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高级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23页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高级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差别是无丝分裂( )A.没有DNA复制 B.核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C.染色体数目有规律变化 D.不出现纺锤丝、没有染色体的变化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两种分裂的形式都有DNA的复制,所以A错误;核物质都存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情况,所以B错误;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染色体,所以C错误;无丝分裂的过程中不仅没有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还没有出现纺锤丝,所以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2. 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应,其原因是( ) 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温度等条件 B.以使反应物变成细小的微粒,增加接触面积 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为化学反应提供所需的活化能参考答案:C3. 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A.330 B.660 C.990 D.1320参考答案:C【考点】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本题是关于DNA分子结构特点和DNA分子复制的计算型题目,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配对的碱基数量相等,DNA分子的复制是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的伴保留复制过程,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n个.【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该DNA片段是500对碱基,即1000个碱基组成,G+C=1000﹣1000×34%=660个,G=C=330个;该DNA片段复制2次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2=4个,增加了3个DNA分子,因此该过程中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是:330×3=990个.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利用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分子复制进行的简单计算,对DNA分子结构特点和DNA分子复制的结果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4. 下列有关图形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后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B.乙图中,氧浓度控制在a点对应的浓度时,最有利于蔬菜的贮藏C.丙图中,当土壤中某元素的浓度为b时,施用含有该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D.丁图中,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参考答案:D5. 下面是科学家探明基因的历程。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l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A.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假说一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C.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一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一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参考答案:C略6. 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存在于所有生物的各个细胞中B. 其基因表达产物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 在体细胞增殖时从不发生联会行为 D. 在次级性母细胞中只可能含有一条性染色体参考答案:C7. 甲生物含两种核酸,且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含一种核酸,且碱基组成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以下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生物的是( )A.蓝藻、变形虫 B.硝化细菌、绵羊C.噬菌体、豌豆 D.烟草、烟草花叶病毒参考答案:D【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1、DNA与RNA的判定方法:(1)若核酸分子中有脱氧核糖,一定为DNA;有核糖一定为RNA.(2)若含“T”,一定为DNA或其单位;若含“U”,一定为RNA或其单位.因而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可探知DNA或RNA,若细胞中大量利用“T”,可认为进行DNA的复制;若大量利用“U”,可认为进行RNA的合成.(3)但T不等于A或嘌呤不等于嘧啶,则为单链DNA,因双链DNA分子中A=T、G=C、嘌呤(A+G)=嘧啶(C+T).(4)若嘌呤不等于嘧啶,则肯定不是双链DNA(可能为单链DNA,也可能为RNA).2、甲生物含两种核酸,且嘌呤数与嘧啶数不等,所以甲同时含有DNA和RNA,可知甲有细胞结构.乙生物只有一种核酸,所以乙是病毒,由于嘌呤与嘧啶不等,所以乙是RNA病毒.【解答】解:A、蓝藻和变形虫都有细胞结构,含有2种核酸,A错误;B、硝化细菌和绵羊细胞都有2种核酸,B错误;C、噬菌体是DNA病毒,只有1种核糖,豌豆细胞有2种核酸,C错误;D、烟草有细胞结构,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体中的核酸,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有2种核酸,病毒只有一种核酸. 8. 下列有关神经信号的传导与传递,说法正确的是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不需要消耗ATP的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参考答案:C9. 红萝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
将红萝卜切成小块放到冷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 )A.细胞膜在加温后受到破坏 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加温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细胞膜 参考答案:C10.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参考答案:D11.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参考答案:A12. 人的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肝细胞内,全部 DNA 数目确切地说应为: A.大于 46 B.等于 92 C.等于 46 D.大于 92参考答案:D13. 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如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0~a年,种群的增长率为0B.a~b年,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种群的增长率为负值C.b~c年,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种群呈“S”型增长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参考答案:C【考点】F4: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据图分析:0~a年,λ值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a~b年,λ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b~c年,λ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λ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加,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c~d年,λ值等于2,种群数量增加,呈“J”型增长.【解答】解:A、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t=n0λt(n0: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时间;nt:t年后种群数量;λ:增长的倍数.),那么0~a年,λ值为1,所以种群数量不变,种群的增长率为0,A正确;B、a~b年,λ值小于1,所以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种群的增长率为负值,B正确;C、b~c年,λ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λ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加,种群不呈“S”型增长,C错误;D、c~d年,λ值等于2,种群数量增加,呈“J”型增长,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种群数量变化的有关知识,大多数试题都从种群的增长曲线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而本题的创新点在于从λ值入手,突破思维定式,当λ=1,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当λ>1,种群数量增加;当λ<1,种群数量减少.14. 下列哪一项不是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A.微型繁殖 B.诱变育种 C.人工种子 D.作物脱毒参考答案:B【考点】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诱变育种;人工种子的制备.【分析】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一)微型繁殖: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优点:繁殖速度快;“高保真”(因为是植物组织培养是无性繁殖,可以保持生物体的优良性状);不受自然生长的限制.(二)作物脱毒1.脱毒原因: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病毒在体内逐年积累,就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差.2.方法:用分生区的细胞进行组织培养.(三)神奇的人工种子1、概念: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优点: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很方便运输和储存;不会造成遗传性状的改变.【解答】解: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包括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诱变育种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产生新品种的方法.故选:B.【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包括: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如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如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应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如从培养的红豆杉细胞中提取抗肿瘤药物紫杉醇).15. 假定某一个体基因型为AaBbccDdEe,各对基因均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则该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最多为( )A.32 B.16 C.8 D.4参考答案:B16. 杂交育种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A.染色体数目变异 B.染色体结构变异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参考答案:D17.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参考答案:A18.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错误的是A. 生长素处理可得无籽番茄B. 细胞分裂素可用于收获后农产品的保鲜储存C. 脱落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D. 乙烯具有对抗生长素的作用参考答案:CA.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所以用生长素处理雌蕊柱头可得无籽番茄,A正确B.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的分裂,可用于收获后农产品的储存保鲜,B正确C.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可促进衰老脱落,C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