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方法之测量.ppt
66页一、温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冬天洗冷水澡感觉如何?夏天中午晒太阳又感觉如何?问题1:左、右手食指感觉一样吗?右手食指浸在热水中30秒 左手食指浸在冷水中30秒两个手指同时浸入温水中, 两手指的感觉一样吗?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二、温度的测量工具现象: 不一样,左手水热(温度高),右手水冷(温度低)结论:光凭感觉不能客观的反映物体温度的高低B 冷 水A 热 水温水A 热 水温水B 冷 水常用液体温度计的种类体温计 家庭气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观察下列常见的液体温度计,说出它们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最小刻度?根据实际测量的需要第五节 测量一、测量的涵义二、测量的类型三、测量活动的指导一、测量的涵义• 测量是指用量具或仪器来测定物体的尺寸、角度、几 何形状或表面相互位置的过程的总称,也包括用仪表 来测定各种物理量的过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测量是指通过观察或 运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简单的、 初级的测定 • 包括:长度测量、重量测量、体积测量 • 具体说,测量包括测量物体的大小、长短、 高矮、粗细、轻重等内容测量的结构成分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测量的客体,即被测量的量; 2. 测量的物质手段,它既可以是人为设计制作的 仪器和工具,也可以是自然给出的对象和过程 ; 3. 实验者或认识的主题,他进行着带有确定目的 的测量。
4. 测量的方式和方法,它是借助于测量仪器完成 的实际动作与操作的总和,同时也包含着一定 的逻辑和计算程序; 5. 测量的结果,它是借助于相应的名称或符合所 表达的被命名的数二、测量的类型(一)观察测量 • 指通过眼睛、手等感官的观察来测量物体 • 如,目测物体的大小、粗细、长短等;用手来 测量水的温度;用手掂量物体的轻重等 • 这种直观感知的测量一般用于特征比较明显的 认识对象,如幼儿凭观察就可得出哪个物体大 、哪个小的结论 • 所以,如两个物体的特征不明显,就无法用观 察测量,如两盆温度差异不大的水,幼儿很难 将它们区分开来二)非正式量具测量 • 也称自然测量,指不采用通用、标准的量具, 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如木棍、积木、绳子、 手指、手臂、步长等作为量具,对物体进行直 接测量的方法 • 幼儿阶段,由于幼儿年龄小,对掌握标准的计 量单位有困难,所以多用非正式量具进行测量 如,让幼儿用手指量一量小树长高了多少等 • 可以使幼儿在避免测量单位带来困难的前提下 ,掌握测量的基本知识 • 在测量长度时,要将测量工具与被测物体对齐 、放平;而若用不同的量具测量,结果会不一 样三)正式测量 • 指以通用的标准量具对物体进行测量。
• 适合幼儿使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尺、天平、温 度计、钟表、秤等 • 通过对正式测量工具的操作和使用,可以使幼 儿懂得这些量具的作用,初步了解时空等概念 性较强的知识 • 如,让幼儿用温度计测量三盆不同温度的热水 ,若用观察测量很难测出,使用温度计,即使 幼儿读不懂温度计的数字,观察水银柱升高降 低,也可知道三盘水之间的水温差异啦!三、测量活动的指导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测量包括: • 测量物体的长度、高低、粗细、厚 薄、宽窄; • 测量物体的轻重; • 测量物体的温度等一)进行测量活动,重在培养幼儿的测量 意识 • 例,两小儿比赛谁跳的远,但究竟谁更远 ,没有测量,便不曾知晓但这证明幼儿 已开始建构测量概念 • 所以,要让幼儿从小树立应有的测量意识 ,特别是培养幼儿用量具对物体进行测量 的意识,它是让幼儿更精确细致的认识事 物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二)帮助幼儿学习运用非正式量具进行 测量的方法 • 皮亚杰认为,量和数具有同构性,但是儿童对 量的认识要晚于对数的认识测量的技能要到 8—11岁才完全发展 • 中班以前儿童的测量只是通过感知来比较量的 差异,中班以后,儿童才有可能学习用工具测 量(非正式量具)。
