y=(x−2)(x−4)+6的顶点坐标是( )A. (2,6) B. (4,6) C. (3,−5) D. (3,5)6. 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记载了用图解法解方程x2+ax=b2的方法,类似地我们可以用折纸的方法求方程x2+2x−4=0的一个正根.如图,一张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纸片ABCD,先折出AB,CD的中点E,F,再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段BF上(即H处),折痕为BG,点G在边AD上,连接GH,GF,则长度恰好是方程x2+2x−4=0的一个正根的线段为( )A. GA B. GD C. GF D. FC7. 某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4,则该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是______.8. 如图,将其绕着某点旋转α(0°<α<180°),能与自身重合,则α=______°.9. 抛物线y=x2−2x+1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则新抛物线解析式为______.10. 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1. 直线y=x+1绕着点(−1,0)顺时针旋转45°后得到直线l,则直线l为______.12. 如图,在Rt△ABC中,∠C=90°,∠A=60°,D,E分别是AC,AB的中点.将线段DE绕着点E逆时针能转角α(0°<α≤180°)得到线段ED′,连接BD′,若△D′BE是直角三角形,则α=______°.13. (1)解一元二次方程:x2+x=0;(2)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y=2x2+4x−6化成y=a(x−h)2+k的形式.14. 为促进米粉经济,某市举办了“中国米粉节”展销会活动.参加这次米粉展销会的每两家公司之间都签订了一份合同,若所有x家公司共签订了y份合同.(1)写出y与x的关系式;(2)当所有公司共签订了55份合同时,求参加此次展销会的公司的数量.15. 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公共点是(−1,0),(3,0).(1)求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2)若该抛物线最高点到x轴的距离为4.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16. 活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x,y)绕着原点顺时针腚转90°得到点Q(m,n).(1)填表:P(x,y)(1,0)(2,4)(−3,−5)Q(m,n)(0,−1)(−5,3)(−1,−6)(2)发现:用x,y表示Q点坐标.17. 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BF=FC=CE,线段AF与线段CD关于点O对称,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下列要求画图.(1)在图1中画出点O;(2)在图2中画线段OM,使OM//AF且OM=12AF.18. 如图,将△ABC绕着点B逆时针旋转角α(0°<α<180°)得到△A′BC′,若点C′恰好落在边AC上,A′B//AC.(1)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2)连接AA′,已知AC=4cm,当α=30°时.求四边形AA′BC的面积.19. 勾变速直线运动中,每个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v−(初始速度与末速度的算术平均数)与路程s,时间t的关系为s=v−⋅t.现有一个小球以5m/s的速度开始向前滚动,并且均匀减速,4s后小球停止运动.(1)小球的滚动速度平均每秒减少多少?(2)小球滚动5m约用了多少秒(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参考数据:2≈1.41)?20. 如图1,是某种音乐喷泉,其形状如抛物线,图2是它的示意图,喷头A到地面BC的距离AO为5m,抛物线AEB与AFC关于AO对称,点D在抛物线AFC的最高处,离地面BC的距离为6m.到AO的距离为1m,已知喷泉的落地点中,B,C间距离最远.(1)请建立恰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抛物线AEB的解析式;(2)要使喷出的水落到圆形水池内,建造水池时,水池的直径d必须满足什么条件?21. [课本再现](1)我们知道,平移、轴对称和旋转都属于全等变换,如图1,是4×4正方形网格,A,D,C均是格点,B,E分别在CD和AC上,∠ACB=90°,△ABC≌△DEC,请你判断△ABC是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DEC的?填:______.[深入探究](2)在图1中,AB与网格线的交点用F表示,连接CF,如图2,探究CF与DE的关系;[柘展延伸](3)将图2中的点B,E绕着点C同时旋转得到点B′,E′,连接AB′,DE′,作AB′的中点F′,连接CF′,如图3,猜想CF′与DE′的关系,并进行证明.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解:选项A、B、D都不能找到这样的一个点,使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不是中心对称图形.选项C能找到这样的一个点,使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所以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自身重合.2.【答案】A 【解析】解:∵二次函数y=3x2+2x+c,∴当x=0时,y=c,∵二次函数y=3x2+2x+c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2c−1),∴c=2c−1,∴c=1 故选:A.令x=0,求出相应的y的值,得到抛物线y=3x2+2x+c与y轴的交点坐标,进而即可得到c=2c−1,解得即可.