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碎屑岩的结构和构造.docx
2页火山碎屑岩的结构和构造一、火山碎屑岩结构1、 粒度结构1) 集块结构:火山碎屑物粒度>64mm, —般超过50%,不少于是/ 32) 火山角砾结构:火山碎屑物粒度介于64-2mm之间,一般超过50%,不少于是/ 33) 凝灰结构:火山碎屑物粒度介于2-0.0625mm之间,一般超过50%,不少于是/ 3.4) 尘屑结构:火山碎屑物粒度V0.0625mm, —般超过50%,不小少1/3火山尘是最 细的火山碎屑物,它是一种玻屑和晶屑的混合物,在高倍镜下也不易分辨其形态,但在扫描 镜下可以看出,空们呈碎屑状2、 成因结构1) 塑变(熔结)结构:主要由塑变玻屑和塑变岩屑彼此平行重叠熔结构成,其中可含 少量刚性碎屑物按粒度右进一步分为熔结集块结构、熔结角砾结构和熔结凝灰结构,以后 者最为常见2) 碎屑熔岩结构:这是属于火山碎屑岩和熔岩之间过渡类型的结构,火山碎屑被熔浆 胶结,熔浆冷凝后结构都比较细按火山碎屑物粒度可进一步划分为集块人岩结构,角砾熔 岩结构和凝灰熔岩结构3) 沉火山碎屑结构:这是属于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岩之间过渡类型的结构,以火山 碎屑物为主,混入较少的正常沉积物,按火山碎屑物粒度进一步划分为沉集块结构、沉火山 角砾结构和沉凝灰结构,后者比较常见。
4) 凝灰沉积结构:这是以正常沉积物为主的过渡类型岩石的结构,在正常沉积物中混 入有少量火山碎屑物,名称以正常沉积岩结构为主,前面加上“凝灰”字头,如凝灰砾岩状 结构、凝灰泥质结构、凝灰沉积结构、凝灰碳酸盐结晶结构等二、火山碎屑岩构造1、 假流纹构造:由压扁拉长的塑性玻屑和塑变岩屑呈定向排列,它与流纹构造的区别 见表流纹构造与假流纹构造的对比特 点流纹构造假流纹构造流纹和假流纹的 成分由不同颜色的熔岩、长 条状斑晶及拉长的气孔或 杏仁体呈定向排列而成由颜色较深的塑变玻屑和塑变 岩屑及颜色较浅的更细的火山碎屑 填隙物,呈定向排列流纹及假流纹的 形态细密、延伸很长,但无 分叉现象宽窄不一,断续延伸两端常呈 燕尾或撕裂状分叉,是塑变碎屑压扁 后的遗迹气孔及杏仁体较多无或很少,有时在塑变岩屑中见 到斑晶及晶屑较完整、单一,斑晶长 轴平行流纹分布晶屑破碎复杂,可有几种长石同 时存在,有时晶屑长轴垂直假流纹分 布岩 屑无,或很少常见,岩屑各类复杂塑变岩屑无常见,较多基质结构玻璃质、球粒、霏细和 显微嵌晶等结构具熔结凝灰结构、细小的火山碎 屑物,常脱玻化为隐晶质长石和石英 和集合体分布熔岩或浅成岩体的边 缘,尤以酸性熔岩中最为常 见酸性、中酸性熔结火山碎屑岩中 所特有。
2、 火山泥球构造(包括火山灰球、火山豆石等构造)主要由较细的中、酸性火山碎屑物所组成,混有一些陆源物质和硅质凝胶,呈球状和扁 豆状,常呈同心纹状构造泥球大小从一毫米至几厘米不等球状个体的内部为较粗的火山 碎屑物,边部很细,常呈同心纹状它是大陆喷发以及水下堆积的火山碎屑岩中常见的构造3、 层理构造:多见于水携或风携水下降落的火山沉积物之中,大气降落火山碎屑沉积 物中较少见,但火山碎屑流中则不见层理水携或风携的火山碎屑沉积物中呈现成层性,是 由于这些碎屑物的搬运是以床沙形式进行的,它可以成为沙纹、沙垄或平坦的床沙形体,因 之可以出现小—大型交错层理等类型这一点与正常的陆源碎屑岩的情况相似4、 料序构造:火山碎屑岩中可见到两种粒序构造,即剖面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向粒 序(简称正粒序),以及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逆向粒序(逆粒序)粒序构造是密度流沉积的 特征,在非火山碎屑沉积中,通常很少出现逆粒序但在火山碎屑沉积中,由于大量存在比 重小于 1的浮岩碎屑(它较容易在介质中漂浮),故常见逆粒序,而一般岩屑则为正粒序 逆粒序在熔结火山碎屑岩中常见。