• 幼儿运用测量的方法晚于分类 • 幼儿学习测量,首先从直接比较两个并列的物 体入手,然后让他们按照有刻度的标准单位比 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大致到了5岁半时, 可用天平三)用正式量具测量时,量具要精确 • 教师不可以幼儿年龄尚小,还不完全识别 计量单位为借口,而让幼儿使用不精确的 量具 • 幼儿用的量具要经常进行校正,才能保证 它的标准性,如天平秤等五、 体温计 体温计的玻璃泡较 一般温度计大体温计的内径较一 般温度计细体温计的内径有 一 弯曲处(缩口)(1)体温计的工作原理 (2)体温计的构造特点(3)体温计的正确使用(认、量、读、记)认:体温计的量程:35℃—42℃ ,最小刻度: 0.1℃ 读:体温计上有一面是利用光的折 射原理将水银柱放在三棱形玻璃上 ,只有转动到观察的最佳角度时才 能准确读数量: ①测量前,必须用力甩几下 体温计,使留在细管中的水银退回 到玻璃泡中②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 人体的温度记:xx.x℃ 练习7: 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高,这是因为( ) A.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 B.体温计里装的是水银 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 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练习8:使用体温计测量人体的温度,可以将体温计离开被测 人体后读数,这是因为( ) A.体温计内径比一般常用温度计的内径细得多 B.体温计的玻璃泡要比一般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大得多 C.体温计的刻度要比一般常用温度计的刻度精细得多 D.体温计的内径有一处特别细,当温度下降时,汞柱会在这 里被隔断练习9:未甩过的39℃的体温计去测37 ℃和40 ℃的人,体温计 读数各是多少?六、 其他温度计 双金属温度计光测温度计辐射温度 计电子温度计第六节 信息交流一、信息交流的涵义 二、信息交流的类型 三、信息交流活动的指导 一、信息交流的涵义 • 信息交流是指幼儿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 的信息,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 达和交换。
• 在幼儿学科学的活动中,幼儿通过各种方法 ,获得了大量的有关客观世界的丰富的信息 ,以及自己的感受,需要以各种方式(手势 、动作、语言和图像)向老师、同伴、家长 表达、传递自己的感受,告知观察周围世界 的过程和结果,提出疑问,抒发愉悦、惊奇 等情绪,和同伴分享,评价别人的科学探索 的结果等信息交流对幼儿的作用: • 幼儿通过信息交流,使感知周围世界的第一印 象在脑中形成的表象,又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 表达出来,可使幼儿对事物的理解更清晰,也 有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 既促进了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交往,也使师生之 间得到沟通; • 也使教师及时了解了幼儿的学习情况,使教学 及时得到了反馈二、信息交流的类型• 幼儿年龄尚小,虽处在语言迅速发展 的时期,但,面对丰富的自然界,却 难以完全用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 • 所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信息交流 的类型,除了运用语言的方式以外, 还运用手势、动作、表情及图像记录 等非语言方式进行一)语言的方式 信息交流中语言的方式包括描述和讨论: • 描述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用语言向同伴 或成人讲述自己在科学探索中的发现、疑问等 • 讨论是指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成人之间通过口 头语言,表达、交流自己在科学探索中的发现 。
• 幼儿通过语言的描述与讨论,既可以向同伴、 教师表达自己的各种发现、疑问、想法,还可 以交流自己使用了什么方法进行科学探索、科 学探索的过程,以及从中感受的情绪体验等 • 如“你猜为什么”“我看到了~”“我喜欢~”(二)非语言的方式 1. 图像记录是指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后,用各种不同方 式,如数字、表格、绘画等方式记下他们的 发现、认识及感受与体验图像记录包括: • 对探究内容的记录,如,动植物特征、生长 记录、四季特征记录、气象记录 、参观旅 行记录; • 观察实验过程、结果的记录; • 观察、实验等探究方法、探究工具的记录 如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时记录了放大镜等星期 月一二三四五六 日 合计 晴 共 天阴 共 天多云 共 天雨 共 天1日2日五 月科学 活动“ 身体 的哪 些部 位会 动”的 图像 记录我们喜欢的味道 幼儿葱花生酱辣椒 11 10 9 8 7 6 5 4 3 2 1科学活动“我们喜欢的味道”的图像记录• 在以图像记录进行信息交流的方法中,还有一 种,即指导幼儿采用各种自然材料(如秫秸、 麦秆、果核、贝壳、树叶、羽毛、石头、瓜子 壳等)以及一些废旧材料(如木块、包装纸、 破乒乓球、废塑料盒等)制作一些简单的科学 玩具或自然界物体的形象,如,青椒青蛙,螺 蛳壳小鸡、塑料盒卡车、乒乓球熊猫等。
