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班牙地质地貌.doc
10页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地形多山,梅塞塔高原是构成高原与多山地的主干,西班牙的最高峰是穆拉森山,海拔3,718米北有比利牛斯山与法国为界东有地中海北有大西洋的比斯开湾地中海式气候,阳光充足,春秋多雨,年平均降水500-1500毫米西班牙气候可分作下列四环:地中海气候:西班牙东部与南部多属亚热带气候,春、秋皆为雨季,夏季温度令人感到舒适 高温纪录:梅西亚47.2℃,马拉加44.2℃,巴伦西亚42.5℃,阿利山迪41.4℃,马略卡40.6℃,巴塞罗那39.8℃ 低温纪录:加隆拿-13.0℃,巴塞罗那-10.0℃,巴伦西亚-7.2℃,梅西亚-6.0℃,阿利山迪-4.6℃,马拉加-3.8℃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班牙北部地区拥有寒冷的冬季(通常会降雪)及炎热的夏季 高温纪录:塞维利亚47.0℃,哥度巴46.6℃,巴达荷斯45.0℃,阿尔巴塞特与萨拉戈萨42.6℃,马德里42.2℃,贝高斯41.8℃,华拉度列40.2℃ 低温纪录:阿尔巴塞特-24.0℃,贝高斯-22.0℃,沙挪曼加-20.0℃,杜雷尔-19.0℃,马德里-14.8℃,塞维利亚-5.5℃北大西洋沿海气候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气候和暖,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高温纪录:毕尔包42.0℃,拉科鲁尼亚37.6℃,支汉36.4℃ 低温纪录:毕尔包-8.6℃,奥维多-6.0℃,支汉与拉科鲁尼亚 -4.8℃加纳利群岛: 副热带夏干气候,全年气温通常在18℃与24℃之间 高温纪录:特里福42.6℃低温纪录:特里福8.1℃人口最多的城市群马德里 5,946,572巴塞罗那 5,315,758瓦伦西亚 1,623,724塞维利亚 1,317,098马拉加 1,074,074毕尔巴鄂 946,829西班牙全境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地理区: 北部山区:这里有欧洲著名的比利牛斯山脉,整个山脉绵延千里,景色如画一年四季,无论山上山下,还是平原陆地,到处是一片翠绿尤其是阿斯图里亚斯地区,山脉连绵,松涛茫茫,林海郁郁 紧靠比利牛斯山脉的坎塔布连山脉,海拔达2000米以上,北临茫茫无边的比斯开湾,陆地上林木茂盛,景色十分迷人许多宽广的河谷置于其间,湖水清澈如镜更值得一提的是,那里还有数不胜数的飞瀑,从高处倾泻而下,整日水雾弥漫,蔚为壮观这里既是重要的软木产区,又是牛羊遍地的牧区和工业区 中央高原:位于高原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脉,将梅塞塔高原分为北部旧卡斯蒂利亚高原和南部新卡斯蒂利亚高原。
在这块广袤无垠、山岭起伏的土地上,有着大片著名的橄榄树林和动物保护区中央高原的西北部和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部分地区是崇山峻岭一条条山间公路首尾相接,汽车有时在山间行驶大半天,好像还在原来的位置 阿拉贡平原:阿拉贡平原位于比利牛斯山脉东南面的埃布罗河流域,是个大致呈三角形的波状平原在古地质时期,这里曾是一片浩瀚的内陆湖泊,后来湖水流入地中海,慢慢变成了干涸的陆地阿拉贡平原常年气候宜人,雨水充沛,土质肥沃,被称为富饶的“丰水宝地”,既是西班牙的天然粮仓,又是重要的葡萄、柑桔等水果产地 地中海沿岸山地:沿岸山地从东南部安达卢西亚到东北部加泰罗尼亚,长达1500公里走在细软的沙滩上,海天一色,游人如潮南端安达卢西亚山脉中的穆拉萨山峻峭高耸,海拔3478米,是伊比利亚半岛的最高点,号称西班牙“民族的脊梁”这座山终年云烟袅袅,清风悠扬,是个避暑消夏的好去处安达卢西亚平原:位于莫莱纳山脉和安达卢西亚山脉之间这里一马平川,坦坦荡荡;瓜达尔基维尔河由西往东横贯整个平原,灌溉着千万亩良田由于高耸的安达卢西亚山脉挡住了来自海洋的湿润空气,所以这里气候干燥,盛夏骄阳似火文化遗产2008年,西班牙的世界遗产已达37处,在所有国家中名列第一。
