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编》高炉主控室工艺技术规程.doc
82页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1350m3高炉主控室工艺技术规程编号:C(C)-02-001-A/0 受控状态:分 发 号:编 制:康春萌审 核:陈宏豫批 准:魏 军发布日期:20 年 月 日 实施日期:20 年 月 日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承德建龙炼铁厂1350m3高炉作业长的技术操作2 工艺流程3 术语、定义及安全生产技术规定3.1 技术术语使用公司技术文件规定的标准术语 质量术语使用ISO9000标准术语3.2 定义 炉况顺行:指压量关系对称、下料均匀顺畅 加风:通过鼓风机操作,使仪表显示风量上涨或风压升高的操作行为 减风:通过鼓风机操作,使仪表显示风量下降的操作行为 慢风:风量在全风的80%到常压之间为慢风 放风:打开高炉排风阀的操作 低压:热风压力≤0.005MPa 常压:炉顶压力<0.03MPa 高压;炉顶压力≥0.03MPa 休风:高炉在生产过程中因检修、处理事故或其它原因需要中断生产时,停止向高炉送风,关闭热风阀的状态。
休风倒流:将休风后高炉内残留的煤气经过热风管道倒流经热风炉或专用的倒流阀排出的休风操作 短期休风:休风时间在4小时之内 长期休风;休风时间大于4小时 炉顶点火:高炉休风后点燃从炉喉料面逸出的残存煤气炉热:生铁含硅连续两炉以上(包括两炉)高于规定值上限0.1% 低炉温:生铁含硅低于规定值下限0.1% 炉凉:生铁含硅连续两炉以上(包括两炉)低于规定值下限0.1% 炉凉剧烈:生铁含硅连续两炉以上(包括两炉)低于0.15%,渣铁物理热不足,渣发黑、铁发红,铁水温度低于1380℃ 滑尺:料尺工作正常,突然下落 崩料:炉料停滞,突然下落 悬料:炉料停止下降 顽固性悬料:连续三次坐料,炉料仍不下的悬料难行:料尺呆滞 坐料:为使炉料下降,风量减至零 管道行程:高炉横断面局部煤气流过分发展的表现 偏尺:两料尺偏差大于0.3m 低料线:料线低于规定值0.5m 全压:操作方针规定的风压水平 全风:全压时所达到的风量水平。
大煤比:指煤比大于120Kg/tFe 大凉及炉缸冻结:大凉是指炉缸物理热严重不足,不能正常送风,渣、铁流动不好,产品出格,但铁口尚能出铁炉缸冻结则是情况进一步恶化,渣口放不出渣,铁口出不来铁 特殊情况:高炉出现崩料、悬料、炉凉、炉热、冷却设备破损、渣铁排放不正常和紧急事故等为特殊情况 正常情况:非特殊情况为正常情况 紧急事故:高炉风、水、电、汽不正常和突发性设备故障造成高炉不能正常生产为紧急事故 渣铁排放不正常:渣铁流过大,溢出主沟或小坑(撇渣器)之外,渣铁泛滥;铁口封不上;理论铁量连续两炉未出净且连续两炉累计理论铁量与估量之差大于20吨3.3安全生产技术规定3.3.1炉底温度:自培碳砖应≯550℃.炉基温度:≯250℃,采用水冷时≯220℃3.3.2、炉喉温度≯900℃,炉顶温度≯500℃3.3.3、风口渣口冷却水压应高出热风压力0.05Mpa,水压下降低于0.1MPa时减风处理,并视情况组织休风3.3.4、铁口角度≯17℃,炉役各阶段内铁口角度的变动由炉长报分厂厂长批准后执行日常出铁时严禁超过此范围3.3.5、铁水灌内最高铁水面应低于罐沿500mm3.3.6、休风时冷风管道和煤气系统应保持正压。
凡4小时以上的休风应停风机3.3.7、打水空料面时,H2含量应≯6%,并至少每小时测定一次煤气成分,当H2>6%时,应停止回收煤气3.3.8、煤气系统的蒸汽压力应保持≮0.4MPa3.3.9、高炉冷风压力小于0.05MPa时,必须关闭混风切断阀3.3.10、炉前冲渣水压力应保持>0.3MPa 3.3.11、禁止使用高炉煤气烘烤渣沟、铁沟4 内容及要求4.1高炉冶炼技术操作方针以精料为基础,以稳定顺行为手段,以提高煤气利用为重点,采用适宜的风量,大喷吹,高风温,重负荷,提高冶炼强度与降低焦比相结合,使高炉达到高产、优质、低耗、长寿的目的4.2强化高炉冶炼的技术操作要点值班工长要努力做到:1) 一“上”:一心一意,精心操作,创造条件上水平2) 二“防”:防剧冷过冷,防恶性悬料3) 三“快”:上下部调剂要快;顺炉况要快;处理事故要快4) 四“稳”:稳定煤气流;稳定热制度;稳定送风制度;稳定造渣制度5) 五“高”:高风温;高负荷;高煤气利用(CO2);高风量;高喷吹量6) 六“勤”:勤看风口;勤看渣铁;勤看下料;勤看仪表;勤看原料;勤分析判断4.3原燃料管理原、燃料是高炉生产的基础,是高炉操作稳定顺行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要使高炉达到和保持高产、优质、低耗、长寿和环保的生产水平,必须加强原料管理。
