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岚6、7的加减法的教学设计.doc
3页一年级上册《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低段数学组:高岚(授课时间30分钟)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42页6和7的加减法教材分析:6和7的加减法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由以前的一图一个算式过度到一图两式,使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联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学习了1—5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根据6、7的组成掌握6和7的加减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四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计算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引导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计算6、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出相应的算式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小圆片、三角形等学具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卡片出示)2+1= 1+2= 3+1= 1+3= 4+1= 1+4= 2+3= 3+2= (随机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2.填空复习6、7的分成和组成二)新课引入教师谈话:小朋友都会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大家会算6和7的加法和6和7减几的减法吗?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三)学习新知识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教师:老师要求两个同学面对面的坐,一个同学摆,一个同学看要求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现在你的桌上一共有几根小棒,你能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吗?(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 1+5=大家看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师小结: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3)那么谁能算出5+1和1+5的得数呢?,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5)现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桌上小圆片的总数,拿掉1个小圆片。
你能根据刚才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吗?如果从6个小圆片中去掉5个,你能写出一个减法算式吗?(6-1= 6-5=)谁能算出两个减法算式的得数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并说一说6-1=5和6-5=1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2.学习第45~46页“摆一摆”的三组例题1)屏幕上出示“摆一摆”前面的情境图,并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图上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通过摆学具算加法和减法2)学习“摆一摆”第一组例题学生摆花,先摆加法算式后摆减法算式,边摆边计算让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3)学习“摆一摆”第二组例题①学生摆小棒算5+2和2+5,并在算式后面的方框里填得数②学生摆小棒算7-2和7-5,并在方框里填得数③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和两道加法算式的联系④引导学生根据摆和算的过程比较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根据5+2=7和7-2=5,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7-2=5和5+2=7两个算式有联系,如果不摆小棒,想5+2=7可以算出7-2=53.学习“摆一摆”第三组例题。
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3+3=62)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3=3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算出3+3的得数吗?怎样算?(如果不摆学具,我们可以想6的组成:3和3组成6,所以3+3=6如果不摆学具,怎样算6-3的得数?(可以去想加法3+3=6算出6-3=34+2和5+2是不是也可以想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呢?让学生回答后再说一说想数的组成计算这两个算式的过程可以想加法算出6-2.6-4.7-2.7-5的得数吗?让学生试着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算一算四)、巩固练习1、完成第42页“做一做”的练习2、巩固练习算式的写法(教师指定几个算式让学生练习写法)五)、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九的第6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2、做第8题,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3、第5题出示点子图问: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相加得6?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相加得7?4、第7题,完成后评价时特别注意学生对等号的处理六)、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七)、布置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