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法律的教案模板.pdf
5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 : 1. 法律的涵义2. 我国制定法律的主要方式3. 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是法律的特征之一理解 : 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表明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重要的特征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能正确理解法律、统治阶级、阶级意志等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教学建议一、教学重点分析1 、关于“法律的涵义”的分析因为第一课主要通过讲述什么是法律、法律和道德的联系等内容, 使学生在学习我国法律的具体内容前 , 对什么是法律以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有一个初步了解而弄懂什么是法律, 则是依法律己、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前提, 也是学习法律常识的基础法律的概念是整个法律常识课程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法律”一词是整个法律知识体系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正确理解这一概念, 是我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出发点重点从五个方面掌握: (1)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具体来说, 奴隶制国家的法律是奴隶主阶级意志的体现, 封建制国家的法律是地主阶级意志的体现, 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是资产阶级意志的体现, 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可见 , 法律不是一切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 , 它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2)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这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所谓国家制定法律, 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 即制定出新的、 过去没有的法律规范所谓国家认可法律 , 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根据实际需要, 对社会上原来已经存在的某些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 赋予其法律效力, 使之成为法律3) 法律的实施方式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也是法律同其他行为规范最显着的区别保证法律实施的强制力主要指军队、法庭、警察、监狱等4) 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 即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约束力这是法律的另一个显着特征5) 法律的内容是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并且这些权利与义务是由国家确认和加以保障的这是法律的一个重要特点总之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它是统治阶级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实现阶级统治的必不可少的手段2 、为什么说靠国家强制为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从法律实施的角度看,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
只有弄懂这一问题, 才能认识到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才能使人们从根本上做到自觉守法和护法首先 ,统治阶级只有依靠国家强制力作后盾, 才能迫使被统治阶级遵循、服从法律 ; 其次 , 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各种关系, 制裁违法犯罪分子, 需要国家强制力来保证法律的实施; 再次 , 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 才能使人们享有的法定权利得以充分实现, 才能使人们应尽的义务得以切实履行 由此可见 , 国家强制力作后盾也是确保法律其它特征得以落实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就会变成一纸空文二、教学难点分析: 如何把握概念“统治阶级” 、 “阶级意志” 、 “国家强制力” 、 “法律”等 , 对这些概念 , 教师讲课时不涉及, 学生难以理解 , 要讲讲到什么程度,怎样把握 ,是教学上的一个难题 学生抱着极大的兴趣学习一门新课程 , 但一开头就碰到这样的抽象的法律概念, 对他们的学习会造成一定困难, 因此 , 怎样才能既讲清一些抽象的内容, 又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也是教学上的难点统治阶级”,教师要作解释, 可用教材的提法: “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立法机关” 在我国主要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此外还有国务院、地方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立法程序” 根据我国宪法、 法律的有关规定和立法实践, 一般经过 : 法律议案 ( 草案 ) 的提出、草案的审议、草案的通过、法律的公布四个环节一些重要的法律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 如《宪法》、 《刑法》、 《婚姻法》、 《民法通则》等, 其他一般性法律由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 如《仲裁法》 、 《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三、教法建议: 1 、关于“法律”概念的讲解关于“法律”概念的讲解, 要抓住以下8 点: (1) 定义 :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2) 阶级本质 :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 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工具3) 创制形式 :国家制定法律或国家认可法律4) 最主要特征 :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5) 显着特征 :对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6) 重要特点 :规定权利和义务7) 法律的形式 : 法律、法令、法规、条例等8) 法律形式的分类: 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实体法与程序法; 一般法与特别法、根本法与普通法2 、关于法律的形式和主要内容法律一般都以文字的形式出现法律的形式有多种分类, 从法律的表述方法不同, 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教师讲课按教材讲法即可, 不必出现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的概念从内容来说,法律都明确规定了人们相互间的权利与义务, 这是法律规则的一个重要特点讲课时, 教师可以某部法律为例, 列一个表或用投影打出, 便于学生理解3 、关于小栏目的使用教材第 10 页:列宁的语录 列宁强调的是国家强制力的重要性, 他所说的法权 , 可以理解为法律权力或法律教材 11 页“议一议”,也是要求学生理解国家强制力的重要性教材列举了一个案例, 教师可再选择一些典型案例加以说明教材 12 页 “议一议” 的小栏目 ,教师可根据下面的思路引导学生思考议论:(1) 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迫使被统治阶级遵循与服从;(2)需要用法律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制裁统治阶级中的违法犯罪分子4 、关于基本概念的教法建议: 表解重点教师可通过比较列表的方法对基本概念进行讲解1) 法律的基本特征( 三个基本属性 ) 阶级性强制性普遍性法律是按照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统治阶级意志的要求,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法律在国家权力管辖的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2) 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制定法律认可法律国家的立法机关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 创制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国家的立法机关根据实际需要,对某些已经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 赋予其法律效力, 使之成为法律3) 权利和权力权 利权 力法律概念政治概念一般是指法律赋予人民的权力和利益一般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总是和服从联结在一起的权力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宗教权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