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抛物线与y轴交点,就是求出当x=0时y的值.3.【答案】B 【解析】解:∵Δ=m2−4×1×(−1)=m2+4,∵m2≥0,∴m2+4>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B.先求出根的判别式Δ的值,再判断出其符号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的是根的判别式,熟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Δ=b2−4ac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答案】B 【解析】解:∵x=m是方程x2+2x−1=0的一个根,∴m2+2m−1=0,∴m2+2m=1,∴2m2+4m−3=2(m2+2m)−3=2×1−3=−1.故选:B.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得到m2+2m=1,再把2m2+4m−3变形为2(m2+2m)−3,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5.【答案】D 【解析】解:∵二次函数可化为y=(x−3)2+5,∴二次函数y=(x−2)(x−4)+6的顶点坐标是(3,5),故选:D.把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的形式,进而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答案】B 【解析】解:设GD=m,则GC=2−m,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DG≌△AHG,F是BC的中点,∴GD=GH=m,FC=1,根据勾股定理得:AF=22+12=5,∵S正方形=S△ABF+S△ADG+S△CGF+S△AGF,∴2×2=12×2×1+12×2×m+12×1×(2−m)+12×5×m,解得:m=5−1,∵x2+2x−4=0的解为:x=−1±5,∴取正值为x=5−1,∴这条线段是线段GD.故选:B.设GD=m,则GC=2−m,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DG≌△AHG,F是BC的中点,则GD=GH=m,FC=1,再由勾股定理得AF=5,然后由S正方形=S△ABF+S△ADG+S△CGF+S△AGF,求出m=5−1,即可解决问题.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运用勾股定理和面积法找到线段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答案】x2+8x+16=0 【解析】解:∵x1=x2=−4,∴x1+x2=−8,x1x2=16,∴以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为x2+8x+16=0.故答案为:x2+8x+16=0.先计算出x1+x2=−8,x1x2=16,然后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写出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ba,x1x2=ca.8.【答案】120 【解析】解:如图: 由题意,360°3=120°,故该图形围绕点O旋转能与自身重合,则旋转角最小为120°,故答案为:120.根据旋转对称图形的性质判断即可.本题考查旋转对称图形,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求出中心角是解题的关键.9.【答案】y=(x−1)2−1 【解析】解:抛物线y=x2−2x+1=(x−1)2,它的顶点坐标是(1,0).将其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则新抛物线解析式的顶点坐标是(1,−1),所以新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1)2−1.故答案是:y=(x−1)2−1.根据平移规律得到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根据该顶点坐标写出新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不变,所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出解析式.10.【答案】−1≤x≤3 【解析】解:(−1,0)关于x=1的对称点是(3,0).则x的取值范围是:−1≤x≤3.故答案是:−1≤x≤3.首先求得(−1,0)关于x=1的对称点,求y≥0时x的取值范围,就是函数图象在x轴上或在x轴上边时对应的x的范围.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的解集的关系,理解y≥0时x的取值范围,就是函数图象在x轴上或在x轴上边时对应的x的范围是关键.11.【答案】y=0 【解析】解:∵直线y=x+1中k=1,∴直线y=x+1与x轴的夹角为45°,∴直线y=x+1绕着点(−1,0)顺时针旋转45°后得到直线l,则直线l为y=0,故答案为:y=0.由直线解析式即可求得直线y=x+1与x轴的夹角为45°,故直线y=x+1绕着点(−1,0)顺时针旋转45°后得到直线y=0.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明确直线l与x轴重合是解题的关键.12.【答案】60°或90 【解析】解:如图,∵∠C=90°,∠A=60°,∴∠B=90°−∠A=90°−60°=30°,∵D,E分别是AC,AB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BC,∴∠ED′B=∠DED′=α,分两种情况:①当∠D′EB=90°时,∠ED′B=90°−∠B=90°−30°=60°;②当∠ED′B=90°时,α=90°;综上所述,α=60°或90°,故答案为:60°或9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B=90°−∠A=90°−60°=30°,再由三角形中位线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