科尔多瓦历史中心 格拉纳达的阿兰布拉宫和赫内拉利花园 布尔戈斯大教堂 布尔戈斯大教堂埃斯库里亚尔修道院 巴塞罗那的圭尔公园 圭尔宫和米拉大楼 阿尔塔米拉洞窟 塞哥维亚古镇及高架引水渠 阿斯图里亚斯王国时期教区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城古镇 阿维拉古镇及城外教堂 特鲁埃尔的穆德哈尔式建筑 历史名城托莱多 加拉霍奈国家公园 卡塞雷斯古镇 塞维利亚大教堂 阿尔卡萨尔和西印度群岛档案馆 古城萨拉曼卡 波布莱特修道院 梅里达考古遗迹 瓜达卢佩的圣 玛利亚皇家修道院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 多尼纳国家公园 埃库莱斯灯塔有城墙的昆卡城 巴伦西亚的丝绸交易市场 拉斯马德拉斯 巴塞罗那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厅和圣帕乌医院 圣米兰的尤索和苏索修道院 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盆地岩画艺术 阿尔卡拉的埃纳雷斯堡大学和历史区 伊维萨岛景观 拉拉瓜纳的圣克利斯托瓦尔 阿塔皮尔卡考古遗址 加泰罗尼的维尔德布伊罗马式教堂 塔拉科考古遗址 埃尔切的帕默拉尔 卢戈的罗马城墙 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 文艺复兴时期的巨著合奏的beda和baeza阿尔塔米拉洞窟阿尔塔米拉洞窟,位于西班牙坎塔布利亚自治区的桑蒂利亚纳德耳马尔附近。
这些岩洞在距今11000~17000年前已有人居住,一直延续至欧洲旧石器文化时期1985年该洞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史前人类活动遗址旧石器时代的奥瑞纳期、梭鲁推期和马德格林期先后有人类生活聚居在此发现于19世纪下半期,制作年代稍晚于拉斯科洞窟它包括主洞和侧洞.历史发展阿尔塔米拉洞窟这些岩洞在距今1000~17000年前已有人居住,一直延续至欧洲旧石器文化时期1985年该洞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阿尔塔米拉洞窟是1869年由考古学家马塞利诺德桑图奥拉及次女玛丽亚发现的,挖掘工作开始于1875年它为南欧马格德林的文明提供了绝好的见证1879年发现了第一批绘画,起初,由于这些绘画艺术高超,保存完好,曾一度引起专家们的怀疑由此不难理解人们为什么把它称为“史前西斯廷小教堂”洞窟简介阿尔塔米拉洞窟该洞窟长约270米,深邃而曲折150多幅壁画集中在长18米、宽9米入口处,为公元前3万~前1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绘画遗迹,称"马格德林文化"洞内有史前人睡觉的地方及烧烤食物、生火取暖的石灶,灶底余烬痕迹清晰可辨洞顶和洞壁多是简单风景草图和分散的动物画像,如野牛、野马、野猪、猛犸、山羊、赤鹿等,多以写实、粗犷和重彩手法,刻画原始人熟悉的动物形象,有站、有跑、有卧、有叫,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壁画颜米取于矿物质、炭灰、动物血和土壤,掺和动物油脂,以红、黑、紫为主,色彩浓重,艳丽夺目,达到史前艺术高峰,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窟底有一条隆起的岩石,上铺帆布,供参观者仰卧观赏崖壁画马格德初期,岩洞中央大厅被装饰一新,壁画上的一些动物形象十分高大,例如一头鹿身长2.2米它们体现出自然主义风格和不同动物各自独有的特点以及第二性特征令人惊讶!尤其突出的是作者细腻的笔法和用赭石、红、黄、黑等有限的颜色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动物的鬃毛,又巧妙利用岩洞内凹凸不平的墙壁表现动物的形态,产生出惊人的艺术效果梅里达考古遗迹现在位于埃斯特雷马杜拉的梅里达,创建于公元前25年,当时是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殖民地在西班牙战役后,是卢西塔尼亚的首都旧城遗址迄今完好,其中特别著名的有瓜迪亚纳河上的大桥,圆形阶梯剧场、剧院,大马戏场和卓越的供水系统梅里达城是古罗马帝国时期外地罗马式首都的杰出典范 梅里达建立于公元前25年,位于古代的埃什特雷马杜拉地区,地处罗马公路主路的交叉路口梅里达在梅塞塔高原西南部,瓜的亚纳河畔,是经济和政治中心 城市历史: 历史悠久的奥古斯塔-梅里达, 是奥古斯都于公元前27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不久建立的。