通过图像记录进行信息交流,可培养幼儿观察周 围的兴趣,使幼儿获得清晰的、深刻的印象, 提高幼儿观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观察的能力 ,也为教师总结科学教育经验、开展幼儿科学 学教育研究提供依据和材料2、手势、动作、表情• 当幼儿在科学探索中遇到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 的物体或现象,或情绪特别好或者惊异等情况 时,常常用手势、动作、表情来进行交流 • 如,一幼儿说:“幼儿园中的南瓜有这么大( 用手势表示)• 又如,幼儿尝到酸味后,脸上露出的尴尬表情 三、信息交流活动的指导(一)语言方式的指导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应关注三类语言的发展: • 接收性语言指听到的可理解的词语; • 表达性语言指用于交流词语的语言; • 语义性语言指不仅理解了词的意义,而且能 恰当的使用这个词• 首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描述、讨论的机会, 及时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所获信息 • 其次,指导幼儿学习用简单明确的语言表达、 描述有关科学的发现培养幼儿在理解词义的 基础上正确的运用词语;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 能力;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二)图像记录方式的指导1、要在幼儿获得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2、图像记录的形式可多样3、图像记录方法的适用性让幼儿在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时,用各种不 同方式记录下他们的探究过程、发现,以及 感受和体验,是幼儿得出探究的结论、分享 和交流的基础。
• 从记录内容的连续性来看,可做连续性的观 察记录,如“种子发芽”;也可做单独的、个 别性的观察记录,如“秋天的树林” • 图像的记录方式还可用表格、数字、符号、 形象、曲线等方式记录幼儿的发现于认识 • 幼儿做记录后,应让幼儿自己说明记录的内 容,教师也可在幼儿的记录上做简短的说明 ,以使记录更明白易懂,并具保存价值 •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图像记录的条件,如纸张 、画笔等,给予幼儿一定的机会和时间进行 记录• 因为图像记录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绘画方面 的技能,因此,宜在中、大班进行 • 图像记录中经常运用曲线、图表、符号等方 式,究竟如何选择,来源于经验的积累第七节 科学游戏一、科学游戏的涵义 二、科学游戏的类型 三、科学游戏的选编与指导一、科学游戏的涵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游戏,即科学游 戏,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 片、玩具(科技玩具)等物品,进行带 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幼儿进行 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 自然材料包括水、石、沙、土、竹、木 、树叶、贝壳、果实等• 科学游戏或寓科学内容于游戏之中,或将自 然材料作为玩具,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 活动中丰富科学经验,还可以复习巩固已获 得的知识,更可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和欲望,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
二、科学游戏的类型(一)根据科学游戏利用的材料分 1、利用实物进行的游戏• 这是一种利用自然物等实物进行的游戏,通 过对自然物的接触,了解自然物的特性 • 如,“水果、蔬菜分类”游戏; • 又如,“影子游戏”,可做手影游戏,也可做 “踩影子”游戏2、利用图片进行的游戏 • 是一种利用反应科学内容的小图片进 行的游戏 • 是在幼儿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图 片帮助幼儿交流巩固,也帮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