高炉操作者应在各种原、燃料入炉前掌握其化学成分,根据高炉冶炼进程,确定装料制度;根据原、燃料的成分、粒度及冶金性能的变化,适时适量调整批料和高炉操作的其它制度,使高炉生产稳定顺行4.3.1原燃料质量4.3.1.1技术标准(1)烧结矿质量内控标准项目化学成分%物理性质%TFeR2FeOS转鼓指数(+6.3mm)筛分指数(-5mm)粒度 (5~10mm)允许波动范围不大于质量标准1.000.1012.000.12≥72.00≤6.00≤28.0注:①烧结矿TFe%、R2基数: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原料条件确定②产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得混入外来杂物③对于公司生产烧结矿,技术处应按时向生产、使用和主管单位报出检验结果2)外购烧结矿内控标准项目化学成分%物理性质%TFeV2O5碱度R=CaO/SiO2FeO转鼓指数(+6.3mm)筛分指数(-5mm)粒度 (5~10mm)指标≥55.0≥0.34≥1.8≤12.0≥70.00≤8.00≤25.0允许波动范围1.00—0.100.5(3)球团矿质量内控标准项目化学成分%物理性质TFeFeOSAl2O3V2O5抗压强度 牛顿/个球转鼓指数筛分指数粒度(+6.3mm)(-5mm)(8~16mm)允许波动范围≤≤≥%%%质量标准0.801.50.08-0.39>2000≥92.00≤3.00≥88.00(4)外购球团矿质量内控标准项目化学成分%物理性质%TFeV2O5FeOCaOSiO2抗压强度(N/球)转鼓指数(+6.3mm)筛分指数(-5mm)粒度(8~16mm)%质量标准≥63.00≥0.42≤1.20≤1.20≤4.50≥2000≥90.00≤5.00≥85.0(5)焦炭质量内控标准项 目化学成份%Ad St, d MtVdaf M40M10焦末含量(-25mm)大块焦(+80mm)比例反应性CRI反应后强度CSR粒度(>40mm)比例Ⅰ级≤12.5≤0.65≤8.0≤1.8≥80.0≤7.0≤8.0≤20.0≤28≥62≥65.0Ⅱ级≤13.5≤0.80≤8.0≤1.8≥76.0≤8.5≤8.0≤10.0≤33≥52≥62.0(6)喷吹用无烟煤质量内控标准项目Ad %St, d%Vdaf%Mt %粒度/ mm内控Ⅰ级≤10.0≤0.60≤11.0≤8.0(0~25)≥95.0%内控Ⅱ级≤12.0≤0.70≤11.0≤8.0(0~25)≥95.0%(7)喷吹用烟煤质量内控标准项目Ad %St, d%Vdaf%Mt %粒度/ mm质量标准≤11.0≤0.6028.0~37.0≤14.0(0~25)≥95.0%(8)辅助原料类 萤石内控标准:项目化学成份%粒度mmCaF2SiO2SPW质量标准≥80.0≤17.5≤0.10≤0.08≤0.5025~50≥90%(9)锰矿内控标准:项目化学成分%粒度mm锰TFe+MnSiO2PS质量标准≥23.00≥40.0≤18.0≤0.1≤0.110~60≥90%(10)块矿内控标准:项目化学成分%粒度组成TFeSP(-10mm)(10~50mm)(+50mm)允许波动范围≤≤≤≥≤质量标准1.000.040.05106510注:产品应干燥、清洁、无杂物。
4.3.1.2原燃料质量检测原料名称分析项目分析频率采样地点分析时间焦炭工业分析、转鼓(M25、M6.3)1次/批.种灰份全分析1/品种.月工业分析(过程样)1/炉.班含粉率1/种焦丁粒度组成1/种烧结矿 成分分析、粒度、转鼓(T)、耐磨(A)1/天 种烧结皮带3小时粒度组成1/天8小时落地烧结成分分析使用时落地堆场2小时球团矿成分分析、粒度组成、抗压强度1/班原料场3小时粒度组成1/天锰矿成分分析、粒度使用前料场8小时喷吹煤粉工业分析、粒度1/天喷煤车间灰份全分析1/品种.月4.3.2分析值管理4.3.2.1分析值的产生与管理各种原燃料均应在规定地点,按标准采样、制样、分析、检验1)分析值的使用高炉作业长应密切关注原燃料分析值,据此酌情变料和调剂炉况高炉配料计算时,烧结矿使用最新3个移动平均值外,其余均使用最新分析值,并且开炉时所有原燃料应做堆比重2)收得率的设定按公司技术部门给定的数值进行人工设定4.3.2.2水分值的管理焦炭、焦丁水份参考质检部门提供的原材料检验报告单落地球团矿、落地烧结矿水份值均采用最新分析值4.3.3原燃料管理制度4.3.3.1原燃料入仓管理(1)各种原燃料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分析。
只有理化指标检验齐全,符合质量标准,方准入仓卸仓时将理化指标报相应高炉值班作业长2)各槽应遵循一槽一品种的原则,不得混卸如有混料,立即停止使用,并反映给高炉3)正常在库量应保持在每个槽有效容积的50%以上槽内料位低于最低料位(烧结矿、焦炭单仓槽位不低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