梅里达成为罗马帝国卢西塔尼亚行省首府,同时成为罗马征服伊比利亚半岛的一个象征公元前1世纪,阿格里帕在此地建立了主要的纪念建筑公元2世纪,由于罗马皇帝图拉真和哈德良的祖籍都是西班牙,因此城中也修建了重要的公共建筑3世纪末,罗马皇帝戴克里先所进行的政治、财政和经济改革增进了梅里达的繁荣,在这里建立了西班牙教区代理中心和大主教中心之后梅里达作为斯瓦比亚公国的首都继续发展,到了5世纪,西哥特人占领了该地713年被摩尔人占领,梅里达人拒绝接受阿拉伯人的统治为保护瓜的亚纳大桥,科尔多瓦哈里发阿卜杜埃尔拉赫曼三世下令拆毁了城墙,在城市入口处修建了一座要塞,梅里达从此衰落15世纪末天主教皇帝的到来使该城短暂复兴接下来的17世纪,葡萄牙人和加泰罗尼亚的暴动,以及18世纪同时发生的继承权战争和半岛战争使得梅里达进一步衰落 城市结构: 奥古斯塔-梅里达的城市规划因取法罗马规范而井然有序横跨瓜的亚纳河的大桥是罗马人修建过的最长的一座桥(792米),是古时联接萨拉曼卡和塞维利亚道路的重要关卡现今这里可以看到罗马人精心设计修建的水路系统遗迹这个系统处在罗马人修建的古城中心,也是兴建现代梅里达市的地方现今保留下来的只有历史性纪念建筑。
包括大桥、竞技场、剧院、神庙、马戏场、图拉真拱门和罗马人建造的其它纪念建筑此外还有西哥特人和摩尔人的纪念建筑所有这些建筑都保存得相当完好,它们是梅里达辉煌过去的见证梅里达古建筑群构成了罗马帝国时代以及随后岁月中行省首府公共建筑的卓越典范多尼纳国家公园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多尼纳国家公园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多尼纳国家公园,位于西班牙西南部的韦尔瓦和塞维利亚多尼纳国家公园,地处瓜达尔基维尔河三角洲,总面积约为730平方千米,是欧洲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多尼纳国家公园从内陆一直延伸到海洋,地形类型多样这里有内陆沙地、湿草原、沼地、湖泊、森 林和海岸沙丘,属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 多尼纳公园的植物种类丰富,乔木有松树、桉树、石楠和青冈栎等;灌木、草类植物中,麝香草、香草是珍稀品种 多尼纳公园内的鸟类有128种每年约有50万只候鸟飞到这里黑秃鹫和鸢等猛禽,是这里的“空中霸王”公园内的陆地动物有野兔、鼠、野马、原始野牛、旱龟、蛇和蜥蜴等伊维萨岛西班牙的伊维萨岛(Ibiza),是肖邦的故居,也是同性恋之都,是驰放音乐(chill out music)的发源地伊维萨岛的历史遗迹保存完好,萨卡莱塔聚居地考古遗址和普伊格德斯墨林斯墓地遗址证实了一点,在史前,特别是腓尼基─迦太基时期,伊维萨岛对于地中海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坚固的高城是文艺复兴时期军事建筑的杰出范例,对于西班牙殖民者在新大陆的防御性建筑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伊维萨岛的生物多样性和特有文化提供了一个海洋生态系统和沿海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极好范例地中海盆地所特有的茂盛广域的波西多尼亚海草,重要的当地物种,蕴含和支撑着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伊维萨岛的历史遗迹保存完好萨卡莱塔聚居地考古遗址和普伊格德斯墨林斯墓地遗址证实了一点在史前,特别是腓尼基-迦太基时期,伊维萨岛对于地中海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坚固的高城是文艺复兴时期军事建筑的杰出范例对于西班牙殖民者在新大陆的防御性建筑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阿兰胡埃斯城位于西班牙中部,位于马德里以南,沿N-IV公路行驶47公里处,它是一个复杂关系的实体:在自然和人活动之间,在弯曲的水道和几何学风景之间设计,在乡村和都市之间,在森林风景和细软调节堂皇大楼建筑之间复杂设计的阿兰胡埃斯文化景观,从多种来源派生来,标明在风景的发展内的一个初期的舞台设计 阿兰胡埃斯 英文:Aranjuez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